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籌“掃樓式”籌款值得深思

劉義進 / 文

日前,“臥底水滴籌醫院掃樓籌款”的消息在微博熱搜上引發廣大網友關注。

有心細網友打開水滴籌的微博認證,寫著“水滴籌是一個全民籌款平臺,發起簡單,籌款高效”,在這裡清晰告知大家這是一個為全民服務的平臺,簡單實用。

水滴籌“掃樓式”籌款值得深思 | 偶說

水滴籌官方微博

但當我們打開微信公眾號的簡介時,卻是這樣描述道,“籌款就用水滴籌。水滴籌十個人大病籌款平臺,獲得某資本、某創投、某基金、某工場、某點評等知名互聯網公司及投資機構投資。2.5億名愛心人士在水滴籌獻出愛心……”

水滴籌“掃樓式”籌款值得深思 | 偶說

在我看來,一個平臺為社會服務本身沒有問題,但如果是由PE/VC以及民營互聯網公司參與投資,又作為一個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平臺存在,而水滴籌平臺的背後的確是一家真真實實的企業,這樣讓我們很難理解一個不以盈利為目的企業如何去維繫日常運轉。

相比“水滴籌醫院掃樓籌款”,在超過40個城市派駐地推人員、每單最高提成150元、月入過萬、末尾淘汰等等消息彷彿顯得格外扎眼。另外,模板式文章發佈、平臺信息審核不嚴、未扣除醫保農保返還部分金額等等也暴露出互聯網平臺對線上線下監管脫節的問題。

但畢竟視頻提供者也只對部分區域進行了實地拍攝,我們也不能因此武斷認為真個水滴籌都是這樣一個運營模式,畢竟這個平臺一直也在幫扶大病患者,集聚社會力量為千萬家庭籌得善款。

水滴籌“掃樓式”籌款值得深思 | 偶說

水滴保險商城官網

水滴保險商城?

關於這個好熟悉的“水滴保險”,經常出現於一個人成功捐獻完善款後的頁面,正當你準備關閉頁面時,突然發現這樣一個保險似乎可以對自己形成一個保障,以此增強你的購買意願。而這個上線於2017年5月的保險商城,官網顯示持有保險經紀牌照,與國內60多家知名保險公司建立深度合作,脫出80餘款高性價比的保險商品等等。

那麼,水滴籌可否視為水滴保險商城的引流平臺?但這樣的說法又有些過於直白,但從資本投資的角度來看,例如必要商城為知名品牌代工廠提供互聯網銷售平臺,但仍會向其收取一定比例的費用,而這筆費用用於公司運營和未來盈利。反觀,水滴籌大病籌款0服務費,那麼其日常運維一定是依靠其他盈利途徑獲取穩定資金,進而反推業務人員進行廣地推和高考核。

從現實角度來看,我經常看到保險經紀人員到處推廣保險,因為其業務前提便是“流量”,精通互聯網領域的投資人深知“流量”的重要性,他們的耳邊經常縈繞的詞彙便是“日活”、“月活”等,這時候再看前文那一句“2.5億名愛心人士在水滴籌獻出愛心”……

細思極恐,是慈善還是生意?

在這種情況下,要強化對互聯網平臺的監管,前端利益輸送,保持這一平臺的獨立性。

平臺的初衷是善意的,不要因為可尋的商機和利益而忘卻初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