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存世稀少的大山水画家|李成


李成(919-967),五代宋初画家,字咸熙,原籍长安(陕西西安),先世系唐宗室。擅画山水,师承荆浩、关仝,后师造化,自成一家。多画郊野平远旷阔之景。平远寒林,画法简练,气象萧疏,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称;画山石如卷动的云,后人称为“卷云皴”;画寒林创“蟹爪”法。对北宋的山水画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北宋时期被誉为“古今第一”。

作品存世稀少的大山水画家|李成


存世作品有

《读碑窠石图》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寒林平野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晴峦萧寺图》 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美术馆藏

《茂林远岫图》 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作品存世稀少的大山水画家|李成


《读碑窠石图》 绢本水墨 126.3cm *104.9cm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此图置境幽凄,气象萧瑟,古树枝桠奇劲参差,背景空无一物,杳冥深远,寓无限悲凉于其中。另外,此画画树石时先勾后染,清淡明润,饶有韵致。从这件作品中不难看出,李成艺术的“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无不与他企图展示其敏感而丰富的内心世界紧密相关。


作品存世稀少的大山水画家|李成


《寒林平野图》绢本墨画 120cm×70.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寒林平野图》中所绘树枝,无论粗细,均呈弧曲形,将线条的力度发挥到了最大程度。影响而及他的学生,如郭熙的《早春图》,其树枝也都是弧曲的线,谓之“蟹爪”。充满力度的曲线,是中国画最优美的线条。


作品存世稀少的大山水画家|李成


《晴峦萧寺图》 绢本淡设色 111.4cm *56cm 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美术馆藏

本幅以直幅形式画冬日山谷景色,画中群峰兀立,瀑布飞泻而下,中景山丘上建有寺塔楼阁,山麓水滨筑以水榭、茅舍、板桥、间有行旅人物活动。山石雄伟而秀美,皴染用笔多有变化,兼具关仝之雄浑与李成之清润。画家以尖利笔致画寒林枯木,景色清幽静谧,虽非平远之景,但依然具有李成画风特色。

作品存世稀少的大山水画家|李成

《茂林远岫图》绢本水墨画 纵44.8cm*158.9cm现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茂林远岫图》它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场面开阔、气势恢弘。远处的山峰顶天立地,给人以庄严、豪迈之感。近景处,小桥流水、泊岸轻舟,以及来来往往的行人车马,给人一种轻柔舒缓的感觉。它们与雄浑、巍峨的远山搭配协调、刚柔相济。楼台寺塔、流泉飞瀑点缀于溪畔崖间;丛林苍翠,连绵不断,让人观后顿觉心情舒畅。

作品存世稀少的大山水画家|李成


《茂林远岫图》

《茂林远岫图》用笔劲健平和,线条纤细而不孱弱,骨力内蕴,如绵里裹针。岩石先用瘦劲的线条勾勒,再以清晰、细劲的小线条慢慢皴写,层层叠加。作品用墨谨慎小心。尤其淡墨,更是细腻持重、清逸传神。作品设色不多。即使设色的地方,也是清新、醇厚,有一种雍容典雅的韵味,没有丝毫的火气与造作。

注:图文来自网上,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