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我的战“疫”时刻·武汉】吴颖

吴颖,女,80后,衡水市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2020年2月21日作为衡水市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赶赴武汉,进入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参加救援工作,3月20日胜利完成任务返衡。

如今,全国抗疫斗争迎来胜利的曙光,我们在武汉的战斗也已经结束,平安回到了家乡,回想起自己这一段时间的经历真是历历在目,令人永生难忘。


2020年的春节并不像往年一样欢声笑语,阖家团圆,"武汉,湖北,新冠肺炎……”一瞬间,几个词频繁出现在各个媒体平台,大家人人自危,让原本幸福洋溢的新年变了味道。大年初二,我像往常一样去医院查房,9点多,主任在科室群里发了一条消息:“要从我们科抽调一名医生去支援武汉,谁报名?”看到这条消息后,我想作为科室的高年资医生,我有责任,有能力承担这项工作,于是第一个报名请战。后来我得知,因为前线工作的需要,我被列为我院第三批奔赴前线的医护人员。在待命的过程中,医院相关部门的领导对我们进行了新冠肺炎诊疗指南,隔离衣和防护服的穿脱,生活及工作中感染的防控等培训,让我们做好了随时投入战斗的充分准备。


2月21日接到省卫健委通知,我们衡水市10名医生跟随河北省第八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奔赴武汉。河北省第八批医疗队共175人,来自全省各地,有50名医生,120名护士,领队等5人,当天18:30到达武汉天河机场。与我们同期到达天河机场的还有广东省医疗队,大家在通道中相遇,互相大声的打招呼“你们是哪里的?”“你们好!我们是河北的。”“你们好!我们是广东的。”“加油!”“加油!”,顿时一腔热血涌上心头,让人精神为之一振。天河机场很大,但此时除了我们两支医疗队,诺大的天河机场空无一人,此时真正感受到自己是一个“逆行者”。机场通道上方,悬挂着“欢迎援鄂医疗队”“向抗疫英雄致敬”等横幅,出口两边站了很多人,高喊着“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欢迎河北、感谢河北”,这振奋人心的声音在空旷的大厅里显得尤为洪亮,我们一路的疲劳也一扫而光。坐上去宾馆的大巴,夜晚武汉的街道冷冷清清几乎看不到车辆和行人,偶尔看到一两个身穿全套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我不禁感慨:“武汉你真的病了,不过别怕,我们全国的兄弟姐妹一定会帮你渡过难关。”


到达武汉后,我们经过了短期的培训后便迅速投入了战斗,我们河北医疗队的80多名医护人员,整建制接管了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的呼吸及危重症科,我被任命为科室副主任及医疗组长。这个病区一共60张床,全部住满,进入病房后我们先整体了解了患者的情况,然后熟悉了病房整体的布局和工作流程。


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是一所二甲医院,之前的各种工作流程及设置基本都比较完备,但是还有一些细节要加以改进,我们主任、护士长还有感控专家反复讨论,尽快拿出了一套我们自己的工作流程,并对原来的病区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大家加班加点,很快进行了落实,使我们的队员有了一个更加安全、便利的工作环境。


还记得第一次进入隔离病区时,我有一些小小的紧张,幸亏同行的队友在身边的鼓励和陪伴,才顺利完成了第一次的病区救治工作;还记得刚一开始身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面部佩戴双层口罩,眼睛戴着护目镜工作时的感觉,很快全身湿透,呼吸困难以至于经常需要张口呼吸,眼镜上还会出现一层水雾,让人视物极其费力,后来也能完全适应并妥善应对;还记得初到武汉时的阴冷,最高气温也不过10度左右,当我们离开病区之后脱下厚重的防护服回到医办室,尽管里三层外三层,习惯了北方暖气的我们仍被冻的手脚冰凉。但所有的苦和所有的难,在见到那些与新冠病毒抗争的患者们之后,就统统不存在了,穿上这身白大褂,不管身在何处,我们马上就会投入到治病救人的角色中去。


【讲述‖我的战“疫”时刻·武汉】吴颖


新冠病区没有家属陪护。这些病人没有亲人的守候,没有朋友的陪伴,刚刚经历了如此大的疫情且自己又身在其中的人们状态可想而知,特别是一些七八十岁的老人,更是让我们多了一份担心和牵挂。


所以,不约而同的,我们每个人都默契的延长了进入病区的时长,我知道,大家都和我一样,只是想多尽一份心,多出一份力。作为病区的医疗组长,我更要去认真了解病区里所有病人的状态。每次查房,我都要一个一个去详细了解他们病情的变化,查体,监测生命体征,调整治疗方案。一些年轻的,轻症的患者生活都可以自理,大部分人的情绪,沟通都没有问题,但是有一些患者就会沉默不语,反复询问才会简单说几句话,还有一些患者反复向你诉说他的症状,对于这样的患者,我都会特意留出时间跟他们进行交流,除了耐心的解释病情,鼓励他们战胜疾病外,还会拉一些家常让他们的心理得到放松。对于年龄较大,或者病情较重,活动不便的患者,除了医疗上的帮助,我每次都会详细询问他们生活上有什么需要,比如说,要喝水吗,要取东西吗,要上厕所吗,还有什么能帮忙的,并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们。


短短20余天,我们共收治了200余名患者,60多名患者在我们的治疗下痊愈出院。在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地方,我收获了数不尽的感谢,但是在这些患者发自内心的感谢当中,我却更是收获了数不尽的感动,也更加明白这份工作沉甸甸的意义。当看着我主管的这些病人的病情一天天在好转,看着他们脸上逐渐露出笑容,我觉得即使付出再多的辛苦也心甘情愿。


在武汉期间,除了病人以外,我还收获了许许多多来自其他人的感动,比如武汉当地负责我们衣食住行的罗部长,宾馆的服务员林姐,负责给我们采购生活物资的彭老师,我们的司机,我们的志愿者,还有许许多多叫不上名字的人们,他们为了保障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经常凌晨就已起床,半夜还在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达着对我们的感谢。


让我感动不已的还有来自家乡的温暖,衡水市的各级领导时刻关心着我们,经常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与我们联系,询问我们工作及身体的情况,嘱咐我们要注意身体。并且多次到家中进行慰问,了解家中的困难并及时给与解决。衡水市的各位企业家也不断向我们献上自己的爱心,所有这一切无时无刻不在感动着我,激励着我,更加坚定了我必胜的信念。


【讲述‖我的战“疫”时刻·武汉】吴颖

在我们回到家乡以后,家乡的人民用最高的礼遇欢迎我们,让我再一次被深深感动。“健康所系,生命相托,救死扶伤”的医学誓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互助精神,是我义无反顾投身这场人类与新冠肺炎战争的强大动力。我只是一个医生,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愿我们早日取得这场战争的全面胜利。阴霾总会散,春暖花会开!


讲述人:吴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