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學計算機大學生的這樣看待中醫

文|中域中醫教育中心

題主每天要看數百篇文章,找出來那些人不喜歡中醫的原因是什麼,因為題主認為中醫太好了,蒐集的過程中發現很多問題,和大家一起探討,下文是引自一個計算機大學生的言論。

關鍵詞:質疑、統計、科學、經驗主義、態度。


一個學計算機大學生的這樣看待中醫

我小的時候,感冒發燒了,隔壁一箇中醫就給我開一種中藥,一吃就拉肚子、一拉肚子病就好了。

所以,我到現在為止都相信,中醫有用。


我曾經一度認為,古代西方沒有醫學、只有中國人聰明老外都白痴,所以中國古人搞出了中醫。

後來,瞭解到西方的古典醫學、什麼體液平衡論、放血療法等等後,我才發現,原來外國人也不傻呀,人家也有古典醫學,只不過有了近現代醫學後人家把古典醫學直接扔進博物館不再使用了。這個時候我覺得,是我盲目的民族情結把我引導到了誤區裡:中國人、外國人,都是人,統計上看,沒道理誰比誰能多聰明到哪裡去。


再後來,大學學了統計學,我明白了:任何解決問題的方案(注意,不只是治病的方案),只要不是“60億人60億種不同方案”,就一定可以用統計的方法去研究、去找它的規律 ——— 就像牛頓通過統計總結出牛頓定律一樣;

沒有規律的東西,人類是不可能掌握的。想到這一層後,我得出一個結論:科學,不是什麼高大上的東西,科學其實就是統計。你根本不需要知道為什麼蘋果會往下掉而不往天上飛,你不用想這到底是上帝創造的規則還是物質本來就是這樣的,你只要用一張紙一支筆,就可以發現牛頓定律。如果說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案不能統計的話,你甚至連衡量它到底有用還是沒用的標準都沒有……此時,我開始質疑為什麼中醫說自己不能統計、不能雙盲。

再再後來我學習了寫代碼的課程後,我用偽代碼模擬了號稱超脫了科學/統計的存在、號稱“千人千方”的中醫的學習過程:

while true: student.learn(中醫) student.ask(感冒是這麼開藥方治療嗎) teacher.reply(不是,因為千人千方)done

這個死循環永遠也結束不了,所以這個學生永遠出不了師,更所以,這樣的老師要麼不存在要麼他就是上帝。我可以接受中醫把感冒分成七八種、可以接受治療感冒的每個藥方都不完全一樣,可你如果要告訴我這些藥方完全沒任何規律可循,那我只能用上面這段代碼甩你臉上;而如果說藥方是有規律可循的……那太好了,這說明中醫是可統計的、是沒有超脫科學的。


再再再後來,我學習到了一個名詞:經驗主義。我看過一個電影,一個外國人讓一個西藏人帶他到雪山上,西藏人說,去可以但是不能發出聲音,否則山神會發怒。到後來那個外國人搞明白了,所謂山神發怒,其實就是雪崩,聲波在山谷中傳遞時容易引起雪崩。

這個電影讓我徹底明白了什麼是經驗主義:你按照一種經驗去辦事,可能結果是對的,但其實你對“為什麼你要這樣做”的解釋很可能是完全錯誤的。

西方人對他們的古典醫學的評價,就是經驗主義,所以我認為,中醫也是。如果要把中醫裡對的東西留下來錯的東西剔除掉,必須遵循科學規律、用統計的方法去甄別中醫裡的各種經驗。

一個人,感冒了五天,第六天他出門摔了一跤,回來感冒就好了,於是他說,摔跤可以治感冒。其實他不摔跤,感冒也會在第六天好。我們如何確認摔跤到底能不能治感冒?

中醫說我擅長治療大便不成形的問題,這是我的藥方。很多人吃了中藥,確實沒有了大便不成形的問題。但是,吃中藥是有忌口要求的:不能吃辛辣、冷、高蛋白的食物。那麼,我們如何確認真的是因為這個中藥有用而不是僅僅因為你忌了口所以大便成形了你不吃中藥只忌口就行?

除了統計除了科學,我想不到別的方法了。


一個學計算機大學生的這樣看待中醫


小時候,我總是覺得呼出的氣很熱、鼻子很乾,中醫說我是上火體質、胃寒而肺火大、脾虛、體內溼氣重。這些名詞我一直都牢記於心,因為我想把我的身體調理好。但是到現在為止,我好像並沒有在中醫裡找到什麼好的方法。於是,我就天天琢磨,突然有一天,我覺得我似乎想通了一些事情:

鼻子呼出的氣熱、鼻子幹,其實就是呼吸道水分不足,水分不足導致呼吸道上表皮黏膜的免疫力下降(細胞缺水導致活力下降),因此微生物就很容易感染(微生物寄生在呼吸道表皮黏膜裡了)。微生物一感染呼吸道,有了微生物的生命活動,進而會加劇水分的丟失(被微生物吸收了),所以,要多喝水。問題來了:為啥我呼吸道水分不足呢?我猜,應該是我平時吃東西多,胃口工作壓力大消耗的水分多吧。但是,這種缺水不能簡簡單單靠多喝水解決,為什麼我還沒想通,我猜應該是喝水太多會沖淡胃液,反而不利於消化系統的工作。所以,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改變我的飲食習慣,少吃點東西。

總結一下:

胃寒+溼氣重:應該是因為我總覺得缺水口渴就不停地喝水

肺火大:應該是胃口工作壓力大消耗了水導致呼吸道內水分不足

脾虛:應該是我吃東西太多消化系統工作壓力大

於是,我建立出了一個鏈條:

吃得多 —> 消化系統工作消耗水分導致身體水分不足 —> 多喝水 —>消化不良—>積食 —>消化系統負擔重—>體內水分繼續消耗—>直接和有菌的外界環境聯通的呼吸道因為缺水而引發炎症—>發病

解決方案:少吃東西(減少水分因消化系統負擔太重而引起的消耗)多運動(刺激消化道工作)

小時候為什麼中醫給我開拉肚子的藥一拉肚子病就好呢?我覺得這個中醫確實有本事,他知道我食重的毛病、每天吃東西多,積累到一定程度,身體轉不動了,於是生病。他的藥,就是在清理積累在我消化道里的東西。

如果一個西醫和我說,你呼吸道發炎了,吃點抗生素消炎藥吧,你是不是想說,西醫果然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標不治本。我確實曾經一度也是這樣認為的。不過,後來我經過思考,得出了這個結論:如果西醫給我開退燒藥消炎藥,其實也是可以解決問題的,不過是間接解決問題。因為我生病發燒,本來就會食慾不振,這樣生病期間我自然就不會再加重消化系統的負擔,但是由於發燒,導致身體活力下降,所以身體靠自己搞不定之前的積食。因此如果消除了發燒,讓身體活力回覆,那麼我的身體自己就可以搞定生病前的積食。這個鏈條是這樣的:

發燒—>持續食慾不振同時發燒導致身體活力下降(比如這個情況持續了三天)—>退燒藥退燒—>三天內沒有給消化系統負擔同時身體活力回覆—>積食被身體消除—>痊癒

而中醫治病的鏈條是這樣的:

發燒—>中藥消除積食—>消化系統不再消耗太多水分—>呼吸道內水分充足—>細胞活力回覆—>戰勝了寄生在呼吸道的微生物—>炎症消除後痊癒

通過這個思考,我得出了兩個結論:

1)標和本,在一定時候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我們其實很難說到底哪個在治標哪個在治本;

2)不論中醫還是西醫,在內科方面的事情上,它們能做的,只是協助身體康復,最後能戰勝病魔,根本上還是靠人體自身:中醫給你搞定積食,戰勝微生物要靠你自己;西醫給你搞定微生物,消除積食要靠你自己。有人說中華民族能延續到現在是因為有中醫,對此我要說,就是沒中醫,一個人正常生長到生育年齡然後完成後代的繁殖,也絕對是極大概率事件。醫學的作用,是延長壽命、提高生活質量、降低意外死亡率,它和種族能否繁衍下去,並無直接關係。

說到這裡,一個“中西醫結合療效好”的廣告語是不是要呼之欲出了呢?對於這一點,可能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美好,任何藥物都有副作用、會影響甚至傷害腎臟肝臟等器官,中西醫如果真的結合了,是不是病能好得更快?這個恐怕只有精通西醫和中醫的雙料大神來研究和解答了……


我還思考過這樣的問題:阿膠、燕窩、蜂王漿為什麼中國人說這些是補品;外國人不吃這些難道就會短命?

我是這樣思考的:首先我排除了“認為蜜蜂吃蜂王漿會變成蜂王吃普通蜂蜜就變成普通蜜蜂所以蜂王漿裡有神奇力量”的觀點,蜂王漿只是可以激活蜜蜂的一種基因表達而已,它不能作用於人否則人都變異成蜜蜂了。其次我在想,為什麼幾千年來中國人認可這三個東西。最後我得出了目前能說服我自己的結論:

這三個東西,對人體來說,都是極易吸收的高蛋白物質。一般來說,病人不應該吃太多肉因為肉不好消化吃肉會加重身體負擔;但與此同時,人體需要和疾病鬥爭,這樣就需要攝入蛋白質。這樣就陷入了一種矛盾:又需要攝入蛋白質又不能簡單地直接吃肉。於是,我們就需要一種富含蛋白但容易吸收的物質。經過古人長期的經驗發現,阿膠、燕窩等物質具有這種特點,所以古人說這些都是補品、大補。

因此我認為,這些補品,的確有用,特別是對老年人。但另一方面,我也同時認為,如果我們有一種手段,能夠把豬牛羊雞鴨魚也做成易吸收的狀態,那麼它們對人體的功效和阿膠燕窩就是一樣的了。高溫高壓長時間燉能不能讓普通肉變得和阿膠燕窩一樣易吸收呢?我不知道,如果我是學醫的,我一定做這種試驗。古人沒有高溫高壓等等手段,他們靠經驗的不斷積累,發現了燕窩阿膠是好東西,這個結論,我是承認的;但是,如果你非說“這是博大精深的文化西方蠻夷的科學根本解釋不了”,那麼我就只能對你說,你可以繼續抱著阿膠燕窩不放,我這個碼農就坐看西方科學家把普通的肉做到更易吸收同時廉價然後最後打敗你的阿膠燕窩。現在我們有蛋白粉,我很想知道蛋白粉和阿膠燕窩哪個更容易吸收……

人參為什麼也被中國古人視為補品?目前我還沒想明白。


這就是我一個普通非學醫人的思考過程。大家可以看到,這些中醫名詞,其實比較準確地描述了現象,但我的整個思考過程和得出解決方案,全部是科學給我的指導,和中醫沒任何關係。如果我要是學醫的,我肯定要針對我的這個方案,做進一步的研究:消化系統消耗的水分為什麼不能直接靠飲水補充而運動消耗的水分則可以。


注:我上面說的這些思考,不一定是對的,但是,我所使用的科學的思考方法和態度,一定是沒錯的。


最近,我還了解到以下事情:

1)無菌性炎症。我才知道,原來炎症,是人體對外界刺激的一種反應。沒有細菌、只靠物理化學的方法,比如低溫,一樣可以引起人體出現炎症現象。我以前一直想不明白一個問題:為什麼溫度低人就會嗓子疼就會感冒,這個因果怎樣聯繫起來的?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十多年了……現在,我想,假如我現在改行學醫,無菌性炎症應該是我的一個研究方向吧;

2)朋友剛生了孩子,孩子有一點溼疹,我又想起了中醫的理論,但我朋友說,這是因為,嬰兒皮膚薄,只有成人的三分之一,所以不能很好地保持水分,溼疹其實不是體內水多而是人體在丟失水分,因此要用一些膏子塗抹一下,幫助身體保持水分。這個時候我突然想到中醫以前告訴過我,溼疹不能用熱水洗,越洗越嚴重。現在看來,中醫沒有說錯,熱水會洗掉皮膚表層的油脂和角質層,這樣皮膚更容易失水了……


說到這裡,也許有人會說我是被西方文化洗腦了所以我只能以西方人的角度去看中醫,這樣就理解不了中醫;還有人說什麼1g姜可以驅多少單位的寒氣沒法統計。

對此我只能說,只要中醫不是60億人60億種治療方案,就說明中醫有規律,有規律的東西,就一定可以統計;可以統計的東西,就一定可以被劃到科學的範疇內。如果說中醫不能統計,那麼就說明中醫沒有規律。沒有規律的東西,人類不可能掌握(請去看我上面的那段偽代碼)。

你問,1g姜能驅趕多少單位的寒氣?即使我沒學過醫學,我都可以先做第一輪統計:

設“寒氣沒有被驅趕”為0、“寒氣被驅趕”為1。然後,我就可以設置一個唯一的變量:生薑的攝入量,而後找不同攝入量的生薑與0和1之間的關係。這個搞定了,就可以找出生薑和驅趕寒氣之間確實是有直接的邏輯關聯性的,如果沒有(不論攝入多少生薑,結果都是0),那後面的事情就不用做了,因為我們已經得出了最終結論:生薑不能驅寒氣。

基於生薑可以驅寒氣的前提下,接下來還可以從兩個維度去繼續統計:驅寒天數和生薑的其他變量。驅寒天數可以作為寒氣的單位:1天的寒氣、2天的寒氣……其他變量,如生薑的生長天數、生長地域等等。最後,0和1這兩個值的中間就會被逐漸細化出0.1、0.2……到此,你就可以給出寒氣單位的定義了,比如,一個成年人攝入1gXX產地的生長了XX天數的生薑後1天內被驅趕走的寒氣的量叫1hq。有人此時肯定會問:每個人受寒程度不同、體質也不同,“一個成年人”明顯太寬泛了。是的,完全正確,這就需要你去繼續研究和統計啊……否則國家花錢養你們研究人員幹什麼?

由此,我就可以建立一個生薑與寒氣的數學模型。這,就是統計;這,就是科學。我相信,任何一個有中學理科水平的人,都能看明白我的這個例子,因為這就是所有科學研究的基本過程。

你可以說,做這樣的統計很難,但你不能說沒法統計。如果真沒法統計,你憑什麼說它“有用”?你要明白,只要你對一種方案,使用了“有用”這個詞來描述它,其實你就已經完成了一次最簡單的01式統計只不過這個統計反應出的結果可能是錯的可能是因為你統計的時候沒考慮周全比如安慰劑效應的干擾等。

圍棋每個子的價值,很難量化很難統計因為變數太多以至於相當長的時間內人類發明不出會下圍棋的機器,是吧?但是今天我們有了alphago。為什麼?就是因為圍棋是難統計不是不能統計,如果它真的不能統計,那這個東西就是沒規律的,沒規律的東西,人類是不可能學會的。

我們的中醫神人們,搞過什麼中藥注射劑。西藥的一支注射劑裡的有效成分,最多兩三種,而我們的一支中藥注射劑裡的有效成分,可以達到四五十種……這些有效成分組合起來會怎麼樣?根本沒搞清楚因為人家中醫說中醫理論博大精深科學解釋不了不接受統計……真覺得生命是兒戲嗎?為啥大醫院現在都不用中藥注射劑了?大哥,真的會死人的啊……

還有一些號稱中藥製品無副作用的外用藥膏也很神奇,藥膏裡偷偷加西藥有效成分但說明書上不寫,簡直就和直接給患者下毒沒什麼區別。我並不是在誇張。很多皮膚病,是不能用西藥藥膏的,因為西藥藥膏裡有激素,很多皮膚病如果長期使用激素,會讓病情加重且更加難以痊癒。西醫給患者開西藥藥膏時都會說清楚,這個藥只能用一個療程,下次要再用需要等一段時間。而我們的中藥呢?偷偷在裡面加西藥藥膏成分,患者不知道而中醫醫生又不告知患者(不知道是醫生也不知道還是醫生相信這種藥膏真的沒副作用),直接導致患者病情加重。這種例子太多了,我一個朋友患有慢性皮膚病,他就這樣被中醫坑過,導致他皮膚病加重,從此變成無腦中醫黑。


我沒什麼崇高的精神或者高大上的目的,我只希望,中醫能去偽存真、真正為我們服務。

診脈驗孕、喝尿治病這些東西,能扔就趕緊扔了吧……留著這些東西,都是禍害。


我真不是什麼西醫粉,如果你非說我是西醫粉,那我粉的也只是”西醫知道並且承認自己不足的地方”的這種態度,中醫什麼時候也有這種態度了,我一樣粉中醫。據我所知,西醫已經開始研究“差異化治療方案”了,即,同一種病,不同的人,不同的治療方案,這種研究好像剛開始沒多久吧,但是已經深入到基因層面了。中醫說人和人的體質不同所以用藥不同,是的,沒錯,西醫也認可,所以人家發展了,中醫呢?抱歉我確實不知道你這些年發展出了什麼成果……


中醫有用,我沒想黑它,我黑的,是那些自詡超脫了科學的存在的態度和打死不承認自己有不足、不允許別人提出質疑的說辭。


理性,是進步的前提;質疑精神,是理性的第一要素。


上文是他的言論,大家可以在下面評論下,我這裡不發表內容了,免得過於主觀。

關注作者,中域中醫師承中心是弘揚中醫,發揚中醫的集中地,歡迎大家關注,回覆【師承】二字,給大家贈送師承的內容以及各省捷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