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就漲價道歉:恢復到停業前標準!

海底撈官方微博10日發佈道歉聲明,對此前漲價質疑回應:海底撈門店此次漲價是公司管理層的錯誤決策,傷害了海底撈顧客的利益。對此我們深感抱歉。  海底撈表示,自即時起,中國內地門店菜品價格恢復到今年1月26日門店停業前標準。

海底撈就漲價道歉:恢復到停業前標準!

海底撈就漲價道歉:恢復到停業前標準!

海底撈就漲價道歉:恢復到停業前標準!

  外匯天眼APP訊 : 海底撈官方微博10日發佈道歉聲明,對此前漲價質疑回應:海底撈門店此次漲價是公司管理層的錯誤決策,傷害了海底撈顧客的利益。對此我們深感抱歉。

  海底撈表示,自即時起,中國內地門店菜品價格恢復到今年1月26日門店停業前標準。

海底撈就漲價道歉:恢復到停業前標準!

  相關報道:

  海底撈、西貝等頭部餐企紛紛漲價引爭議

  繼海底撈復工漲價6%後,西貝莜麵村、喜茶等頭部餐飲企業價格接連上漲引發網友熱議。值得注意的是,國家市場監管總局1月29日通過視頻會議啟動“保價格、保質量、保供應”系列行動,海底撈、西貝等頭部企業紛紛承諾踐行,轉頭卻開啟漲價模式的行為引發爭議。

  “血旺半份從16元漲到23元,8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1.5元;自助調料10塊錢一位、米飯7塊錢一碗;小酥肉漲至50塊錢一盤……”剛剛恢復堂食的海底撈,率先因漲價收穫話題熱度。對此,海底撈回應稱,漲價是受疫情及成本上漲影響,但整體菜品價格調整控制在6%,各城市實行差異化定價。針對海底撈的漲價涉及到的具體城市及門店,中國網財經記者向海底撈相關負責人求證,截至發稿,海底撈方面並未給出回應。

  與此同時,疫情期間頻頻“哭窮”的西貝莜麵村也被網友吐糟漲價。“本來以為海底撈漲價漲得有點多,轉眼看了下西貝的外賣菜單,土豆條燉牛肉80了,酸菜封缸肉居然80多。”對於西貝的定價,該網友直言“貴的離譜,再也不想去了”。面對漲價質疑,西貝方面予以否認,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網財經記者,疫情期間西貝並未漲價,上一次調價還是去年6月前後。

  然而,記者梳理大眾點評發現,西貝多款菜品標價近期均已上漲。其中,張爺爺空心掛麵由19元漲至26元,蒙古奶酪餅由33元漲至39元,西北大盤雞由99元漲至109元,菜品漲幅約10%-40%。不僅如此,西貝外賣平臺優惠力度較疫情之前大幅縮減,目前,多數門店顯示滿減活動僅為“滿60元減15元”或“滿110元減20元”。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維護疫情期間的防疫產品和民生商品的價格秩序維護、質量安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1月29日通過視頻會議啟動“保價格、保質量、保供應”系列行動。海底撈、西貝等頭部企業紛紛承諾踐行。

  “疫情尚未結束,頭部企業漲價系趁火打劫。”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直言,國家一直提倡不能依託疫情漲價,社會各界也都在這方面不斷努力,在此背景下,頭部企業選擇漲價未必正確。

  面對疫情重創,餐企也有難言之隱。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3月底發佈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連鎖餐飲行業的影響調研報告》顯示,餐企在2020年一季度收入普遍預計將大幅下降,其中月16%的企業預計收入為零,約七成餐企預計收入將下滑70%以上。

  以海底撈為例,公司1月26日起停業中國大陸所有餐廳,直到3月12日才逐步開放部分門店。儘管海底撈尚未透露相關財務影響,但已有券商預計此次疫情將對海底撈2020年營收造成約50.4億元損失。疫情對海底撈造成的具體影響有多大?中國網財經記者向海底撈相關負責人求證,截至發稿海底撈方面並未給出回應。

  朱丹蓬指出,海底撈漲價反應餐飲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在消費端,漲價對消費者有一定情感因素影響,但對於消費能力卻沒有太大影響。因為海底撈的粉絲、重度消費人群收入處於中等偏上,漲價6%對於這些消費群體來說其實可以忽略不計,但對企業來說,利潤將會有所提升。此外,由於頭部企業在就餐環境及人員管控等方面更為嚴格,反而能更好的幫助消費者建立消費信心。

  日前,在“促進消費擴容提質”的號召下,各地政府持續通過微信等平臺發放消費券,為提振消費回補產業添柴加火。隨著國內疫情逐漸平穩,餐飲堂食將進一步開放,如何在繼續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擴大市場份額,將成為餐企接下來的發力方向。(來源:中國網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