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气业委会里这7类人

业委会只是不同业主勉力搭建起来的一个草台班子,什么人都会有,一起工作交往,自然容易产生摩擦。摩擦得狠了,就会忍不住感叹,有的人真的很讨厌,如同一锅粥里混进来的一颗老鼠屎,只想快点把Ta择出去。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业委会里哪种人最不招人待见。


1、只带嘴巴不带耳朵


开会时,不是在跟熟络的委员聊家长里短,就是抓紧时机跟物业经理大谈自家遇到的问题,讨论议题需要个人表达意见时,则一脸愤愤:“电梯广告合同什么时候签的,我怎么不知道?”“停车补贴谁定的?我从来没有同意过!”要知道,就在半刻钟前,主任就是在询问车改意见呢。

2、中途打岔偏离议题


按议程讨论议题,别人发言时,有些委员丝毫没有遵守会议规则的自觉,频频打断别人的发言,随意插话,轮到自己发言时,又像无轨电车一跑几里远,明明讨论A议题,愣是可以跳出议程范围跑到Z话题,搅得正常的讨论时常跑偏,甚至无法形成结论。


某次志愿者参会给业委会提意见,B委员屡次打断志愿者讲话,当对方仿佛空气,激得志愿者从座位上站起来回怼B委员:“你能不能先让我把话说完!”会议场面一度陷入尴尬……

最气业委会里这7类人

3、废话连篇争吵不休


前有人偏离议题满嘴跑火车,后面就有人跟着炮制一堆废话,无理指责,引发争吵,乃至上升人身攻击,说对方人品不行。


听闻一小区业委会开会,主任会前总要引述大段党章党史,时刻高举旗帜,光会前阐述就能讲大半个小时,迟迟说不到点子上,几个委员委婉建议主任发言简明扼要,却被驳斥为缺乏党性。几个委员私下里叫苦不迭,这样开展工作,也是一种折磨。


4、总想用嗓门镇压全场


比起废话,更怕有人比赛谁嗓门大,谁气场足,为了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绞尽脑汁驳斥对方。有时候反对理由还没想好呢,“我反对”就已经脱口而出。


差异是一个永远都会存在的东西,人类也因为差异而丰富。但既然机缘巧合组建起了业委会,那就应该努力尊重规则,建立共识,尽量温和、平静地展开讨论,而不是把敌对方的声音压下去,让自己的声音盖过全场。


5、倚老卖老为老不尊


有一种人,捧着一叠十来年前的技术标准,自诩自己是某某领域专家,如果不是“八项规定”,现在就应该在某某单位担任技术顾问,领多少多少钱的补贴……对于专业领域业主居民提出的意见建议,统统当做耳旁风,对于其他委员的提醒和疑问,直接人身攻击——“浅薄无知无法沟通”!


虹口某小区业委会主任对此深有感触:“昨天晚上的会议,我们一位老委员居然点着鼻子让招标公司把代建部的项目负责人换掉,就因为他不喜欢这个负责人。”


老委员反对的理由也有一套,说招标代建部门出具的东西不知何人授权,与业主大会通过的决议严重违背。他要代表技防改造工程小组全体成员要求小区技防改造工程必须走公开招投标流程!实际上,无论是公开招投标还是谈判采购方式,整个项目都是在同一网站进行公开招标的。主任出面解释,却被老委员倒打一耙,说主任的技防知识太过浅薄,和自己相差甚远,建议还是别解释相关业务了。


老委员的傲慢激起了很多人的斗志,原本几个参与帮忙的志愿者会后忙去安慰招标公司人员,并为主任打气,大家一致表示,要跟他战斗到底了。

6、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混日子


有人乱发表意见,也有人不发表意见,他们奉行多说多错不说不错的原则,害怕担责任,宛如一个透明人,遇到争议就缩起头来当乌龟,决不肯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两类人,也不知道谁更可气。


7、捕风捉影质疑敌对人员动机不纯


上述6类参与者并不是最让人生气的。因为这最后一类人,才是业委会里的臭虫。


小区工程项目公招尚未启动,某委员就炮制了匿名信、大字报,直接攻击某位参与项目讨论的业主串通招标代理,企图用挂靠公司来中标项目,自己则联合某单位以上门指导的名义来给业委会推广方案,该单位转而以总包单位自居在外拉队伍搞分包。该委员嘴上还说着害怕公招流产,自己是如履薄冰,夜不能寐,倒让其他成员无话可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