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項目巡禮】今年底,中山生物醫藥智創中心可實現工程產值6億元

“我們2月19日進場啟動臨建工作,3月15日收到建設單位開工令,當天我們就迅速組織了基坑支護和其它工作施工。為追趕疫情落下的工期,我們增加了人、材、機的投入,實行兩班倒施工,目前,項目建設已經達到了年初原計劃的進度。”4月10日下午,中山市重點項目採訪組走進中山翠亨新區生物醫藥智創中心項目工地,施工單位中建四局(珠海)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鵬於工地現場向記者介紹項目相關情況。

【重點項目巡禮】今年底,中山生物醫藥智創中心可實現工程產值6億元

資料顯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指出將支持中山推進生物醫療科技創新,作為中山市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和升級的重要平臺,中山翠亨新區生物醫藥智創中心項目總投資超30億元,用地面積約15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59.4萬平方米,含1層地下室,地上18棟建築單體。項目建成後致力於打造集總部經濟、創新、孵化、研發於一體的生物醫藥科技產業集聚區,推動中山市生物醫藥產業創新要素集聚發展,助力中山高質量發展。

王鵬稱,“目前我們前期搶工作業也達到了一定的效果。在後期我司還會加大相關投入,確保工程今年能完成部分樓棟的封頂(70%左右)和6個億的工程產值。”


【重點項目巡禮】今年底,中山生物醫藥智創中心可實現工程產值6億元

施工現場“熱火朝天”

當日下午,雖然陽光燦爛,但因近期陰雨連連,工地現場依然十分泥濘。數臺挖掘機、基坑支護樁機“爭先恐後”地忙碌著,一輛輛運輸車拖著挖好的土方陸續從工地駛出,工人們正在清洗工地駛出的車輛及水泥路面的泥土。王鵬告訴記者,項目正在做土方開挖和基坑支護施工。下雨對工程施工影響大,所以天晴的時候就抓緊時間幹。“天氣好的時候我們兩班倒,從早晨6點到晚上10點都在施工,現在我們每天的出土量是一萬五千方,原計劃是一萬方。”


【重點項目巡禮】今年底,中山生物醫藥智創中心可實現工程產值6億元

公司計劃總監何小明說,疫情雖然影響了施工進度,但是為了追趕進度,公司加大了資源和時間投入,科學組織施工。通過增加工作面、增加工作時間、採用工序提前穿插施工作業等方式,搶回工期。施工設備也實現了較大幅度的增加,截至目前,基坑支護樁機有20臺,現在已完成攪拌樁2.8萬根,累計完成總量的50%。土方工程有挖掘機10臺,土方運輸車輛50餘輛,已完成挖土20萬方,累計完成總量的近30%。樁基工程也完成了工程試樁的施工和檢測。

打造成全國性示範工地

據瞭解,中建四局是世界500強第21強企業“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直屬骨幹公司,是中央駐粵大型建築企業,中山市翠亨新區生物醫藥智創中心項目是中山市重點項目。王鵬表示:“我相信,在中山市政府、中山市住建局以及翠亨新區管委會等的務實高效領導下,結合我局自身實力,用實際行動努力將中山翠亨新區生物醫藥智創中心項目打造成中山市標杆示範工程。”

【重點項目巡禮】今年底,中山生物醫藥智創中心可實現工程產值6億元

王鵬介紹,在中山市政府、新區管委會和翠投公司多方高效協作下,項目於2020年1月1日中標,1月19日便完成了施工報建33項相關資料的審批。春節後,現場項目辦公臨時租用地的使用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一個月的時間便完成了辦公用地審批及辦公區、生活區的建設。同時,相關部門還在防疫物資方面提供了有效的幫助。

據瞭解,本項目復工復產工作都開展得較為順利,根據目前進度,何小明預計,項目土方開挖6月20日左右可完成,基坑支護5月中旬可完成,都比原計劃提前了10天。

王鵬說,我們既要把耽誤的工期趕回來,又要在施工質量、安全文明施工和綠色施工等方面做到精益求精,爭取打造成全國性示範工地。工程將利用BIM+智慧工地技術,改變傳統管理方式,通過“數字化管理平臺”提供的各種信息數據,實現統一指揮、整改、監測和資源調配等工作的落實,為施工管理提供一個系統解決問題的管理平臺。

採寫:新快報記者 李紅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