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城南拓 生態產業新城呼之欲出

城變|主城南拓 生態產業新城呼之欲出

區域調整形成價值窪地打開城市發展空間

城變|主城南拓 生態產業新城呼之欲出

​  4月8日航拍照片顯示,昌國路南側孝婦河溼地公園區域已是一片綠意盎然。 記者 王兆傑 攝


記者 孫銀峰

  從經濟學理論上講,“窪地效應”就是利用比較優勢,創造理想的經濟和社會人文環境,使之對各類生產要素具有更強的吸引力,從而形成獨特競爭優勢,吸引外來資源向本地區匯聚、流動,彌補本地資源結構上的缺陷,促進本地區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

  調整後的淄博經濟開發區相比主城區其他區域,成為一塊不折不扣的價值窪地,直接為主城區打開城市發展空間,成為淄博經濟發展的巨大腹地。


拉開城市發展空間

提升經濟承載力

4月8日凌晨的一場小雨,讓空氣中平添一份溼潤。記者沿著北京路一路南行,過昌國路口後,道路頓時寬闊起來。兩側綠化帶中景觀植物錯落有致,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花香和青草的氣息。由此向南約8.7公里後抵達S102,這裡就是新調整後淄博經濟開發區的主陣地。按照淄博經濟開發區管理範圍佈局調整規劃,主城區南部直線拉伸了約8.7公里。拉長的8.7公里,將文昌湖省級旅遊度假區與主城區連接到了一起。S102變成連接這兩個功能區的主幹道。隨著城市發展,文昌湖則會變成事實上的城市內湖。

  沿濱博高速與S102交叉口往西就是文昌湖省級旅遊度假區,往東約17.2公里,是擬建的沾臨高速,這也是新淄博經濟開發區的東邊界。粗略計算可以發現,這片區域的面積超過150平方公里。張店區政府官方網站顯示,張店區總面積244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85.68平方公里。淄博經濟開發區管理範圍調整後,直接拉開了淄博主城區的框架,框架拉開意味著發展空間拉開,也意味著承載能力極大增強。

  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空間距離正在被速度所改變。但無論如何變化,一片區域的承載能力是發展的基礎。沒有承載能力,對於經濟發展尤其是工業發展來說,都是空中樓閣,於是土地空間成為最寶貴的資源之一。此次經濟開發區管理範圍佈局的調整,則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增加了淄博主城區的承載能力。

  上午8點40分,記者來到淄河大道(南外環)後南定村路段,正在進行環衛工作的黃家莊村民汪德強談及這片區域將調整為淄博經濟開發區,立刻喜上眉梢。“這一片要改成淄博經濟開發區的消息,昨晚上我們都看到了,大家也都在議論。這對城市來說是件大好事,對我們來說可能更實在。我覺得,我們這邊的舊村改造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變成現實。”

  後南定村的袁愛珍也在期盼著淄博經濟開發區能給自己帶來更多變化。“不盼別的,建設經濟開發區,肯定有了更多就業機會。如果舊村改造,那對這裡的老百姓來說,就是最大的實惠。”

  她一邊說著,一邊看著路對面一大片閒置廠房。這些廠房都是因為不符合環保政策被關停的企業。這些企業關停後,因為沒有新企業入駐,曾經在企業務工的不少村民只能再尋找新的工作。她也期待淄博經濟開發區能讓這片區域的經濟趕緊活躍起來。


產城融合 喚醒沉睡優質資源

淄河大道南定鎮路段,道路兩側不少關停的廠房,顯示這裡曾經的繁榮。這片區域也是淄博市傳統的老工礦區,位於主城區的上風向,是傳統的建陶、建材、化工、物流、機械製造產業集中區。多年來的粗放發展,造成了“散亂汙”企業較多,生態環境欠賬較多。近年來隨著環保政策調整,一大批不符合環境政策的企業被出清,閒置的廠房也成為一筆亟待盤活的資源。與村民盼著有地方務工,儘快推進舊村改造相比,一批關停的企業主則期待沉睡的廠房儘快醒過來。

  記者採訪數家企業的相關負責人發現,大家都在等待產業政策出臺。儘管具體的產業政策尚未明確,但是4月7日淄博市委、市政府召開的部分功能區管理範圍和機構設置調整優化動員會議上,已經有了清晰路徑。淄博市委書記江敦濤強調,調整後的淄博經濟開發區是主城區“南拓”的關鍵區域,要以建設生態產業新城為定位,聚力打造老工礦區轉型升級先行區、新材料和高端裝備製造業集聚區、產城融合示範區、綠色生態涵養區。

  這樣的表述,既是對目前這個區域產業結構的提升,又擘畫了一幅美麗藍圖。今後,淄博市將圍繞建設生態產業新城的定位,進一步強化市級統籌,舉全市之力全面提升基礎設施、產業佈局、生態建設的水平,集中發展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等先進製造業和創意設計、商貿及空港物流等現代服務業,加強生態涵養,發展循環經濟。

  山東創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明金告訴記者,沒有產業,就不會有人才聚集。產城融合才是未來經濟發展的方向,產城融合也將是要素資源聚集的“磁場”。在新淄博經濟開發區範圍內的西部區域,以孝婦河溼地公園為核心的孝婦河生態水系,早已成為這片區域的亮點。中部的唐家山公園、青年公園等生態修復建設項目已取得良好效果。打造老工礦區轉型升級先行區、新材料和高端裝備製造業集聚區的步伐也在進一步加快。


龍頭帶動加快復興

  4月8日上午9點50分,記者在張南路與工業路口附近山鋁鐵路專運線看到,一個個裝載礦石的集裝箱被運到廠區。此舉避免了運輸過程的粉塵汙染,也是山鋁綠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不遠處的中鋁齊魯工業園鋁基新材料產業園內進展如火如荼。中鋁齊魯工業園是中鋁公司與淄博市政府戰略合作的重點項目,是淄博市主城區南部區域產業優化升級的重要起步區。這一區域佈局的板狀剛玉、精細分子篩等項目是中鋁山東企業以自身項目帶動園區發展的重要舉措,是淄博市打造高端鋁基新材料產業基地的重要開端。

  今年2月份,山東省人民政府發佈《關於下達2020年省重大項目名單的通知》,中鋁齊魯工業園鋁基新材料產業二期項目被列入2020年省重大建設項目名單,在233個項目中排第十一位。這是山東省對中鋁山東有限公司深入推進企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充分肯定,也是按照國家和中鋁集團部署加快實施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一步,為建設世界一流鋁基新材料產業集群的規劃落地打通了各類要素保障及政策支持的通道。此前,該項目已列入2019年淄博市重大項目。

  公開資料顯示,中鋁齊魯工業園鋁基新材料產業二期項目主要包括85萬噸鋁基新材料系列產品,總投資51億元,建成後預計年營業收入72億元,將會帶動高端耐火材料、環保水處理、石油化工、通訊基站、電網、高檔陶瓷等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二期項目是中鋁齊魯工業園鋁基新材料產業集群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貫徹國家新發展理念,落實中鋁集團高質量發展規劃和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部署,調整優化公司產業結構,適應淄博市南部城區規劃,依託中鋁齊魯工業園,高標準打造的世界級鋁基新材料產業集群。

  與中鋁山東企業堅定看好區域發展相同,華電淄博熱電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永對於淄博的未來發展持樂觀態度。他表示,作為駐淄央企,公司將認真貫徹落實上級公司各項工作部署,著眼公司現有資產規模,順應電力行業發展趨勢,開拓創新,務實求效,優化資產佈局,推動火電、供熱、清潔能源三大板塊協同發展,努力實現提質增效、轉型發展新突破,企業走出了一條“多元發展、綠色高效”的發展路徑;同時,積極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穩健可靠的電能和熱能,為地方經濟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