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势科技:无人驾驶就是理想的新基建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 王晓涛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有人认为“我们也许已经进入一个人类与病毒长期共存的时代”。对此,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吴甘沙引用恩格斯的话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在他看来,2020年可谓无人驾驶的“元年”,“‘AC(公元后)时代’需要全新的基础设施,而无人驾驶就是理想的基础设施”。

记者注意到,最近一个时期,作为无人驾驶领域的知名专家,吴甘沙在网络论坛和讲座中频频亮相,话题主要聚焦在无人驾驶和新基建。

吴甘沙认为,未来20年无人驾驶将是一个“超级赛道”。“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队)在未来5~10年的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大物流在未来1~5年的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乘用车在未来2~3年的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此外各类垂直细分领域在未来1~3年的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他对无人驾驶未来市场前景的预测令人兴奋不已。

以各类垂直细分领域为例,吴甘沙认为无人驾驶必须满足三个条件:高频刚需、算得过账、规模可行,因此,“BRT公交、环卫、矿区、微公交”将是无人驾驶最有可能率先落地的垂直细分市场。

吴甘沙认为,无人驾驶真正实现商业化要具备“四化”:即无人化,就是去掉安全员;常态化,可以7×24小时工作;规模化,可以通过工具化部署,实现云运维;运营化,真正提高物流效率。而实现“四化”的第一目标,就是确保无人驾驶的安全可靠和稳定,如果是考试的话,要能够“连续100万次考100分”。

吴甘沙认为,新时代的基础设施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长期稳定的低成本,它不会随着CPI的提高、人力成本的增加,而使得基础设施的成本显著增加。

第二,它是“反脆弱”、不中断的,即面临各种灾难,还能够非常完好地去支撑社会的运行。第三,它是高效率易管理的。“因此理想的新基础设施应该是无人化的,而无人驾驶则是新基础设施的基础设施。”吴甘沙在对这一结论解读时表示,因为无人驾驶的外部性非常巨大,涉及非常多的产业,如万亿元级规模的汽车产业,未来会达到万亿元级规模的出行行业,目前已经达到10万亿元级的物流市场,而能源也是一个万亿元级规模的市场,此外,它还会影响到商业模式甚至城市的发展。

另一方面,无人汽车要大规模发展,其本身也有赖于新基建。“新基建中的5G网络,其高带宽低延时的特性,能够提高工业互联网的运行效率,使得无人驾驶更快落地;而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及新能源充电桩的建设,也都与无人驾驶的发展和商业应用关系密切。”吴甘沙表示,未来两到三年,无人驾驶乘用车将实现规模化和商业化,而无人驾驶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将直接影响到电商的发展,对智能制造及配套的供应链体系产生影响。

吴甘沙断言:“无人物流会诞生科创板第一家无人驾驶公司。”具体来看,大物流可分成四个阶段:开始阶段是最初的3公里,主要是在生产制造的地方。然后产品会通过干线、高速公路进行运输,这是第二阶段。运输到城市后,要从城市的大仓到中仓,再到边缘的配送站则是第三阶段。而最后3公里则是末端的配送。“这几种技术场景都可以无人化,只不过它实现的时间不同”,吴甘沙表示,干线运输是现在大家很看好的无人化场景,因为干线司机太辛苦,存在疲劳驾驶问题。第三阶段的30公里无人驾驶商用还需要3年,它是Robo-Taxi的物流版。“如果说Robo-Taxi是载人的,那么它就是载物的。把货物从城市的中心仓运输到区域仓再到配送站,这个场景是比较复杂的,而这样一种场景也能够锻炼我们的软硬件技术。”

最后3公里也是一个非常热的场景,尤其是最近疫情推动的无接触配送,无人小车可以在医院、社区里运送物品。

最近大量的航空公司客运都在转货运,因为疫情原因,人的流动停止了,但是货的流动还在继续,这也意味着机场里的无人车是非常需要的。

记者注意到,机场一直吴甘沙重点关注的场景。他多次提到,《中国民航四型机场建设行动纲要(2020-2035年)》提出要在“机坪自主驾驶”等领域取得突破,并逐步在全行业推广。这自然也是驭势科技瞄准的重要市场。

据了解,2019年底,驭势科技宣布在香港国际机场应用驭势无人物流车运输行李,后期将运输航空货物,这是全球首个在机场实操环境下常态化运行的无人驾驶项目。前不久,驭势科技又宣布在上汽通用五菱的宝骏基地厂区,开始应用驭势科技的无人驾驶物流车运输白车身等汽车零部件,并且“去安全员”实现了常态化运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