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肚子不舒服?醫生:可能肚子裡有蛔蟲,打蟲藥要這樣選

李大姐孩子今年八歲了,生活在農村,非常調皮,老喜歡和鄰居家的小夥伴到路邊的草堆旁玩沙,近日,孩子肚子不舒服,精神不振,吃飯也不是那麼香了,夜間還有磨牙症狀,有時還拉肚子、腹瀉,李大姐懷疑是不是自己的孩子染上了蛔蟲病,所以來門診來就診。

那什麼是蛔蟲病呢?

孩子肚子不舒服?醫生:可能肚子裡有蛔蟲,打蟲藥要這樣選

蛔蟲病是蛔蟲寄生於人體小腸內的寄生蟲病。成人與兒童均可感染,但是蛔蟲病多見於5-15歲的兒童。發病率農村高於城市、溫熱帶高於寒帶。蛔蟲病輕症者並無症狀,稍重者有精神消化道症狀、營養不良,嚴重者可引起膽道蛔蟲或蛔蟲性腸梗阻。蛔蟲的成蟲為乳白色或者略帶粉色,頭尾較細,雌蟲產卵,每天大約有20萬個。卵會隨著糞便排出體外,在適宜的溫度下,發育為感染的蟲卵,兒童吃了被蟲卵汙染的蔬菜、水果、泥土後,一部分蟲卵被胃酸殺滅,一部分在小腸孵化成為幼蟲。幼蟲依次穿過腸壁、小血管、門靜脈、心肺、氣管、咽喉和食管,在小腸內發育成成蟲,損傷腸黏膜。

那感染蛔蟲有哪些症狀呢?

孩子肚子不舒服?醫生:可能肚子裡有蛔蟲,打蟲藥要這樣選

腹痛,當成蟲在小腸寄生時,兒童、體弱者可出現臍周圍上腹痛,呈間歇反覆發作。

精神症狀,兒童常常會有精神不安、哭鬧、失眠、頭痛、夜間磨牙、夢驚,嚴重者會導致發育障礙和智力遲鈍。

消化道症狀,伴有食慾不振、噁心、嘔吐、便秘、腹瀉等。

過敏反應,早期當幼蟲在體內移行時,可引起過敏症狀,反覆出現蕁麻疹、哮喘、瘙癢、血管神經性水腫,面部可見白色蟲斑,重者可致營養不良、面黃消瘦或面色不均勻。

有時可嘔吐蟲體或者便出蛔蟲,或在大便中找到蛔蟲,在鏡檢下可發現蛔蟲卵,血常規檢查可見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孩子肚子不舒服?醫生:可能肚子裡有蛔蟲,打蟲藥要這樣選

治療蛔蟲主要有阿苯達唑(腸蟲清)、甲苯咪唑、枸櫞酸哌嗪、噻嘧啶。

阿苯達唑,對蛔蟲、蟯蟲、鉤蟲的成蟲及幼蟲均有較好療效,可干擾蟲體攝取葡萄糖,抑制蟲體生長繁殖,使蟲體停止繁殖並死亡,適用於多種線蟲的混合感染。

甲苯咪唑,對蛔蟲、蟯蟲、鞭蟲、鉤蟲(十二指腸及美洲鉤蟲)的成蟲及幼蟲均有較好療效,除對蛔蟲及鞭蟲的蟲卵有殺滅作用,還可抑制蟲體攝取葡萄糖,抑制蟲體生長或繁殖,使其死亡。

枸櫞酸哌嗪,具有麻痺蟲體肌肉的作用,使之不能附著在人體的腸壁,隨著腸蠕動而排出體外。枸櫞酸哌嗪睡前頓服,連服兩日,一般不必同服緩瀉藥。

噻嘧啶,對腸道寄生蟲具有神經肌肉阻滯作用,使蛔蟲產生痙攣性麻痺,使蟲體安全排出體外作用快而優於哌嗪。口服本品驅蟲時無需緩瀉藥。適用於蛔蟲、蟯蟲及十二指腸鉤蟲感染。

左旋咪唑,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寶塔糖,可影響蟲體的無氧代謝,使之麻痺,並抑制蟲體竄動,預防膽道蛔蟲的發作。我們一般需要空腹或者睡前服用,一週後可重複一次。本藥目前已較少使用。

孩子肚子不舒服?醫生:可能肚子裡有蛔蟲,打蟲藥要這樣選

空腹服用抗蠕蟲藥可增加藥物與蟲體的直接接觸,增強療效。要堅持服藥,在第一次療程後應注意觀察大便有無蟲體。如未根治,則需進行第2個療程的治療,但兩次療程至少間隔1-2周時間。如漏服,應儘快補服,若已接近下一次服藥的時間,則無須補服,也不必增加劑量。少數蛔蟲感染較嚴重的病例在服用抗蠕蟲藥後可引起蛔蟲遊走,造成腹痛或者口吐蛔蟲,甚至引起窒息,此時應該加用噻嘧啶、左旋咪唑等驅蟲藥以避免發生,或向醫師諮詢。

特別注意抗蠕蟲藥對妊娠及哺乳期婦女不宜應用,大多數抗蠕蟲藥在肝臟分解而排洩,但2歲以下的兒童肝腎發育不全,尤其是肝臟內缺乏有關代謝酶,容易損傷肝腎,因此2歲以下兒童禁用,尤其噻嘧啶對1歲以下兒童禁用,對肝腎功能不全者要慎用。抗蠕蟲藥對癲癇、急性化膿性或彌散性皮炎患者禁用,對活動性消化性潰瘍者慎用。另外要注意,噻嘧啶與枸櫞酸哌嗪有拮抗作用,不要在一起合用。

抗蠕蟲藥不宜使用時間過長,否則會對人體的糖代謝產生影響。

孩子肚子不舒服?醫生:可能肚子裡有蛔蟲,打蟲藥要這樣選

對腸道蛔蟲的感染,預防是關鍵,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餐前、便後要洗手,生吃瓜果要洗淨,經常剪指甲,糾正兒童吸吮手指的習慣。所有的用藥都應在醫師或者藥師的指導下使用,如無法辨別病情,請勿盲目用藥,應及時就醫,以免影響病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