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年前與我們同齡的青年胸懷天下的哲學觀

導語:

有誰能想到,《老子注》、《周易注》是由一個年僅18歲的少年寫出來的。相比起我們的18歲同齡人,還掙扎在高考題海中,想著怎樣提分,怎樣破除自己糾結的思緒。王弼,估計大家都不熟悉,他推出對道教的註解,是推動魏晉玄學的先驅者。對比起同齡的人,可是一個擁有天資的人。

幾千年前與我們同齡的青年胸懷天下的哲學觀

王弼

可是"擁有天資"前面一定有先輩的鋪墊,王弼出身魏晉貴族大家,祖上的留下的史書典籍,家中倡導的讀書氛圍,給了他無限的可能性。這種氛圍出來的孩子,學出來的成果跟我們普通大眾的不一樣。也為他的未來,注入了無限的可能。

平日的王弼

王弼出生於貴族之家,外祖父是東漢的"八俊"之一的劉表,東漢末年的"八俊"中有劉表、陳翔、範康、範滂、檀敷、岑晊、張儉。王弼的爸爸王凱和族中的弟子王桀戰亂逃難到南方的荊州,他們結識了劉表。

幾千年前與我們同齡的青年胸懷天下的哲學觀

劉表

沒想到劉表是一個"外貌協會"的岳父,他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王凱,卻沒理王桀。實際上,王桀面貌很醜陋,但是阻擋不了內在的寶貴,他是後來"建安七子"之一。有兩個給力的親戚,自然給王弼留下很多文書典籍。

幾千年前與我們同齡的青年胸懷天下的哲學觀

王桀

古人很講究出身,有祖宗的加持自然成為魏晉南北朝名人雅士的招牌。像王弼,上面的祖先,六世祖王龔做官最高做到"三公"其中之一,五世祖王暢做到了司空,也算是"三公"之一,加上現在王桀的支持,王弼學習生活是我們想不到的完美,相當於高級知識分子家庭出身的小孩,即使智力都差不多,平臺不一樣就相差了很多,他們有我們普通人夠不到的資源。

王弼童年的時候已經能夠熟練掌握老子的學說了。有一天,碰到禮部官員裴徽,裴徽問他:"無原是萬物的本源,這個我們都知道,為什麼孔子不去議論它,而老子就這樣揪著它喋喋不休呢?"王弼回答:"聖人體無,無又不可以訓,故不說也。老子是有者也,故恆言無所不足"意思是,孔子可以感受到"無"這個東西存在,所以不會去說,而老子沒有體驗到這個東西,就會說這麼多,他沒有達到這個境界。

幾千年前與我們同齡的青年胸懷天下的哲學觀

王弼

王弼善於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他說,我們其中的聖人,很多都和普通人一樣,有著普通人的生活,那為什麼是聖人呢?他說是,"應物而無累於物者也"他們跟我們不同的是他們不會過分牽連某一樣事物,簡單地說,就是真正學會放下。

可能是天妒英才,王弼僅僅在世間存活了23年,因為癘疾去世了。癘疾,就是現在的麻風病,到我們這個年代才成為微不足道的小病。

為《周易》註解

王弼之前,"費氏解說"一直很流行。什麼是"費氏解說"呢?它有個突出的特點,"解說上下經說",就是帶有訓詁的意味,但這也是我國訓詁的開端。王弼將這種"直接翻譯"的方法上升為一種哲學的思辨觀。比如古人重想象,將很多東西物化,像以前漢朝的人分析《易經》將八卦分為"天、地、水、火、山、澤",看似很雄壯的東西都用"象"代替,"馬"就等同於"健"的意思,"牛"就和"順"一樣。這時候我們都會想到春秋戰國時期龍子的"白馬非馬"。但這是解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係。白馬是特殊性,而馬是一個種類,可以泛指馬,這就是普遍性,和《周易》不一樣。

幾千年前與我們同齡的青年胸懷天下的哲學觀

《周易》

他說,本來道教講究"無為而治",為什麼要將這些東西物化?他認為,這些都是從機械性角度解釋問題。真正解釋問題的角度是,從表象出發得到意象,然後從意象引申到自己的理解裡面,用言語體現出來。這樣可以減少很多的腦力輸出,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王弼主張從道教的本體論中探討《周易》的思想。什麼是道家的本體論?"道法自然",記人和大自然所有動植物,都要遵循"道"的旨意。而本身道教這個東西,講究的是"無為","無為而治",所以道教的世界觀裡面,很多東西都是虛無的、解釋不清的,而我們只要知道這個東西的概念就行。他認為,真正的"健"是形而上學的,我們不能用"象"代替。比如我們不可能這個東西的代表物,就那一個身強力健的人,和一個健康但是瘦弱的人說,我們能說這兩個都不健康嗎?能說他們都舉不起東西嗎?不可能的。

王弼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王弼寫世界觀是古代本體論的體現,就說他的"無"、"理"的思想深刻體現了中國古代的哲學本體論。然而,帶有一定的消極成分,第一,他沒有標明有什麼從哪個學派出來的,這樣就說他是一個"魏晉哲學"的代表者,這樣很不合適,他只是取很多的觀點,結合自己的見解,形成的獨有哲學,他很反對當時的認知,很多東西都雜糅了很多神、傳統習俗的東西,他認為,哲學應該用最質樸的方式呈現出來。

幾千年前與我們同齡的青年胸懷天下的哲學觀

王弼為周易做注

其次,王弼提到:"王弼講到:不好的東西出現的時候,難道就是發起不好東西的人做的嗎?並不是,是在乎我們自己的赤子之心,我們不去碰它,它自然不會從我們的腦海中出現。他覺得,這種看似無為的"道"還是從我們的"仁"中的仁義禮智信中汲取精華,王弼看待這個世界不是消極的,在消極的魏晉南北朝中,並不多見。相反,自五胡亂華後,後續的朝代制定的方法多偏向消極,沒有從仁義禮智信出發,這才是真正可悲的。

從方法論層面,王弼多從君主下放到百姓,是治國通用的方法。第一個,他主張用君主的力量抑制人民的力量。還是贊成由一個抑制多個,因為,萬物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都是歸到"一",這就是世界運行的規律。當時每個事物,總有一個人出來掌權,這就是"主",萬物都有主從的關係。這就是為什麼君主專制中央集權的作用,這樣還有一個控制者掌握局面,我們

王弼認為,物質先是靜止再到運動,從而達到"以靜制動"的目的。這裡,他的思想比較傾向於老莊,他認為,世間的東西都要遵循自然的規律,"人定勝天"是個美好的設想,但是我們只是四海的芸芸眾生,終究無法撼動比我們更強、更有力的大自然。

結語:

王弼生前有些自大。有幾次約人出來投壺,就是投射箭到壺中,看看誰能夠投的準,輸的話要罰喝酒。王弼智商高,贏了比賽不謙虛,常常嘲笑他們,當時受到人格侮辱的士大夫都不跟他玩。但是,無可否認的是,他的才學真的很棒。在思想界,他領先了王勃幾百年。去世那一天,朝廷的人員都沉默了,像是控告上天"天妒英才"。

被免官後,王弼就因為麻風病定格在23歲了。這想想都覺得蹊蹺,難道是司馬氏所為?司馬氏就是後來建立東晉的家族,王弼代表的是曹魏,這兩個集團常常發生爭執,王弼作為一個最危險的棋子,但是並沒有挑戰當時主流的名教,如果說是司馬氏殺掉他的話,這真是有些過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