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会赚钱,却舍不得为自己花钱?省钱省过头是怎么形成的

仔细观察身边人的消费情况,可能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越爱花钱的人,越没什么钱,越不爱花钱的人,反倒是越有钱。可能很多人,尽管工资已经很高了,也不会舍得花几千块买一件羽绒服,而工资比较低的人,反倒越舍得花个几千块买一个大牌的包包衣服等,还时不时的给自己安排个度假。这种现象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可以说是非常常见了,这其实就是受到了小时候家庭环境的影响,很多人在小时候家里穷,没有经济能力也让自己学会享受,在长大之后,哪怕经济条件已经很好了,也还是会不舍得花钱享受,也就是,对金钱有一种匮乏感。

明明会赚钱,却舍不得为自己花钱?省钱省过头是怎么形成的

买了玩具狗不敢带回家,背后原因惹人深思!网友:太难了!

以前还在初中的时候,和朋友一起出门逛街,路过一家精品店,看到一个玩具狗毛绒绒的甚是可爱,朋友最终没忍住花了十八块钱买下了它。在那个时候,十八块钱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可能是一周的生活费。那一天过得很开心,但是,在要各回各家的时候,朋友犹豫再三,还是把玩具狗塞给了我,说先放我家,之后,也再也没拿回去过。那时候的我,可能还不理解朋友的做法,逐渐的长大之后,也越来越能理解朋友的想法。我和朋友的家境其实差不多,但是她的父母是比较节省的性子,她怕花了那么多钱只是买了一个毛绒玩具带回去之后,会被父母骂,或者说,她不愿意看到父母难过和指责的表情。所以,她也仅仅是花了十几块钱,买了几个小时的快乐,她仅仅是拥有了玩具狗几个小时。而也正是这件事,让我明白,为什么现在她明明收入很高,却还是不舍得在自己身上花钱。她心里总有这样的几种信念,“我永远得不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不能闹,要做懂事的乖女儿”“要像爸爸妈妈一样勤俭节约”,也这是这几种信念,让她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总是有一种无力感,不能拥有的匮乏感,让她选择了放弃拥有。

明明会赚钱,却舍不得为自己花钱?省钱省过头是怎么形成的

对物质的匮乏感,仅仅是因为来自父母吗?网友:远远不止!

近几年来,越多越多关于原生家庭的题材电视剧电影出现,也让很多人,把自己现在遇到的不幸和无力都怪罪在了父母头上。但其实,很多人在对物质会有一种匮乏感,更多的是来自于自己的内心。

明明会赚钱,却舍不得为自己花钱?省钱省过头是怎么形成的

1:自己对父母说的话做的事进行的解读以及天生的性格

相同的事情,在发生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解读。比如说让两种性格的人坐在一起,摆在他们面前半杯水,有人看到的是希望,还有半杯水,已经很多了,有人看到的是失望,只剩下半杯水了,要不够了。前者往往是比较乐观的人,在对物质的需求上虽然不大,但是更舍得,后者往往是比较悲观的人,对于自己总是各种不舍得。

明明会赚钱,却舍不得为自己花钱?省钱省过头是怎么形成的

而这两种不同的性格的人,如果出生在同样的家庭,之后的生活走向也是截然不同的。这其实也就是在证明说,虽然原生家庭的影响很大,但是个人性格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

明明会赚钱,却舍不得为自己花钱?省钱省过头是怎么形成的

​2:自己对父母的忠诚度,超过了对自己的爱意

每个人都需要被爱,在小时候,孩子对父母都会有一种盲目的爱,这会让孩子无意识地去模仿父母,去顺从父母。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长大之后会极度缺爱,骨子里会有一种自卑感。家庭条件较差的孩子,对于父母也会更依赖心疼一些,在长大之后也是各种节约,不舍得给自己花钱,也就是,不够爱自己。或者说,是会对父母有一种愧疚感,觉得都是因为自己让父母过不上享福的日子,所以自己也不敢享受物质。

明明会赚钱,却舍不得为自己花钱?省钱省过头是怎么形成的

而使人敢于享受生活的并不是物质,而是一种内心感受一种生活态度。虽然很多人在小的时候都没能享受到物质的喜悦,但不代表在自己有能力之后依旧要逃避物质带来的喜悦感。我们总会听到别人说,我们来到这世界上,最重要的是和自己和解,影响我们最大的,不是原生家庭,而是自己。所以,不管原生家庭带来的回忆够不够好,换一种想法换一个态度去看待,都会发现截然不同的东西。没有父母是不希望自己孩子过得好的,只要懂得爱自己的孩子,才会让父母更觉得安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