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華,被稱為“娃娃司令”的一位中國優秀將領

在新中國成立的過程中,有很多戰士都是從小就接觸了中國共產黨,瞭解共產的思想,知道他們是為了人民而戰鬥,從小的耳濡目染讓他們也投身到革命工作中,為新中國的成立做了很大的貢獻。

13歲成縣委書記

肖華出生於貧苦工人家庭。其父母都是早期共產黨員,他家是中共興國縣地下黨組織的交通站。其父母后來都在革命鬥爭中獻出了生命。


肖華,被稱為“娃娃司令”的一位中國優秀將領


1929年4月,毛澤東率紅四軍第三縱隊來到興國城,毛澤東在瀲江書院崇聖舉辦了“土地革命幹部訓練班”,肖華的年齡最小。同年12月,13歲的肖華成為書記後奔走區鄉發動青年參加共青團組織,還以共青團員為骨幹,組織少年先鋒隊。他的組織才能深得毛澤東稱讚。

1930年毛主席再次來到興國,在知道了他的工作成績後,便找來他談話,當時由於聊得太晚,就讓人在屋子裡再搭一個小床,他就睡在旁邊的小床上,和毛主席賀子珍共睡一屋。

17歲任師政委


肖華,被稱為“娃娃司令”的一位中國優秀將領


1930年7月加入共產黨,毛主席對他多有關照,肖華也成長的很快,1933年夏,向中央提出了在青年中擴大紅軍,創建“少共國際師”的建議。不久,在中央蘇區掀起擴紅高潮,組建起“少共國際師”,17歲的肖華被任命為師政治委員,他率領這支年輕的隊伍投入反“圍剿”激戰。

1934年,在廣昌驛前高虎腦戰鬥中,他身先士卒,率領少共國際師同國民黨軍展開白刃格鬥,與兄弟部隊一起挫敗了敵軍三個主力師的進攻。

1935年3月21日,他指揮搶渡烏江先遣部隊,冒著風雨,勇猛果敢再渡烏江,鞏固和擴大烏江渡口陣地安全渡過了烏江。在越過大涼山時,他率先遣隊向彝民耐心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協助劉伯承同彝族首領小葉丹結盟,使紅軍順利通過彝族區。在強渡大渡河戰鬥中,他帶領紅軍戰士,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衝入敵陣,速戰速決。到達陝北後,他參與指揮了直羅鎮、東征、西征和山城堡等重大戰役。在東征的兌久峪戰鬥中,他親臨前線指揮作戰,不幸左腿負傷。

抗日戰場的娃娃司令


肖華,被稱為“娃娃司令”的一位中國優秀將領


抗日戰爭開始時,任八路軍一一五師政治部副主任,參加了名震中外的平型關戰鬥。1937年11月,任一一五師三四三旅政治委員,與旅長陳光一起指揮了廣陽、義棠鎮、午城、井溝等戰鬥。

1938年6月,肖華被任命為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這時他才22歲。他於1938年7月中旬率領東進抗日挺進縱隊,曉行夜宿,渡過汾河,穿過同蒲路,橫跨太行山,越過津浦線,深入敵後的冀魯平原,於1938年9月27日抵達山東樂陵縣城。

東北解放戰場屢敗杜聿明


肖華,被稱為“娃娃司令”的一位中國優秀將領


抗日戰爭勝利後的第二個月,率領4個師經海路搶佔遼東半島,任遼東軍區司令員兼政委。1946年四五月,國民黨東北保安司令長官杜聿明指揮5個師,向駐守本溪的肖華部隊進攻。肖華放棄本溪,收攏兵力,在鞍山反戈一擊,殲敵一八四師主力,迫使其師長潘朔手下2700餘人起義。

毛主席發來賀電:“鞍山戰鬥打得好!”同年10月,杜聿明集中8個師,再次同肖華較量,號稱“千里駒”的整編二十五師開刀,主動放棄安東城,誘敵孤軍冒進,設伏新開嶺,將敵二十五師一舉全殲,俘虜敵師長以下5800餘人。首創東北民主聯軍一次殲敵一個整師的先例。

最年輕的開國上將

這麼多的戰績使肖華在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授銜時才39歲,成為解放軍最年輕的上將。榮獲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56年他又入選為中央委員,在有57名上將中,只有11人入選,可見他當時的地位之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