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为了六国合纵,当众羞辱张仪,为的是让他到秦国推行连横

苏秦和张仪是战国时候著名的纵横家,一个纵一个横,把七大国搅得天翻地覆,他们厉害的地方在于,所有这些折腾出来的动静,全靠一张嘴皮子,动不动就挂多国相印,是不是觉得以前的丞相咋就这么好当呢!那苏秦、张仪是个什么样的人?合纵连横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苏秦字季子,今河南洛阳人,师承鬼谷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谋略家。早年苏秦穷困潦倒,连家里人都看不起他,“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这就是形容当时苏秦的处境。于是苏秦只有发奋图强,拼命学习,有的时候念书念得累了,眼睛都睁不开了,他心里着急,于是把锥子扎到自己大腿上了,人瞬间就清醒了。

苏秦为了六国合纵,当众羞辱张仪,为的是让他到秦国推行连横

为了不让自己真的睡了,于是他就拿了一根绳子,一头吊在房梁上,一头吊住自己的头发,人打瞌睡的时候,脑袋会一直往下磕,绳子就起作用了,狠狠的把他头发给拽住了,这么一揪,人直接就给揪醒了,头悬梁锥刺股的典故就是由他而来。

正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苏秦这么苦苦煎熬了一年多的时间,熟读了兵法,记熟了各地的地形,政治情况和军事力量,还专门把诸侯国的国君心里的状态给研究了个遍。当时燕国的燕昭王正广招天下人才,苏秦就去了燕国。

苏秦为了六国合纵,当众羞辱张仪,为的是让他到秦国推行连横

苏秦对燕昭王说:燕国没受到秦国的侵略,那是因为西面有赵国、韩国、魏国挡住秦国了。可是假如赵国要过来打燕国的话,只要半天的时间就能到燕国边境。您不和这近郊的赵国交好,反而把土地送给遥远的秦国,这种做法很不妥当。

苏秦出计策,让燕国先和近处的赵国签订联盟,然后再去联络其他中原诸侯,一起抵抗秦国,燕国这样才能安稳下来。燕昭王觉得苏秦有道理,于是就给他准备了很多的礼物,请他去赵国联络。

苏秦为了六国合纵,当众羞辱张仪,为的是让他到秦国推行连横

苏秦到了赵国,对赵国的国君说:现在秦国最注意的就是赵国,秦国之所以没有发兵过来攻打,是因为赵国的西南边有魏国和韩国,如果是秦国去打魏国、韩国,这两个国家都投降了,赵国也会跟着灭亡。如果大家连在一起抵抗秦国的话,军队都要比之前多10倍,还怕打不过秦国吗?

苏秦建议赵王作为发起者,约会诸侯结为联盟,不管秦国侵犯哪一个国家,其余国家都要一起来帮忙的,这样的话秦国人就不敢再打过来了。赵国的国君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拜苏秦为相国,让他去约会各个国家的诸侯。

苏秦为了六国合纵,当众羞辱张仪,为的是让他到秦国推行连横

这时边境传来消息说,秦国发兵攻打了魏国,魏王要割让城池给秦国求和,赵王一下子就着急了,担心秦国人要杀过来了该怎么办。苏秦于是利用他的同学张仪去秦国说服秦王搞连横,张仪当时是在魏国当政客,但是魏王没有重用他,所以他又去了楚国做了门客。

有一次楚国的相国在一次宴会上,喝多了就把楚王赏赐给他的宝玉拿出来炫耀,可是这宝玉转了一圈以后居然不见了,于是相国就怀疑肯定是最穷的张仪偷的,逼他交出这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玉本来就不是张仪偷的怎么可能拿得出来。

苏秦为了六国合纵,当众羞辱张仪,为的是让他到秦国推行连横

最后张仪被狠狠打了一顿,打了个半死,运回家去了,不过他醒来以后第一句话就是说,只要我的舌头还在,以后就一定有官做,一定能吃香喝辣的了。苏秦得知这个情况后,暗中派了手下把张仪接到赵国去了。但是到了赵国,苏秦不见张仪,对他十分冷淡,还公开羞辱他。

苏秦这么做就是为了鞭策张仪,让他不要颓废下去了。于是张仪就来到了秦国,做了秦王的客卿。找机会他就对秦王说,要是咱们发兵去打赵国,其他国家出兵来帮她,秦国要是把其中国家逼得越紧越害怕,就越会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我们。

苏秦为了六国合纵,当众羞辱张仪,为的是让他到秦国推行连横

不如派我去联络其中几个诸侯,把多数拉过来了,再去打那些少数,秦王也觉得有道理, 于是就没有去打赵国了,这一下就等于苏秦的计划成功了。赵国国君听说秦国不来攻打赵国了,就相信了苏秦,让他去约会其他国家,苏秦也说道做到了,说服了各路诸侯联合起来一起抗秦。

苏秦这个时候也是达到了人生和事业的顶峰,各个国家都挺服他的,共同封他为从约长,并且担任了六国的国相,同时佩戴六国相印,让他专门负责六国联合抗秦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