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經濟數據的驚喜與警醒

2019年經濟數據的驚喜與警醒

2020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佈2019主要經濟數據,今天粗略看了有關數據和國家統計局局長就2019年全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答記者問,印象比較深的幾點如下:

第一,2019年增速重新領跑全球主要經濟體。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比上年增長6.1%,在規模1萬億美元以上的經濟體中是位居第一的。因為印度大概只增長5%多一點,所以中國增長6.1%,依然是全球經濟增長的冠軍。

第二,GDP規模穩居第二,輕鬆碾壓後面的三四五六名。2019年我國GDP的總量是達到了99.1萬億元,接近100萬億元人民幣。按照年平均匯率折算達到14.4萬億美元,佔全球比重超過16%(已經接近日本在1995年頂峰時期佔全球的比重),穩居世界第二。這與2018年世界排名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位的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四個主要發達國家2018年的國內生產總值之和大體相當,他們之和加起來是在14.7萬億美元左右。回想一下,僅僅十年之前,中國的GDP還沒有日本多。

第三,人均GDP首次突破1萬美元意義重大

。2019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70892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到了10276美元,突破了1萬美元的大關,實現了新的跨越。注意了,這裡面用的匯率是年平均匯率6.8985,如果使用2019年8月份7.1854的最低匯率,是到不了1萬美元的。不過,年均匯率顯然是更科學的,這也意味著,即使2020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加大雙向波甚至再次跌破7,再考慮到GDP在2020年預計仍將增長6%以上(指名義增速),因此人均1萬美元這個是鐵定不會回去的。此前看到有網友評論說人均上1萬美元人民幣升值也功莫大焉,顯然是外行人說話。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18年人均GDP在1萬美元以上的國家人口規模約15億人。隨著總人口達到14億的中國步入人均GDP10000美元以上國家的行列,全球在這個行列的國家人口規模將接近30億人。全球70多億人口當中,由於中國的加入,有30億人口人均GDP都達到了10000美元以上。這是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進步,也是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新興經濟體對世界作出的貢獻。

2018年全球中等收入國家人均GDP只有5000美元左右,中等偏上收入國家的人均GDP也只有9000多美元,中國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意味著中國基本上已經成功邁出了中等收入陷阱,將是二戰之後世界上人口過億國家中率先、甚至唯一一個進入高收入國家的。

當然,高收入國家人均GDP在2018年超過4萬億美元,從這一點說,我們還不能沾沾自喜,距離真正的發達國家差距還很大,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第四,外貿外資逆勢增長。2019年貨物進出口總額比上年增長3.4%,出口增長5%,進口增長1.6%。貨物貿易順差比上年擴大25.4%。在全球跨境投資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從1-11月份的數據看,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6%,全年有望超過1300億美元。

第五,經濟增長出現積極改善跡象。2019年四季度尤其是11月、12月份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出現了積極變化。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與三季度是持平的,好於預期。從生產看,四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比三季度加快1個百分點。其中,12月份增長6.9%,比10、11月份分別加快了2.2、0.7個百分點。從需求看,四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8%,比三季度加快0.2個百分點。其中,12月份增長了8%,比10月份加快0.8個百分點,與11月份是持平的。12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12.7%,比11月份加快10.7個百分點。此外,前幾天鶴總

在美國發表演講中也提到,今年一月份的高頻數據也顯示經濟出現改善信號。國際基金組織已經把中國2020年經濟增長的增速預測值又調高了0.2個百分點。

第六,超大規模市場和內需的潛力巨大,旅遊消費最靠譜也最值得期待

然後,2019年的數據中,也有一些值得警惕的:一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再次低於GDP實際增速,這將制約居民消費的潛力和信心。二是2019年中國人口出生率是10.48‰,這是有史以來最低的數值,2019年出生人口比上年減少58萬人。2019年出生人口中,二孩及以上孩次的比例達到了59.5%,一定程度上說明全面放開二孩政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說明鼓勵二孩生育政策還有很多需要需要完善和改進的地方,例如在個稅扣除中三歲以下孩子不允許扣除,難道三歲以下孩子不需要花錢麼?除了奶粉錢,大多數城市二孩家庭都需要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聘請保姆幫忙照顧孩子,這才是最大的支出。三是居民收入分佈偏右現象沒有明顯改觀。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6523元,增長9%,中位數是平均數的86.3%。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39244元,增長7.8%,是平均數的92.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4389元,增長10.1%,是平均數的89.8%。收入中位數低於平均數,意味著收入分佈更多偏向高收入群體,2018年中位數是平均數的86.2%,這意味著2019年這一問題改進緩慢。另外,農村收入分佈比城市更加偏右,可能是農村資源、機會更加不均等,也可能是農村救助機制、再分配機制比城市要差一些,例如農村就沒有失業救助之說。從這個角度看,繼續推動城鎮化進程也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一個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