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這場國際瘟疫是如何被阻止的

SARS已經是17年前的事了,很多人已經不知道當初那場瘟疫,是如何開始,又如何結束的。


聊點我記得的東西吧,部分資料來自2006年WHO出的書《SARS這場國際瘟疫是如何被阻止的》。

SARS這場國際瘟疫是如何被阻止的

當初SARS一開始沒有做好醫護人員的防護,而且病毒很容易傳染,導致感染者裡很多是醫護人員。


舉個例子,當時醫護人員大多戴了口罩手套,但很多人都沒有戴護目鏡。後來才發現,SARS病人的分泌物如果進到眼睛,就可能導致感染。


2003年2月11日,廣東省衛生局召開新聞發佈會,說最近3個月內,廣東省出現305例不明原因的非典型肺炎病例,其中有5例死亡。而三分之一的病例,是照顧病人的衛生工作者。


希望這次能給戰鬥在最前線的醫護人員最好的保護,寧可過,千萬不要不及。


SARS最開始的一些病例,和海鮮市場、野味廚師也有關。


SARS的第一號病例,是廣東佛山的一名45歲男性,他2002年11月16日出現發燒和呼吸道症狀,不久後,他有四名親屬也被感染。


2002年12月17日,廣東河源發現第二例SARS,感染者是一個處理野味動物的廚師。


到2003年1月底之前,SARS感染者裡,39%是與野味有關的。後來開始大規模人傳人了,與野味有關的比例才下降了。


2003年1月30日,中國發生第一例超級傳播事件,傳播者是一個44歲的廣州海鮮銷售員ZZF。


海鮮市場、農貿市場,往往不止是賣海鮮,許多野味也在那裡交易。


冠狀病毒能寄生在許多野生動物身上,但本來這些野生動物離彼此也遠,離人類也遠。野味市場慘就慘在,把本來不該有交集的野生動物放到一塊,把本來也不該出現的人類放在一起,病毒傳來傳去的過程裡,就很容易交換點遺傳物質,再變個異什麼的……


這簡直就是養蠱。養著養著,糟糕的病毒有時候就出來了。


當年去農貿市場查,發現賣的果子狸身上有SARS,浣熊身上有SARS,雪貂身上有SARS,麝香貓身上有SARS……


最後查到的源頭是蝙蝠。但果子狸之類的野味,也確實是“中間宿主”,它們是被其他動物傳染的,但也確實能再傳給人類。


這就是為什麼千萬別吃野味,也真不該搞野味市場。


一旦病毒傳出來了,就不再限於罕見的野生動物了。香港當初陶大花園一整棟住宅樓爆發疫情,後來懷疑和大鼠也有關。


另外,家裡的貓狗別散養,貓狗也能成為冠狀病毒的中間宿主,而且你根本不知道在外的貓狗跟什麼野生動物打過交道。


現在最怕什麼,最怕出現超級傳播者和超級傳播事件。


回來說那第一個超級傳播者,廣州海鮮銷售員ZZF,他把病毒傳給了19名家屬和至少50個醫院工作人員。


這被傳染的50個醫院工作人員裡,有一個是中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醫生LJL,他去香港參加婚禮,住在香港京華國際酒店的9樓911房,傳染了同住在9樓的16個客人……


這被傳染的客人裡的4個人,又把SARS帶到了香港、加拿大、新加坡和越南……


SARS的全球爆發,就是這樣開始的……


當初SARS怎麼結束的?


一是病例通報透明公開,二是各國都盡最大努力控制了患病人員流動,三是……天氣回暖了。


另外,SARS有兩個特點是有利於防控的,一是人的發燒症狀出來了以後才有感染能力(要是那種無症狀但能傳染的就真的更慘了,防控會難上許多倍);二是潛伏期不算太長,最長也就十天,所以隔離最多十幾天,就可以確認安全了。


2003年4月30日以後,疫區所有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車、船、火車、飛機)的人,都得先檢查體溫。有發燒咳嗽等症狀,趕緊隔離,邊隔離邊檢測,檢測陽性趕緊治療。


另外,天氣回暖也很重要。SARS病毒在高溫高溼度的環境裡死得快,這也是為什麼熱帶國家比較沒有爆發大規模疫情。後來還有研究顯示,比起氣溫高的日子,氣溫低的日子裡SARS發病率高出18倍。


總而言之,個人儘量做好防護。春運期間,希望大家儘量戴口罩,勤洗手,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在家裡,開窗通風,關窗時記得加溼。如果有疑似症狀又去過武漢,去醫院就診時一定要提及自己的旅遊史。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保護自己,保護家人,也保護醫護人員。


庭前垂楊柳,珍重待春風。祝大家都健健康康,靜待春暖花開時……


轉自:遊識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