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看NBA的時間裡,還能做些什麼

作為一個看籃球的人,最近也是多災多難,各種新聞和消息層出不窮。美國的雙重標準讓我大開眼界,於是我就在想,為什麼兩個國家的人之間的價值觀可以有這麼大的區別?

在不看NBA的時間裡,還能做些什麼

在一頓搜索之後,看到了《正義之心》這本書,書裡的內容對於這個問題有一個比較好的解釋。人們總是覺得自己是正義的一方,很容易去批評和自己價值觀不符合的信念

後面再詳細推薦,順便再給大家推薦幾本書,在不看NBA的時間裡,不如來看幾本書吧。

1、《正義之心》

在不看NBA的時間裡,還能做些什麼

適合想調整一下自己世界觀的朋友

推薦這本書的理由其實很簡單,看完你就會知道,為什麼一個人眼中的好人可能是另一個人心中的惡魔。

不同的國家和宗教之間總是充滿了不可調和的矛盾,人們依靠“正義和道德”這個觀念,彷彿立於不敗之地,來肆無忌憚地攻擊別人的觀點。

把心理學的研究拿過來解決現實問題,就是作者喬納森·海特在做的事情。與這本書差不多類型的科普書,還有《槍炮、病菌與鋼鐵》,這本也推薦給大家。另外作者還有一本暢銷書更出名,那就是《象與騎象人》。

2、《象與騎象人》

在不看NBA的時間裡,還能做些什麼

想學習心理學的朋友一定要去看看

我在很多心理學相關的課程中都看到過這個概念,人類的心理分為兩種,第一種你想象為一頭狂躁的大象,對應的是非理智的心理。第二種則是控制大象的騎象人,掌握方向和方法,相對應的也就是理智的心理

這兩種心理並不是五五分的,大部分時間我們都處於大象的角色中,而不是騎象人的角色。比如你看到一件衣服,第一反應肯定是好不好看,但是騎象人的角色要求我們思考,這件衣服不好看在哪裡。

本書的核心就是講象與騎象人的概念,以及如何把這個概念應用到生活中,從而帶給自己積極的影響和較好的結果。

3、《鏈接》

在不看NBA的時間裡,還能做些什麼

適合對於底層邏輯感興趣的朋友

作者巴拉巴西是網絡科學的奠基人,書裡的核心觀點就是,網絡並不是隨機分佈的,每個領域都有相通和普適性的規律

這本書是13年的,但是裡面的一些概念放在現在依舊還是適用的。比如你可能經常聽到的六度分隔理論,只需要通過六個人就可以和任何人搭上關係。

最近和我朋友聊了時間紅利,今日頭條有一個千人萬元的計劃,只需要持續3個月,每月保持10篇原創以上就可以申請。但是現在去申請,已經來不及了,頭條會告訴你名額有限,而這個時候最早進入平臺的人就有了時間紅利。聊到這裡,我就想起了書裡講的先發優勢:最早生成的節點,最有可能成為樞紐節點

4、《混亂》

在不看NBA的時間裡,還能做些什麼

適合喜歡看有趣的觀點的朋友。

看完上面三本比較硬的書,下面來一個案例和故事更為出彩的書。《混亂》中的核心觀點,就是論證混亂的狀態比整齊或者說和諧更好,但實際上我覺得內容並不能說服我。

打個比方,如果一個人的桌面很混亂,你就說這個人有創造力,而另一個人的桌面乾乾淨淨則說明他是一個循規蹈矩的人。

這樣的說法明顯是不夠嚴謹的,但裡面提供的一些實驗和觀點非常有意思。

我摘幾個出來給大家看一下,比如互聯網中有一層無形的過濾紙,所有你不贊同和不喜歡的言論都會被過濾,久而久之你就看不到不同的觀點,聽不到不同的聲音。細想的話,這樣的狀態簡直可怕,把你困在自己舒適圈中而不知。

5、《獨立思考》

在不看NBA的時間裡,還能做些什麼

適合想要學會獨立思考的朋友。

這本書屬於批判性思維的書籍,教你不被忽悠,客觀獨立地進行思考。

舉書中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觀點出來說一下,我們經常會出現一些虛假的記憶。太過於沉浸於某件事情,或者曾經有一件事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話,那麼我們就可能會出現虛假的回憶。

打一個比方,我經常會做的事情,第一個是出門以後覺得沒有關門,然後要跑回去看一眼才放心。還有就是停車以後,都到家了,才想到車門是不是沒有鎖,又灰溜溜地跑下去滴滴一下才放心。

以上這些記憶出現的原因,就是我之前幹過這種蠢事,結果後來每一次都會質疑自己的記憶是不是準確。

上面這五本書,每一本看完以後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的已經看完了半年以上,但是腦海裡的記憶還是很清晰。

作者:潘大帥,一個沒有感情的讀書機器,幫你推薦最靠譜的書籍和最實用的閱讀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