熊少華歷史文化專著《破山禪師評傳》修訂版由重慶出版社出版


熊少華歷史文化專著《破山禪師評傳》修訂版由重慶出版社出版


熊少華歷史文化專著《破山禪師評傳》修訂版由重慶出版社出版

熊少華歷史文化專著《破山禪師評傳》修訂版由重慶出版社出版


熊少華歷史文化專著《破山禪師評傳》修訂版由重慶出版社出版

修訂版與宗教文化出版社原版對照


熊少華歷史文化專著《破山禪師評傳》修訂版由重慶出版社出版

一代宗師破山海明以他富於傳奇色彩的人生經歷和兼容幷包的佛學思想、渾樸超逸的書法藝術、清新自然的詩歌風格,卓然獨立,在明末清初的社會鉅變中產生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從朝廷相國、州縣官吏、學者鄉紳、軍閥土匪、平民百姓,所謂引車賣漿者流都趨之若鶩,從其皈依佛法,尋求精神上的寄託。而南明政權、清朝政府、地方武裝、農民領袖種種勢力又採取種種手段對他進行拉攏,以取得社會的認可。由此,破山海明所具有的佛學地位、歷史作用和文化意義也就顯得異乎尋常而耐人尋味。


熊少華歷史文化專著《破山禪師評傳》修訂版由重慶出版社出版

感謝重慶出版社再版我這部舊作,歲月蹉跎恍如白駒過隙,此時此景,距我潛心於破山史料的搜求與撰寫已然二十春秋,然星移斗轉,雲捲雲舒,舊作重讀,真有不知今夕何夕之感!

當初在完成這部書稿之時,電腦尚未進入我的生活之中,雖然未能一享現代科技的便捷與高效,通過網絡的搜尋去發現線索和印證史料,並以鍵盤碼字,但書籍的查閱對我而言似乎更有底氣。況且秉筆直書,十指連心,也頗多快意。其時我寓身於梁平縣城一間昏暗的斗室寫作,凡有機會出差,書店與圖書館則為必到之地。重慶圖書館坐落在枇杷山後的書庫和北碚密林深處的西師圖書館是我再熟悉不過的地方,但常常一天半日下來,了無所得,悻悻而歸。所幸當年華巖寺心月法師,羅漢寺竺霞法師,慈雲寺惟賢法師,廣德寺海山法師等川內的老修行還在,頗能為我追懷先祖往事,述說宗門掌故。

撰寫《破山禪師評傳》的初衷,一是為了還原歷史,填補對一代宗師破山海明進行系統研究的空白;二是再現明清之際西部地區人民的生存狀態和佛教發展方式、文化心態;三是通過破山政治態度的前後變化以及他與“夔東十三家”抗清武裝勢力的密切接觸,揭示出歷史上轟轟烈烈的反清復明活動之所以失敗的深刻原因。

竊以為對破山禪師及其法派的研究,對更好地挖掘、研究和豐富佛教史、禪宗史、南明史、清史、西南地方史、巴蜀文學史、書法史、民俗史都大有禪益。

著名史學家任乃強先生曾說:《破山語錄》這類作者自記親身經歷,實見實聞的原始資料屬於第一手資料,是我們研究張獻忠問題的主要依據。“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覓兔角。”破山及其徒眾大都飽讀詩書,大都有語錄即各自的詩文法語彙編成冊的文集傳世,他們亦無法自外於世,而是與時代和國運無可選擇地共沉浮同患難的。他們的傳法闡教,恰是以現實為觀照,隨機開示,隨緣任運,隨宜參悟。詩文更是他們耳聞目睹,身逢境遇的大動亂的記錄。

挖掘整理、消化吸收,爾後理清思路形成文字,費時幾近十年,在沒有電腦的時代,我靠的是資料積案,秉筆而書,引高僧語錄入史,引詩證史,詩史互釋,

大量採納碑記雜聞、地方史料、宗教寺志、明清各家雜記以及對耆舊長老的訪談資料等,然後品鑑評說,發明引申,以期知人論世。

拙作面世以來,受到諸多文史學者好評和引用,今日重讀似無大的錯漏。故保持原貌,增補充實,以應讀者之需。多年以前即已嘗言,我吃的是破山的給予。而知我罪我,惟其評傳也!昔年“重走破山雲遊路”曾有詩云:

我夢破山三十年,

破山夢我亦當然。

神交隨處一相晤,

莫逆於心即夙緣。

熊少華

二〇一八年白露於渝州寫心樓

熊少華歷史文化專著《破山禪師評傳》修訂版由重慶出版社出版


熊少華歷史文化專著《破山禪師評傳》修訂版由重慶出版社出版


熊少華歷史文化專著《破山禪師評傳》修訂版由重慶出版社出版


熊少華歷史文化專著《破山禪師評傳》修訂版由重慶出版社出版


熊少華歷史文化專著《破山禪師評傳》修訂版由重慶出版社出版


熊少華歷史文化專著《破山禪師評傳》修訂版由重慶出版社出版


熊少華歷史文化專著《破山禪師評傳》修訂版由重慶出版社出版

熊少華,國家文化藝術基金專家、重慶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重慶市政協書畫院副院長、重慶詩詞學會副會長、重慶中國畫學會理事、雙桂堂佛教文化顧問、四川美術學院客座教授。

長期致力於文史研究、書畫創作和詩詞寫作,以詩書畫之形式,寓文史哲之玄思,見天地人之精神。著有詩詞集《硯邊詩草》、歷史文化專題《破山禪師評傳》、《西南祖庭雙桂堂》、《竹風禪韻》、《詩酒風流的千古佳話》和《中國當代書畫家精品集-熊少華卷》、《熊少華寫意花鳥冊》、《重慶中國畫作品-熊少華卷》、《跟我學國畫(山水、花鳥、蔬果)》系列叢書等。

熊少華歷史文化專著《破山禪師評傳》修訂版由重慶出版社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