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利好發佈,這類股票即將起飛

4月7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第25次會議,總結了近期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進展,重磅定調資本市場的樞紐作用,對政策底進行再一次確認,這無疑為A股後期的反彈埋下伏筆。據不完全統計,自3月以來央行釋放的流動資金高達10萬億以上,算是史無前例的大寬鬆,這對股市更是形成了直接的資金面利好。

在重磅利好的驅動下,分析師集體高呼:A股二季度大概率出現絕地大反彈。

目前,A股行情其實不難分析。空頭的信心來自於國外不斷蔓延的疫情,多頭的信心則來自於各國政府的經濟刺激政策。這兩股力量短期勢均力敵,因此使得市場陷入縮量調整的區間震盪走勢,行情反反覆覆,一直來回拉鋸。不過,從中長期的視角來看,最終勢必是多頭獲勝,因為市場整體估值處於低位,政策還在持續加碼,而肺炎疫情總會消退。

今年以來,國家出臺了諸多政策,包括年內三次降準、時隔13年發行特別國債、出臺再融資新規等,這無疑構建了牢固的政策底。與此同時,公募基金大量發行並不斷買入,富時羅素和MSCI 擴容後外資也蜂擁而入,這部分資金都是以中長線價值投資為主,它們的介入將會抬高市場的指數中樞,構建一個紮實的資金底。除此而外,近期市場低位拉鋸,題材高低切換,資金洗盤充分,這又構建出一個良好的技術底。在這三重底的支撐下,A股下跌空間已經十分有限,而反彈正在醞釀之中。

對於我們來說,目前逢低積極佈局,等待新一輪的修復行情就是十分明智的做法。從古至今,每一次危機過後,市場都會迎來讓人驚喜的大行情。2008年次貸危機後,美股不是走了長達11年的牛市?2015年熔斷後,格力電器和貴州茅臺等績優股不是持續創新高?物極必反,我們要時刻保持逆向思維,別人貪婪我恐懼,別人恐懼我貪婪。老股民經常掛在口邊的一句話也是:橫有多長、豎有多高。

重磅利好發佈,這類股票即將起飛

那麼,我們該如何在接下來的反彈行情中賺到一波錢呢?哪些題材才是真正的大機會?我們相信這是不少股民心中揮之不去的疑團。所以,今天我們不妨跟大家梳理一下近期的A股市場。疫情對實體經濟造成了不小的打擊,酒店餐飲和旅遊交通等行業都遭遇了重挫,這個是毋庸置疑的。我們從國家發佈的行業相關數據就可以一目瞭然,我們從身邊的點滴變化也容易察覺。為了刺激經濟,各國政府殫精竭慮。我國在3月緊急出臺了規模空前的新基建政策,投資金額高達50萬億,這掀起了一輪波瀾壯闊的史詩級信息數字化基礎建設。

這段時間,不管你是刷微博還是玩朋友圈,除了疫情之外,你一定會看到形形色色關於新基建的新聞。這就意味著,新基建已經來到了我們身邊。券商研報顯示,未來5年新基建7大投資領域的規模將達5萬億元至7萬億元。未來2年,新基建領域的複合增速將保持在30%以上。這就意味著,新基建不僅有給人巨大想象空間的題材,還有著強有力的業績支撐,是大國崛起的核心戰略。

新基建是指信息數字化的基礎設施,當下主要包括5G基建、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我們可以預見到,在國家的保駕護航和持續押注下,未來新基建領域就是10倍牛股的搖籃。我們的分析師梳理了大量的數據,結合主力機構佈局思路以及華訊股票核心指標“漲跌天機”的資金、趨勢、動能3大要素進行分析,已經挖掘出高確定性的佈局機會。

為了回饋粉絲朋友一如既往的支持,今天我們決定向大家送出這個重磅福利。現在掃碼添加助理微信,就可以免費領取新基建的核心研報,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對了,還有一個機會不容錯過,那就是券商。老股民都清楚,券商是牛熊風向標,代表主力機構的意志。每一輪牛市行情,都離不開券商的暴力拉昇;每一輪熊市,券商也總會出面護盤。今年,在資本市場大改革的背景下,證券行業迎來了持續的政策鬆綁,比如再融資新規、新證券法等,它們帶來的業績利好正在逐步兌現。

4月7日,金融委召開第25次會議明確提出當下要綜合運用多種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堅持股票市場正常開市,拓寬企業低成本融資渠道。這顯著提升了投資者對資本市場改革的預期,而對券商板塊無疑是最為直接的重磅利好。在這種預期升溫下,券商板塊勢必會沿著貨幣政策寬鬆和資本市場改革的驅動力不斷上行。

近期,A股上市公司步入年報密集披露期,券商板塊的業績十分突出。有8家券商淨利潤增幅超100%。其中國海證券淨利增幅達566.8%,光大證券和第一創業淨利增幅均超3倍。在強有力的業績支撐下,券商板塊防禦性十足,幾乎跌不下去。而剛剛提到的資本市場改革,則為券商板塊的大幅走強提供了政策支撐。概括來說,就是下跌空間有限,上漲空間難以估量。


祝您2020年投資順利,資金翻倍,財源滾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