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社群的误区和陷阱你知道吗?

哈喽大家好!感谢您关注网商创客1319,我是文哥,今天聊聊社群的大败局,分析下社群的十大常见认知误区和陷阱。

做社群的误区和陷阱你知道吗?

相比品牌,社群是不入流的

如今的营销从经营品牌到经营用户,而社群是用户最佳容器

很多人见惯了品牌的高大上,认为社群挺不入流、微商甚至下三滥层面,那你真的要刷新自己的认知了


社群越大越好

社群到了一定规模,规模越大,活跃度越低,兴趣标签越来越乱,同好度比规模更重要,用户黏性第一,增长速度第二


打造高寿社群

社群是有生命周期,社群的寿命,取决于价值观是否一致、成员是否之有情感依赖、成员是否有利益捆绑。


所有产品都可以打造社群

不是所有产品都适合做社群,社群很适合那些复购性强、价格相对高、话题性强或知识性强的产品


社群是完全自由的社区

好的社群是有规矩的,甚至是金字塔的,大家有角色定位或分工,比如有思考者、组织者、求教者、清谈者、围观者等等,否则是一盘散沙

做社群的误区和陷阱你知道吗?

微信群门槛低,流量大,很适合拉新,但微信用户管理相对偏弱,要慢慢迭代用户,可以层层筛选进入QQ付费群,打造付费会员体系,QQ群可达2000人,而微信群仅限500人,QQ群也有更多营销功能


做线下活动浪费金钱和时间

人们在线上属于虚拟关系,松散关系,当今几乎人人设群免打扰,否则大家啥事也不用干了,但在线下交流是无法设置免打扰,由于道德礼仪因素,也无法随意中途离开。因为时间的付出,反而有了更好的认同和情感依赖,正因为你付出太多精力和时间,并且有情感互动,记住人脸,凝聚了大家关系。所以拉新方面线上是长项,但线下沙龙聚合是用户活跃、留存很好的手段。


社群是没地理边界的

同样是淘宝购物,你倾向在同城的店铺下单,我们只关心我们附近的人和事,北京人不关心上海的新闻,所以构建本地的社群很关键,尤其是社区型社群,最佳的方式是把线下现成的成熟的关系直接移植到线上,也就是熟人关系虚拟化,从线下到线上;而非在线上打造陌生关系,然后让他们在线下混熟,方式当也可行,但显然比第一种效率差太多,第一种熟人关系虚拟化是很容易做社区型团购的。


仪式都是花架子

仪式是一种身份认同,形成一种特有社群文化,就好比党员之间握手,信佛的人双手合十,阿里巴巴员工都有花名,这就是仪式,最终形成内部武侠文化。社群内可以制定统一口号、签到、固定头像、有规律的昵称、新入人员爆素颜、签单后或生日发红包、固定时段统一行动(比如规定周一上午9点-10点禁言)等等。


社群运营靠管理员就行

好的社群有灵魂型、领袖型人物,这个人不一定经常发言,但他的作用就是要对群内其他人形成感召力


做社群的误区和陷阱你知道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