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張扣扣生活在古代,他是英雄還是罪犯?

張扣扣一審被判處死刑,他當庭表示要提起上訴,無數人都在默默的關注著案件的進行,期待出現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

張扣扣13歲的時候,母親被王家人打死,時隔20年,張扣扣手刃了仇人,並於第三天去派出所自首,他的行為引起了很大的社會反響。


如果張扣扣生活在古代,他是英雄還是罪犯?


之所以大家關注他,並不是因為他是個殺人犯,而是因為他是個孝子,一個為了給母親報仇等待了20年的孝子。

在評論案件的同時,大家都在說,如果張扣扣生在古代就是個大英雄云云,那麼如果他生在古代,到底會是個英雄還是個罪犯呢?

這要看他生活在古代哪個時間段了。

晉朝以前社會法律並不完善,道德標準是衡量一切的第一準則,所有的事情都要先符合道德,再符合法律,如果張扣扣生活在那時候,可能會成為大英雄。


如果張扣扣生活在古代,他是英雄還是罪犯?


代表人物桓溫

東晉咸和三年(328年)桓溫的父親桓彝在蘇峻之亂中被叛軍將領韓晃殺害,涇縣縣令江播也曾參與謀劃。當時桓溫年僅十五歲,他為了給父親報仇,枕戈泣血,隱忍了三年之久。

咸和三年六年江播去世,桓溫假扮弔客,混入喪廬,手刃了江播的兒子江彪,終報父仇。他的所作所為不僅沒有受到任何懲處,反而傳為美談。

少年桓溫聲名鵲起,後來被晉明帝看中,招為駙馬,走向了輝煌的人生,十數年後他成為了東晉權傾六朝的大將軍,幾乎廢帝自立。

如果到了隋朝,那麼張扣扣就需要皇帝法外開恩了。


如果張扣扣生活在古代,他是英雄還是罪犯?


代表人物王頒

王頒是南朝大將軍王僧辯的次子。

王僧辯與陳霸先都是梁元帝的肱股之臣,後來梁元帝被俘,無主的陳霸先與王僧辯決裂,並在偷襲中戰勝王僧辯,王僧辯不屈被殺,王頒進入北周,發誓要為父親報仇。

隋文帝代周自立後,派晉王楊廣伐陳,王頒自請從軍,並率徒眾數百人,與韓擒虎的先鋒部隊,一起夜渡長江,與陳軍進行拼死搏鬥。

陳滅亡後,王頒沒能接觸到陳叔寶,於是找到了陳霸先的陵墓,把陳霸先的屍體發掘出來,焚燒成灰,放到酒裡喝掉。


如果張扣扣生活在古代,他是英雄還是罪犯?


雖然王頒沒有殺人,但是他在陳剛剛平定之時挖掘陳朝先帝的皇陵,罪名要比殺一個普通百姓大多了,而且可能引起陳朝動盪。

王頒深知自己犯下大罪,於是自縛到楊廣處請罪,楊廣一時不能判決,於是上書給隋文帝,隋文帝思量再三,最終法外施恩,赦免了這位為父報仇的大孝子,王頒也因此進入了《隋書·孝義傳》。

到了明清時,各項法律基本完善,如果不經過司法程序而自己去殺人報仇,那麼即便是皇帝也不好開口乾涉,如果張扣扣生活在那個年代,就凶多吉少了。

凶多吉少,到不是沒有吉,一些特殊案例還是有的。


如果張扣扣生活在古代,他是英雄還是罪犯?


比如明代萬曆年間一個叫做王仰的縣令,發現有三個家丁在外為非作歹,想懲治他們,但還沒動手,就先被三個家丁合謀毒殺了。

王仰的兒子王廷試經過暗中調查,發現了三個家丁是毒殺父親的兇手,於是抓住了三個家丁,讓他們認罪畫押後,用父親的寶劍將三人就地正法。

王廷試隨後到衙門自首,案件上報到皇帝處,萬曆特批一道六個字的聖旨:“真孝子,可傳後!”王廷試因此沒有受到懲罰,這也是因為三個家丁犯罪事實清晰,罪有應得。


如果張扣扣生活在古代,他是英雄還是罪犯?


如今已經不再是封建王朝,而是法制社會,儘管殺母之仇不共戴天,但是也要在合法的框架裡解決問題,不能濫用武力報仇殺人。

所以張扣扣的做法確實不對,大家都按照他的思路去做事,社會將不再穩定,但不論怎麼說,還是希望他能夠不被判處死刑亦或是死緩也好,因為他畢竟是因孝而為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