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只想自然減產,沙俄表示不服,國際油價前路未卜

本週金融市場最大的事情,莫過於產油國(歐佩克和歐佩克+,OPEC和OPEC+)和G20的會議了。

兩者分別於4月9日和10日開會商討減產穩定石油市場,可見石油與金融市場乃至全球經濟的重要性了!

石油持續低價對世界經濟的危害,之前的文章已經闡述過很多次了,在此就不累述了。

大家都知道了,前陣子沙特和俄羅斯打石油價格戰,導致國際石油價格暴跌,美國頁岩油生產商也中槍紛紛面臨破產倒債,美股市場暴跌,美國總統特朗普看不下去了,邀約沙特和俄羅斯坐下來談判穩定石油市場。

美國只想自然減產,沙俄表示不服,國際油價前路未卜

沙特和俄羅斯以及歐佩克盟國(OPEC和OPEC+)想著,國際油價這樣跌下去也不是個事兒,對大家都沒好處,於是在9日開會,同意每天減產1000萬桶,這大概佔全球石油供應量的10%,並且希望其他國家也能幫忙再減5%。

“歐佩克和歐佩克+”中,沙特俄羅斯減了大頭850萬桶,剩下的額度由墨西哥以外的歐佩克+ 的其他所有成員完成。

說到這裡,有個插曲,為什麼是把墨西哥除外呢?

按照各方的最後協議,不屬於歐佩克的墨西哥分配到的每日產油量應減少40萬桶。但是這個協議在最後一刻被墨西哥拒絕了,墨西哥堅持自己只能減產每日10萬桶。

不過,最新的消息是,墨西哥總統安德烈斯·曼努埃爾·洛佩斯·奧夫拉多爾(Andres Manuel Lopez Obrador)於10日突然表示,“特朗普非常慷慨地向我表示,為了幫我們,美國將貢獻額外的25萬桶,我感謝他”。換言之,就是美國將彌補墨西哥無法達成的差額,美國和墨西哥一共減產35萬桶。

這邊廂,G20能源部長10日開會後發出聲明,誓言攜手合作確保油市穩定,但是就是不提減產。

俄羅斯能源部長亞歷山大·諾瓦克(Alexander Novak)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加拿大已準備每日減產約100萬桶。

加拿大是世界第四大產油國,2月約開採490萬桶,一舉一動也是對市場頗有影響力的。

可是,加拿大自然資源部長西莫斯·奧雷根Seamus O’Regan)卻在另一頭的電話訪問中表示:“從未聽過這個數字”,稱這次G20會議的目標是找到穩定油價的機制,各國減產數量會在未來某個時候討論,但現在時機未到。

美國只想自然減產,沙俄表示不服,國際油價前路未卜

業界普遍預測,目前的減產協議無法解決供大於求的問題,疫情導致全球石油市場的需求損失高達每日2500萬-3500萬桶,。

瑞銀(UBS)方面表示,“我們仍然預計布倫特原油在2020年第二季度跌至每桶20美元或更低。”

高盛則表示,最新的2020年全球石油收支平衡表明,目前經濟暫停運行,每日總共需要減產1400萬桶來維持油價。該行認為,要達到這樣的目標並不容易,多減產的部分最後可能需要由沙特來承擔,美國能夠按時按量完成減產是全球產油國達成協議必須的條件之一。

美國能源部部長丹·布勞埃特(Dan Brouillette,暫譯)早先表示:“我們呼籲所有國家採取各種可用手段幫助減少供給”,他同時表示,美國將通過“經濟力量下所造成的減產”來提供支持。換言之,美國是自然減產,並不具有“約束力”,這可能很難讓俄羅斯、沙特心服。

高盛的價格模型表明,上週布倫特原油反彈至35美元/桶,可能促使美國產油商減緩減產的進度。

S&P Global Platts全球分析主管Chris Midgely表示,每日1000萬桶的幅度不足以挽救市場,短期內,原油市場仍然會出現每日1500萬至2000萬桶的市場失衡,

國際油市10日因復活節休市,布倫特油價9日下跌4.14%,報31.48美元,紐約油價下跌9.3%,報22.76美元,大多數美國頁岩油生產商仍然陷入虧損。


【免責聲明】本文編譯自外電,不代表“東往西來”的立場與觀點。本文任何內容概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意見,使用者應明瞭其參考性,審慎考量自身的投資風險,使用者若依本文內容投資發生損失須自行負責。本文版權歸“東往西來”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一旦發現,我們將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