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璧山区:探索“线上教学”模式 打造优质“空中课堂”

分享学校:璧山区城北小学


2020春季学期,新冠肺炎疫情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为了抓好线上教学,确保“停课不停学”期间教学质量实质等效,重庆市璧山区城北小学广大教师,面对困难和挑战,团结一致,攻坚克难,充分利用学乐云“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认真组织开展线上教学工作,经过几周的线上教学实践,教师们已熟练掌握线上教学技能,积累了丰富的线上教学经验,也收获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反馈。为进一步总结线上教学经验,创新线上教学模式,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现将璧山区城北小学的一些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落实组织保障


线上教学工作是当前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璧山区城北小学制定了《重庆市璧山区城北小学校延迟开学期间在线学习及辅导实施方案》和《重庆市璧山区城北小学校“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课程实施方案》,发布了《重庆市璧山区城北小学校关于疫情期间使用“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进行家校共育的通知》,成立了“停课不停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工作领导小组,细化了工作职责与任务,积极推进“线上教学”,力争打造优质“空中课堂”。


二、合理选择,优化学习空间


根据本次线上教学的需要,教师利用学乐云平台,将学习空间资源与教学中心实现无缝对接,教师在网络授课过程中可直接从资源中心调用备课资源。资源覆盖所有年级、学科,兼顾多版本教材,涵盖教案(学案)、课件、习题、媒体素材等类型,满足教师网络备课、网上教学、网络教研和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需求。

重庆璧山区:探索“线上教学”模式 打造优质“空中课堂”


三、调查分析,扫清技术障碍


线上教学对教师、学生和家长而言,是一个新的事物。师生的装备情况、网络情况,软件使用能力等因素对教学影响很大,为做到心中有数,学校进行了几次调查。


1. 学生线上学习情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校99.9%的学生能参加线上教学,98%的同学能够使用手机、平板或电脑等多种终端参加线上学习,5%的同学能熟练使用多种终端进行线上学习。1名学生因家庭原因不能线上学习,学校了解此情况后,立即制定方案,由学校提供平板,联系网络公司,落实硬件条件。学校技术保障小组制作了“网络学习空间”使用微视频,各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通过多种形式,教会学生学习软件的下载和使用,确保了每个孩子都能有效参与线上学习。


2. 教师线上教学情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00%的教师都能使用一种或多种教学工具进行线上教学,部分教师创造性地将腾讯会议、腾讯课堂等与学乐云“网络学习空间”进行了整合,针对部分教师设备配置跟不上或教学工具使用水平不高的情况,学习信息中心进行了一对一的技术指导,教导处每周都组织技术交流,极大地提高了使用水平。

重庆璧山区:探索“线上教学”模式 打造优质“空中课堂”


四、多措并举,保证线上教学


1. 各学科各年级制定详细的“线上教学”课程实施方案。每周对学习效果和质量进行诊断评估,精准分析学情,结合市教科院编制的各学段、各年级及各学科教学进度指导意见表,认真研究明确适合自己的线上学习课程、课堂教学方式、教学时长和教学安排,制定本年级本学科线上教学课程教学指导计划。


2. 线上教学采取半日授课制度,每课时教师讲授时间不超过15分钟,学生在网上学习时间每天不超过4个学时。教师充分利用“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 做好学生网络上课到位情况的清点,学校通过后台随时关注教师授课情况。


3. 关注关心每一位学生,耐心进行网上教学,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教师通过“网络空间”发布作业,学生收到任务后,利用手机、电脑或平板等多种终端进行在线答题,答题中如果有疑问或者技术问题的,学生就与老师在“班级圈”里进行交流,学生答完题提交后,系统自动批改并生成数据分析。

重庆璧山区:探索“线上教学”模式 打造优质“空中课堂”


4. 发挥团队力量,做好校本资源建设。各年级以教研组为单位,统筹本年级在线学习资源(主要包括:课堂实录、微课程、课件、阅读材料、课内习题、课外练习等),统一上传到“学习平台”,通过“网络空间”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团队协作减轻工作量。各年级组尽量统一教学进度,及时评估教学效果,根据评估情况即时调整教学计划。

重庆璧山区:探索“线上教学”模式 打造优质“空中课堂”


5. 合理确定教学目标,降低教学要求,减缓教学进度。学校将CCTV10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ETV中国教育电视台、CQTV重庆科教频道、CETV4中国教育电视台第四频道、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等优质资源,通过整理后上传到“网络学习空间”,教师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指导学生学习。

重庆璧山区:探索“线上教学”模式 打造优质“空中课堂”


6. 加强教育教学指导和教学平台技术支持,及时掌握并解决教师线上教学中的技术问题,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后台进行教学大数分析为全面提高在线教学质量,提供技术支持。


重庆璧山区:探索“线上教学”模式 打造优质“空中课堂”


五、适时调整,确保教学效果


1. 教学管理人员下沉到各个学段,具体指导各年级的线上教学工作。学校每天将全校教师的教学内容和上课地址发布到教师群,分管领导、教研组长和其他任课教师可以随机听课,及时了解各班线上教学开展情况,促进教学实施和教学交流。


2. 每周三和周四,分年级分学科召开线上教学教研工作会,由教研组长主持,年级分管领导参加。会上,就本周的教学准备情况,教学实施情况、教学效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周的教学计划进行交流,重点交流“线上教学”中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和技巧来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什么样的小方法和技巧能提高线上学习效果,教学工具的使用有什么样的经验,教学中还有哪些待解决的问题,通过交流和梳理,共同解决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3. 定期召开线上教研组长会和全校学科教师会,除了在会上分享线上教学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同时还开展线上教学技能培训。例如《网课作业收不齐,咋办?一线教师传你这18般武艺!》、《面向后疫情时代的教师专业角色变化》、《线上教学、云中课堂,这些办法行之有效》、《如何使用网络学习平台开展在线教学》、《营造积极班级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线教与学也可以很有效》等。


4. 适时开展教学效果调查。第一次调查结果显示,二、四、六年级的线上学习效果较好,全校学习效果较好达到87.46%;作业提交全校能达到75.39%;因各种原因,全校只有81.47的家长能辅导孩子的学习。这个数值不高,随着复工复产的进程,家长的辅导率会进一步降低,为了保障学习效果,学校和教师们“对症下药”,使得作业提交率、学习参与率和教学效果得到较大的提升。对教师进行的第二次教学效果调查显示,100%的学生能参与教学,95%的学生能及时完成学习任务,教学效果良好率达到90%以上。


六、线上教学行之有效的做法


1. 制定线上教学班级管理方案,教师定期召开班会和家长会,让学生和家长提前了解课程计划,细化线上教学期间雏鹰争章规则和小组评价方法,指导家长共同配合任课教师管理和督促学生线上学习。


2. 落实学生自主管理。建立学习小组,通过 “班级圈”进行小组交流和讨论。教师具体指导小组建设,小组长代替教师进行部分学习管理、学习笔记检查和小组学习完成情况登记,并向教师进行汇报。这样一方面提升学生自主管理水平,促进生生评价,另一方面还减轻了教师大量简单重复的工作。


3. 教学互动与激励。依托“人人通网络学习空间”实施直播教学,杜绝教师一讲到底,提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兴趣。课堂中,注意对学生的评价,注意对小组的评价,把日常的雏鹰争章等激励机制融入线上教学,最大程度引导学生学习。


4. 作业布置与策略。作业提倡形式多样化,例如语文学科既有课外阅读、朗读、听写等任务,也有书写的要求;在提交形式上“网络学习空间”上传作业,展示学习效果;批阅过程上,提倡使用学乐云的自定义作业,年级组教师根据学乐云作业制作规则,探索尝试自定义练习题,通过自己上传练习题并进行共享,让不同的老师们使用,既即时检测学习效果,又有效减轻教师批阅工作量。


5. 评价反馈和跟进。通过“网络空间”大数据分析,老师可以及时深入了解孩子在课堂和练习中的表现,有针对性地和学生、家长沟通交流,有利于个别帮助和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