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萬男生被騙!百家茶企不如“賣茶女”,她才是茶葉銷售的大學問

“風靡全中國”的“賣茶女”,為茶行業好好地打了一次廣告,雖然現在已經被掃蕩的差不多了,但是從最近的新聞中發現,她們似乎已經走出國門!(看看賣茶女們的能力,再看看自己,自愧不如啊)當然,這次不是來說她們的國外事蹟,

而是拋出一個問題:為什麼“賣茶女”的茶葉這麼好賣?

16萬男生被騙!百家茶企不如“賣茶女”,她才是茶葉銷售的大學問

從群體選擇、到建立信任、售賣茶葉、再到品牌建立、深入人心、發揚至國外,“賣茶女”像極了一個成功的企業案例。看看新聞報道,人家可是按億進行售賣的,茶農茶商們是不是眼紅了?大家學著點吧!

16萬男生被騙!百家茶企不如“賣茶女”,她才是茶葉銷售的大學問
  • 目標明確,16萬男生被騙

為什麼是男性?嗯,估計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非正常思想,這點,我們拋開,假設所有男性都是正當的愛心購買(我才不信),答案也隨之而來。

正確的群體導向。比如早前火車站,都有“聾啞女性”乞討,百分之八十都是找尋男性;兒童乞討,大多數會選擇帶著帶著女伴的男性。因為群體目標明確,所以能夠更好地進行銷售。

16萬男生被騙!百家茶企不如“賣茶女”,她才是茶葉銷售的大學問
  • 消費者的信任度建立,茶葉賣的快

茶很有趣,大家總是用一句話做劃分“琴棋書畫詩酒茶,柴米油鹽醬醋茶”。不論是高雅還是生活,它都是處於人與人之間。而信任便是人與人之間微妙關係的一個橋樑。茶葉更是特別,因為購買茶葉的人,大多數僅會選擇兩種渠道,一是品牌店,二是熟人處購買。

16萬男生被騙!百家茶企不如“賣茶女”,她才是茶葉銷售的大學問

從賣茶女的聊天記錄中可以看到,他們一開始並不是賣茶葉,頭像、人設、朋友圈包裝,曲折的故事;與網友噓寒問暖、閒聊,最後才是外公身體不好,替他賣茶葉。愛心屬性+半個朋友屬性+一點人物真實屬性,茶葉便賣出去了。

16萬男生被騙!百家茶企不如“賣茶女”,她才是茶葉銷售的大學問

當然,這不是再告訴大家賣茶葉要套路,而是告訴大家建立客戶,或者說忠誠度,並不是一味地說茶好,打折、優惠等,並不是說不買茶,就不交流,而是真心實意的為客戶推薦好茶、適合的茶。

16萬男生被騙!百家茶企不如“賣茶女”,她才是茶葉銷售的大學問
  • 拋開詐騙屬性,它是一個正確的的品牌傳播方向

毫不誇張地說,手機端的外行人,對茶的印象不深,但是“賣茶女”的實際可是大家茶餘飯後的閒聊“佳話”,如果它不是詐騙,是真實線上傳播之一,那這個品牌算是成功的。再退一步,令我感到遺憾的是,熱點,都沒有人蹭。

下面圖片的馬賽克部分,可以隨便換成自家的茶葉宣傳,你看,這多妙!

16萬男生被騙!百家茶企不如“賣茶女”,她才是茶葉銷售的大學問
  • 茶葉銷售,到底需要多少茶屬性?

筆者認為,95%以上的“賣茶女”專業知識都不如茶行業工作者,那麼她們為何做的如此風生水起?再近一點說,小罐茶的創始人們曾經也都不是茶行業工作者,為何小罐茶現在“風生水起”?

16萬男生被騙!百家茶企不如“賣茶女”,她才是茶葉銷售的大學問

那麼是不是就表示,非茶行業的人做茶就更容易成功呢?

當然不是,有一點我們必須要承認,那便是,一個新手,再最初絕對是不如老手,但是,正因為是新手,所以他們才敢挑出常規,去做一些創新。筆者相信,任何行業都需要新鮮的血液,或許會跌跌撞撞,或許會走很多歪路,但是不去嘗試,那就只能被淘汰。

前兩天朋友圈一位好友發了一句話,也算是分享給大家:即使是萬丈深淵,那也是前程萬里。(這話和茶沒啥關係,就是有感而發)

16萬男生被騙!百家茶企不如“賣茶女”,她才是茶葉銷售的大學問

藉由賣茶女事件,筆者有一個疑問,希望大家為我解答一下。

茶葉主打的一個屬性便是健康屬性,(百分之九十的人都知道,哪怕是非茶行業的人)為何賣茶女隻字不提健康,卻能賣得動茶葉?把健康屬性作為茶葉的賣點,是可行之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