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的古城述略


呼和浩特的古城述略

呼和浩特的古城述略

呼和浩特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文化。

古代城市的出現,是人類社會發展進入文明社會的一個重要標誌。一個地區古代城市數量的多少可以說明這一地區歷史上的繁榮程度。呼和浩特地區是我國北方較早出現城市的地區,也是我國曆史上建造城市較多的地區之一。

經考古工作者多年調查研究證實,本地區歷代興建的大小城市有60餘座。最早的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最晚的也有數百年的歷史。眾多的古代的城市,星羅棋佈地散落在今天的呼和浩特市區及周圍的旗、縣境內。其中,戰國時期的雲中古城,漢代的定襄故城,北魏時期的盛樂城,唐代的東受降城,遼金元時期的古豐州城以及明清以來的歸化綏遠城等,一大批歷史上著名的古城遺址,有的至今依然保存完好。

一、戰國雲中城

雲中城始建於戰國時期(公元前399年~前387年),是呼和浩特地區出現的第一座城市,也是迄今考古發現和史籍記載中最早提到的一座古城。雲中城最初是“戰國七雄”之一的趙國為屯兵打仗而興建的一座軍事性質的城堡。距今已有2300餘年的歷史。

呼和浩特的古城述略

雲中城位於呼和浩特市西南42公里處托克托縣古城鄉的古城村。古城周長8公里,面積約4平方公里。現存城址清晰,城垣最高處為8米。城內除出土了戰國時期的文物外,還發現了秦漢以後各個歷史時期的大量遺物。說明了城址除戰國時期使用外,還被以後各個朝代沿用過。1974年,在托克托縣境內出土過一枚刻有“雲中丞印”字樣的漢代龜形鈕銅印。1984年又在雲中城址西門外約50米處發現了一件帶有“雲中”二字戳記的漢代陶碗殘片。都證實了史籍所載雲中城址位置的準確無誤。雲中城不僅年代久遠,而且也是呼和浩特地區面積最大的一座古城。

呼和浩特的古城述略

雲中古城出土的菩薩紋瓦當

二、眾多的漢代古城

西漢時期,是呼和浩特地區歷史上建造城市最多的一個時期。同時也是本地區居住人口最多的一個時期。據《漢書▪地理志》記載,當時呼和浩特一帶的人口達到33萬6千餘人。為了便於加強管理,先後在本地區建造過大小縣城20餘座。

(一)成樂古城

西漢早期建造,為定襄郡郡治及成樂縣縣治所在地。古城位於今呼和浩特市正南40公里處和林格爾縣土城鄉的土城子村,聞名全國的蒙牛總部盛樂園區即位於這一帶。現存城址是歷代重修擴建後的古城遺址。城址平面呈不規則的長方形。南北長2250米,東西寬1550米,佔地面積約3.5平方公里。成樂古城因地處中原與邊塞的門戶要道,歷來是兵家的必爭之地。所以在以後的北魏、隋唐、遼金元等時期,歷代王朝都曾在成樂城的舊址處築造新城或擴建舊城。因此也形成了呼和浩特歷史上沿用時間最長的一座古城,時間達1500餘年之久。

呼和浩特的古城述略

土城子古城遺址,作為自戰國以來延續了1500餘年的重要古城遺址,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漢代建造的數十座古城中,除了沿用戰國的雲中城和新建的成樂城外,現已考證核實的漢代古城還有:

(二)八拜古城

位於呼和浩特市東南10公里處的八拜村,該古城呈“凸”字形,北城牆殘高3米餘,東南城牆較低,西城門堆土高大,城周5裡左右,據考古考證,為漢代原陽縣故城。

(三)塔利古城

位於呼和浩特東北部,賽罕區巴彥鎮塔利村北約1公里處,塔利為蒙古語稱“塔布陀羅亥”的漢語轉音,漢語意為“五個大土堆”,當地人把這五個大土堆俗稱為“荒涼堆”,實際上是5座大型漢墓。在漢墓北約1裡處,即是塔利古城。塔利古城規模較大,分內外兩城,皆呈方形。內城靠近北部,每邊長約250米,外城東西寬約850米,南北長約900米。內城城牆保存較好,基寬15米,殘高2~3米。內城地表散見陶片較多,主要是板瓦、筒瓦等建築構件,還有罐、盆、豆等陶器殘片。此外,內城地表還發現有柱礎、磨盤等遺物。外城地表所見遺物較少,陶片多分佈於南城門附近。

上世紀60年代,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曾調查了塔利古城,文章《內蒙訪古》曾收錄於中學課本。其中寫到:“古城作長方形,分內外兩城……在內城的地面上到處可以看到漢代的繩紋陶片……”

經考證,塔利古城為定襄郡武泉縣故城。古城和五座古墓於1996年被確定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呼和浩特的古城述略

塔利古城遺址

(三)西梁村古城

位於賽罕區黃合少鎮西梁村,北城牆殘高1.5米,長241.1米,寬7米,西城牆南端殘存48米,高1.5米。面積227×369米(83763平方米),南牆殘存兩段,一段10米,另一段140米。地表有青灰陶罐,褐陶釜,板瓦等殘片。《呼和浩特市志》認為是漢代定襄縣城址。

(四)陶卜齊村古城

位於賽罕區榆林鎮陶卜齊村南,古城北50米處是京包鐵路。城內西高東低,呈緩坡狀。東牆隱約可見,其餘三面牆僅殘存一小部分。牆最高處1.72米,寬4.5米,夯土層12~15釐米。古城遺址面積為676×276米(186576平方米)。遺物有陶片、甕、罐等殘片,為泥質黑灰陶,口沿為方唇,飾以繩紋,也有素面的。考證認為是漢代陶林縣故城。

(五)二十家子村古城

位於賽罕區黃合少鎮二十家子西灘村。古城四面環山,大黑河上游東支及北支經城北匯流西去,城南翻過一列黃土丘崗為一片廣闊平原。經發掘,發現城牆、大型房基、井窯及零散文物。城牆在地表0.3米下,為夯築土牆,牆內夾雜著許多西漢早期繩紋陶片,面積約235000平方米。大型房基距地表約0.9米,位於城南北部當中,為南北長,東西窄的長方形夯土牆基。屋內兩行木柱支撐屋頂,屋頂由筒瓦和板瓦覆蓋,發掘中還發現西漢晚期的墓葬及唐、遼、金的文化分佈。出土遺物有“安陶丞印”、“定襄丞印”。西漢半兩錢、五銖錢、殘瓦及陶器,據史料及遺物看,應為漢代安陶城。

(六)沙樑子古城

位於玉泉區小黑河鎮沙樑子村西北。2017年,為配合呼和浩特市新機場快速路及城區三環路的基礎設施建設,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搶救性小面積發掘。出土遺物非常豐富,包括大量的陶製品和石製品、銅製品、鐵製品、骨製品、牙製品、漆器以及貝殼、動物骨骼等。出土遺物及清理的遺蹟可見沙樑子古城是一個長期連續性居住利用的城址。從出土陶器的風格及錢幣銅印等遺物判斷,沙樑子古城遺址的時代主要集中在西漢晚期至東漢,屬漢代城址。有認為是漢代北輿故城。

呼和浩特的古城述略

沙樑子古城遺址發掘現場

(七)壩口子村古城

位於回民區攸攸板鎮壩口子村西南約1公里處,本村人稱為“城忽筒子”,為漢代古城遺址。

此外,還有賽罕區巴彥鎮白塔村古城、新城區毫沁營鎮哈拉沁溝口古城、土默特左旗畢克齊鎮的大古城村古城、把什鄉的古城村古城、平基村古城、白廟子鄉的土城村古城、臺閣牧鄉的霍寨村古城;托克托縣中灘鄉的哈拉板申古城(沙陵故城)、燕山營鄉的章蓋營村古城(楨陵故城)、中灘鄉的蒲灘拐村古城(陽壽故城)、黑城鄉的黑水泉村古城;武川縣廟溝鄉的土城子古城、大青山鄉的什爾登古城、大藍旗鄉的什蘭哈達古城;和林格爾縣新店子鄉的榆林城村古城(武成故城)、黑老窯鄉的古城窯村古城(武進故城)、董家營鄉的布袋村古城(雲陽故城);清水河縣小缸房鄉的上城灣村古城(桐過故城)、窯溝灣鄉的下城灣村古城(駱縣故城)、喇嘛灣鎮的柺子上村古城等等。

呼和浩特的古城述略

壩口子村一角

三、魏晉南北朝時期古城

魏晉南北朝時期,呼和浩特地區新建的城市較少。重要的古城有盛樂城、雲中宮(城)、白道城和武川鎮等。除少數是新闢的城址外,大多古城都是在漢代的舊城址上沿用的。

(一)盛樂城,位於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土城鄉的土城子村。是北魏早期時在被廢圮的漢代成樂城舊址上重新修築的一座城池,取名“盛樂”。盛樂城是當時北方少數民族在呼和浩特地區活動的政治中心。也是鮮卑民族在建立北魏王朝和入主中原之前在北方地區最早建立的一座都城。

(二)武川鎮,位於呼和浩特市武川縣大青山鄉的土城梁(亦有人認為是二份子鄉的城灘古城或達茂聯合旗希拉穆仁的城圐圙古城)。是北魏王朝為了防止北方其它少數民族的入侵,修築的一座重要的軍事城堡。也是歷史上著名的“北魏六鎮”之一。六鎮中的其它五鎮均建在靠近呼和浩特轄區外的邊緣地帶。只有武川鎮建在市北的陰山背後,成為屏障呼和浩特平原及本地區最北的一座軍事重鎮。

(三)白道城,位於回民區攸攸板鎮壩口子村。壩口子與呼和浩特,就好像南口鎮與北京那樣,都是位於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交通要道上。白道城是北魏時期為了控制大青山南北的交通,在壩口子村南一座原漢代舊城的廢址上興建的一座城堡。白道城堡遺址位於漢代遺址南側,東牆全長約190米,其餘城垣已夷為平地,偶爾可見一些零星的瓦礫。1965年,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城址中發現有古代波斯薩珊王朝時期流通的銀幣和殘缺了的北魏石刻佛像等遺物。

因城池背後的山樑上有一條由凝灰岩構成的山樑,遠望尤如一條白色帶子,故將此城稱作“白道城”。

(四)雲中宮,是北魏時期沿用戰國的雲中故城時用的名稱。北魏時重修了雲中城,並增建了子城。北魏王朝還在雲中城設置了“雲中鎮”。成為鎮守呼和浩特平原的重要基地。

魏晉南北朝時期,除上述的古城外,現已考證核實的北魏古城還有武川縣二份子鄉的城灘古城、東土城鄉的北土城村古城;清水河縣城關鎮北的古城坡古城(昆新故城)、北堡鄉的尖山村古城(尖山故城)、以及縣城東北的樹頹古城等。

四、隋唐時期古城

隋唐時期,呼和浩特境內新建的城市仍較少,多沿用以前的舊城。新建的城池有隋朝的大利城,金河縣城和唐朝的東受降城。

(一)大利城,位於和林格爾縣的土城子村。是隋王朝在北魏盛樂城的舊址處為北方突厥族的可汗修築的城池。唐朝沿用後,在這裡設置了管理北方地區的單于都護府。成為全國著名的“六大都護府”之一。

(二)金河縣城,位於托克托縣城關鎮北的七星湖處。是隋朝時為安置突厥人而又建的一座城池,唐代後廢圮,後被河水、淤土湮沒。

(三)東受降城,位於托克托縣城關鎮西北處。是唐朝建立後,為了抗擊突厥人,在陰山以南的黃河北岸修築的三座受降城之一。因其位於東端,故稱“東受降城”,唐末廢圮。

五、遼金元時期古城

遼金元時期,是呼和浩特建城較多的時期。其中最著名的城市是豐州、東勝州和雲內州城。

(一)豐州城,位於賽罕區巴彥鎮白塔村。城垣呈方形,周長4500米,面積約1.3平方公里。古城建於遼代初期,是一座仿唐代內地“裡坊制”形制建造的城市。遼金元三代沿用,長達450餘年。古城遺址內至今保存著一座千年古塔。豐州城是遼代西南境內最大的州城和商貿中心,呼和浩特地區也因此城的著名而被稱作“豐州灘”。

呼和浩特的古城述略

豐州城唯一遺存的建築“萬部華嚴經塔”,俗稱“白塔”。

呼和浩特的古城述略

文物工作者在清理豐州城白塔時,在塔內發現的我國最早紙幣實物“中統元寶交鈔”

呼和浩特的古城述略

1970年在豐州故城中窖藏出土的 元鈞窯“小宋自造”鋪首銜環雙耳獸足香爐

(二)東勝州城,位於托克托縣城關鎮北的東沙崗處。當地俗稱“大皇城”。城為方形,城圍約1300米。古城建於遼代早期,是在原唐代東受降城的基礎上興建的。因城址與西面黃河對岸的唐代勝州城(今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境內)同名,故稱“東勝州城”。東勝州城也是遼金時期最著名的州城之--。

(三)雲內州城,位於托克托縣北端的古城鄉南園子村。是略晚於豐州、東勝之後的又一座州城。城為方形、面積約2平方公里。因城址旁有一古塔。故當地人也稱它為“西白塔古城”。雲內與東勝、豐州在呼和浩特平原上三足鼎立,被統稱為遼代著名的“西三州”。

(四)其它古城。除上述三座州城外,現已考查證實為遼金元時期的古城還有:呼和浩特市賽罕區金河鎮的泉子村古城、章蓋營村古城、黃合少鎮的賽音不浪村古城、朱亥村古城,賽罕區八拜的達賴營村古城;土默特左旗陶思浩鄉的什尼板申村古城,站村古城、察素齊鎮的察素齊古城、沙爾沁鄉的沙爾沁村古城、大岱鄉的大岱村古城;托克托縣燕山營鄉的鹼池村古城;武川縣東土城鄉的東土城村古城、哈拉門獨鄉的城梁古城、納令溝鄉的古城灣古城;和林格爾縣大紅城鄉的小紅城村古城、清水河縣窯溝鄉的下城灣村古城(寧邊故城)等。

六、明清時期古城

明清時期,是呼和浩特地區興建城市的又一高潮時期。這一時期,本地區建造的城市主要是用於軍事駐防的“衛城”和“板申城”等。

衛城,是明朝早期時在本地區修築的一種軍事建制的城堡,主要集中在呼和浩特境內的南端一帶。其中:

東勝衛城,位於托克托縣的城關鎮處。

鎮虜衛城,位於托克托縣黑城鄉的黑城村。

玉林衛城,位於和林格爾縣新店子鄉的榆林城村。

雲川衛城,位於和林格爾縣大紅城鄉的大紅城村。

除此之外,明代阿拉坦汗還修築了許多大小不等的板申城(部落軍事城堡),如:今呼和浩特市境內的土默特左旗北什軸鄉的白只戶村古城、畢克齊鄉的小古城村古城、鐵帽鄉的蘇卜蓋村大、小古城等。

明清兩代最著名的城市是,明代建造的歸化城和清代建造的綏遠城。

歸化城,位於今呼和浩特市舊城,始建於明隆慶年間,萬曆初年建成,明廷賜名“歸化城”。歸化城最初曾是呼和浩特土默特部落興建的“八大板申”城之一。早期的歸化城規模很小,城圍不足2000米,面積約0.25平方公里。城為方形,僅設南北兩個城門。清代康熙年間,由於平定噶爾丹戰爭的需要,對歸化城進行大規模的重修、擴建。擴大了城池約3倍。清乾隆後,又多次重修,形成了凸字形的內外城。內城為官府衙門的駐地,外城成為平民的生活區和商業貿易區。歷史上的歸化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經過數百年來的不斷髮展,使它成為一座北方的重要都市,也是一座集政治、經濟、文化於一體的歷史名城。

呼和浩特的古城述略

歸化城北門,即俗稱的“舊城北門”

綏遠城,建於清代乾隆初年,是清政府出於防禦戰爭的目的而興建的一座軍事駐防城。綏遠城位於歸化城東北5裡處。城為正方形,城圍長4500米,面積約1.5平方公里,城牆夯土築成。外面用磚包砌,堅固結實。至今有一段未被拆除的城牆仍完好如初。城市是仿京城的形制而建,建造過程極為嚴格。城內街道整齊,佈局合理。城中建有綏遠將軍的衙署和八旗兵營。最初的綏遠城,完全是一座軍事城堡。該城當“關外之衝,扼西北之隘”,有“北國鎖鑰"之稱,戰略地位極為重要。清代中期以後,隨著戰爭的息,綏遠城也逐漸失去了往日軍事城堡的作用。

呼和浩特的古城述略

綏遠城將軍衙署一角

呼和浩特的古城述略

現存的綏遠城城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