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你會“銷售”自己嗎? ——怎樣自我介紹才出彩

作為職場人,在工作和交際中少不了做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叫某某,我是一名獵頭顧問,很高興認識大家!”聽了這樣的自我介紹,你會有怎樣的感受呢?

這樣的自我介紹不能說好也不能說不好,好像只是走了一個流程——我說完了,你們聽沒聽見、感不感興趣與我無關。我把它稱為“佛系自我介紹”。

如果你平時也是這樣自我介紹的話,那就要關注這個問題了。

原創  你會“銷售”自己嗎? ——怎樣自我介紹才出彩

在職場,自我介紹具有重要意義。一次好的自我介紹,就可能給你帶來新的人脈關係、新的合作機會。因此,每個職場人都要重視自我介紹,對自我介紹的內容精心設計。

怎樣才算是好的自我介紹呢?我們需要回到問題的本質——自我介紹的目的是什麼。

從某種意義上講,自我介紹是一種“自我推銷”行為。自我介紹的目的,在於讓別人對自己產生興趣,創造繼續深入交往的機會。

既然是推銷,就要找到“賣點”。自我介紹的“賣點”在哪裡呢?

當認識一個人的時候,我們通常最關注以下三點:

姓名:我們需要記住對方的姓名,否則下次見面叫不上對方名字會很尷尬;

職業:藉由職業,我們能夠判斷對方的社會地位,推測將來能否發生關係往來;

興趣:瞭解了興趣愛好,我們就知道雙方是否有共同語言,是否能深入交往。

同理,別人認識我們時關注的也是這三點。所以姓名、職業、興趣,就是我們做自我介紹時的“賣點”。

姓名

姓名是對方關注的第一個“賣點”,你需要讓對方記得容易、記得深刻。

因此,在介紹自己姓名的時候,最好能對名字的含義進行解讀。解讀名字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常見的是“意義法”、“故事法”和“名人法”。

所謂“意義法”就是父母在起名時賦予的美好祝願,或者是字面上的引申或聯想,例如:“我叫趙冠傑,父母給我起這個名字,是期待我能夠像趙子龍一樣勇冠豪傑!”

所謂“故事法”就是講一個關於名字來源的故事,例如:“我叫郭禧春。之所以起這樣的名字,是因為我是千禧年春節的那天出生!”

所謂“名人法”,就是與名人掛鉤,利用名人效應讓別人容易記住自己,例如:“大家都認識周華健吧?我是他異父異母的弟弟,我叫周華軍!”

總之,你解釋得越巧妙,對方的印象就會越深。這裡最能體現你的創意,所以值得精心設計一下。

職業

每個人都關心對方的職業,以此判斷將來能否發生關係往來。關於職業的介紹,能夠給你帶來人脈關係和合作機會,是最重要的一個“賣點”。

你在介紹職業時,最好從對方的視角介紹自己。向大家推薦一個黃金句式:“如果你……”

當你使用“如果你……”句式的時候,你在無形中創造出一個對方需要你協助的情境,而你能夠利用自己的能力替對方解決問題。

例如:“我是一名獵頭顧問,如果你和身邊的朋友有一天對現狀產生了厭倦,想了解有沒有更好的職業發展機會,歡迎聯繫我!我會給你們推薦很多高大上的崗位!”

或者“我是一名職業化妝品買手。如果你面對浩如煙海的韓日化妝品品牌無所適從,如果你有任何關於品牌評價和使用效果的疑問,我一定可以幫到你!”

通過說“如果你……”,你讓別人設想與你發生關係往來的情境,給對方帶來了關聯想象的畫面,使得你想傳遞的信息進入了對方的潛意識。不論現在還是將來,只要對方出現類似的需求,就會第一時間想到你。

原創  你會“銷售”自己嗎? ——怎樣自我介紹才出彩

有人可能會說:像總監、經理之類的頭銜說出來會很有面子,剛入行的新人該怎麼介紹自己呢?

這裡有一個小竅門,你可以這樣介紹自己:“我在某某公司負責人員招聘工作,如果你……”或者“我擅長社群運營,如果你……”。這樣講的時候你沒有誇大事實,同時說出來也很體面。

愛好

第三個“賣點”是愛好特長。

除了建立業務關係這樣比較“功利”的需求外,對方也對你的喜好感興趣,這樣就能夠找到共同語言,將來有機會與你就共同興趣深入交流。

因此,自我介紹時你還要突出自己的愛好特長。愛好特長不用講太多,挑最突出的三點就夠了。

僅僅說“我有三個愛好:讀書、唱歌、寵物”是不夠的。要想給別人留下足夠深刻的印象,你還需要有具體事實:“我有三個愛好。第一個愛好是讀書,我喜歡讀的是科幻小說;第二個愛好是唱歌,我是戴佩妮的歌迷;我的第三個愛好是寵物,我養了一條叫做‘芒果’的泰迪犬。”

原創  你會“銷售”自己嗎? ——怎樣自我介紹才出彩

你會“銷售自己”嗎?你找到了自己的“賣點”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