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突出主题主线 优化工作机制 推动防震减灾工作取得新成效

中宏网山东4月23日电

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淄博市应急局紧贴机构改革新形势、新任务,突出以防震减灾为主题主线,不断优化工作机制,采取有力举措,不断推进防震减灾工作迈向新台阶。

优化工作机制,推动防震减灾有序有效开展。牢固树立“大应急”观,积极优化工作机制,先后组织修订了防震减灾应急工作预案,调整充实了防震减灾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建立完善了震情会商机制,制发了震情监视跟踪与应急准备工作方案,努力实现对地震事件的主动防灾、科学避灾、有效减灾,为全市震害防御、监测预报、应急救援、科普教育等工作的全面加强和提升提供了基础支撑。

突出以点带面,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利用“5·12”防灾减灾日、“7·28”唐山大地震纪念日等重要时段,以普及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为宗旨,以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为目的,以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为抓手,确立以3所学校和1个基地为示范点,通过开展科技活动周、现场咨询解答、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应急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深入推进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进一步增强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提升防震减灾科学素养。

创新方式方法,提高防震避震能力。组织动员全市上下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采取有力举措,狠抓落实。临淄青少年科技馆先后投入100多万元,建成了“旋转的地球”、“逃生小屋”、“倾斜小屋”、“模拟急救”等互动项目以及大型LED多媒体视频播放屏,采用数字投影技术,形象、生动、具体的展示地球的结构、分层、地震波的传播、地震活动的分布等。模拟实际地震、火灾场景,进行逃生练习及训练,了解地震逃生知识及逃生技巧。通过与人体模型互动及视频、图文的讲解,真实体验急救操作技巧,掌握自救互救的技能。通过地震波演示、地震带分布演示及地球内部构造演示,普及了地震科普知识;在建筑结构抗震演示区,通过亲手搭建房屋的基本结构模型,观察振动台模拟地震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结构的房屋模型在振动台上的抗震表现。通过在“地震体验区”的互动体验,使参与者了解掌握有关地震灾害的知识,提高了防震减灾感性认识和实际能力。

近日,省地震局命名“十三五”防震减灾基层基础工作强化县(市、区),淄川区为三个基层基础强化县之一;2019年度全市的省级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走在前列,24所学校获批“山东省地震科普示范学校”,获批数量位列全省第一。在2019年度防震减灾考核中淄博市应急局被省地震局评为先进单位,取得近年来最好成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