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围标”后,土地市场的四个信号来了

上海“围标”后,土地市场的四个信号来了

“两个事件,四个信号,中国楼市的又一轮新风吹来了…………………”——不是鲁迅说的


各家房企和地产人们,你们读到了什么警讯?测到了什么风向?

我们以两件事当做露出水面的冰山,一个具体,一个宏观,揭示中国房地产接下来会面对的四个重要信号:

第一个信号:上海围标成“铁案”,警示土拍规矩不能当儿戏


上海“围标事件”,是不是越来越不像“做做样子”?


从曝出中海上海总经理崔帅被采取措施之后,万科、华润相关人士也被带走调查,4月15日新消息称,华润置地集团层面也牵涉进来,副总裁兼华东大区总经理陈刚被带走,应该至今未归。华润方面证实陈刚确实在“配合调查”,但同时又有坊间消息称,陈刚可能有嫌疑是幕后推手。

这不断加重了严查、严惩的味道。用体制内的话说就是,“办成一个铁案”。


过去这些年,围标成为一条越来越多人染指的潜规则。然而这次上海严查,首先撞上枪口的,是三家国资背景的行业领头羊。对整个行业的震慑效果非普通民企可比:国企巨头尚且如此,其他人“抄作业”,会被高抬贵手吗?

所以,第一个该认真对待的警示就是:所有人都规矩点,接下来在土拍市场遵规守纪别打折扣。

出头的树梢,阳光灿烂时先晒到,台风来时先折断。

而这,结合下面这一点,意义更突显出来:


第二个信号:一大波地块即将释放,土地盛宴即将开席。

疫情好转以来,土地市场大量交易的动力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

几日前,上海已发出预告,4月下旬将一口气推出约50幅地,涉及嘉定区、宝山区、浦东新区、静安区等四区。

上海发改委也透露,将加快经营性用地出让节奏,适当增加年度土地供应量,减轻房企入市成本压力等等,并将加快启动市、区联手土地储备项目和新一轮市、区联合旧区改造项目。

所以此时的围标,简直要有了做空上海今年财政的味道;涉嫌围标者或许只是想减少自家土地成本,然而客观上却是某种程度上产生了破坏“大局”的风险。

不仅上海,整个华东,全国各地土地供应都明显增大。种种信号,都在鼓励更多房企入市。从官方来看,是要动员企业一起加大投资、共克时艰,从房企来看,不正是一波难得的机遇?


第三个讯号就是(也算好消息):一个民企、小企业更有机会的土拍市场正在生成。


过去若干年,地产行业不乏“国进民退”的抱怨;土拍市场邀请招标,“定向招标”,打分排名机制也不在少数,不谈出让方的动机是否公平合理,客观上,这些规则和现象更有利于国有企业、大型企业。

对国企、大企业有利,相对的自然把民企、中小企业置于更不利的竞争地位。一个不够公平、开放的市场是客观存在的。

企业的大、小,成、败应该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而不应该是管理者论亲疏的由头,分配市场机会的前提。

如果你留心过去的很多年,就会发现,民营企业得到的机会公平度,几乎和经济形势有了紧密的负相关:形势越顺遂,民营企业机会公平度越受挤压;经济形势越严峻,民营企业越受重视,得到机会的公平度越高。

也罢。顺境时,同甘难求;逆境时,更愿意共苦。

所以,今年接下来逐步高涨的土拍市场,我们有望看到,打分、限定入围企业排名、限制入围企业数量、设定资金规模等等硬性入围指标、所谓“定向招标”、“定向出让”……等等歧视性规则会大幅度放松,民营、中小规模房企将有更多举牌机会。


既然机会来了,民企何乐不为?

第四个信号:只要开发、投资“实打实”,房企今年将迎来更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更实打实的支持。

当前,房企可能面临几十年来最为复杂、最难读懂的政策风向和市场环境。但从我们的理解,此时,房企完全不该怀疑官方欢迎、鼓励企业大力投资、提振经济的决心和诚心。

日前,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下降6.8%被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出来,这种负增长在建国70年历史中也非常罕见;同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两天前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的意见。

两件大事同日出现,不仅没有负增长“破坏大会气氛”的惯常印象,而是进一步强化了官方对严峻形势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所以,对4.17会议的决议精神,我们注意到几个理应认真解读的特别之处:

1.中央用“前所未有”这样的字词,来描述当前面临的挑战;除了原来在经济层面的“六稳”之外,新提出在全局层面“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2.财政方面,中央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并特别明确提出,要“提高赤字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关于赤字率的提法,也从20天前上次会议的“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变成了“提高赤字率”,“适当”二字被去掉;

3.关于货币政策,明确提出要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把资金用到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上。

以上提法和政策意涵,也简直是“前所未有”。

与房地产有关的信号,点名提到“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降低融资成本和房屋租金”。

并,再次强调了“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当然,这肯定是房企都坚决拥护的。对吧。


-----------------------------------

【房地真经】

聚焦房地产、互联网,理解商业,无关立场,只讲道理。已入驻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新浪微博、雪球、凤凰大风号、网易有态度。搜“房地真经”( fangdizhenjing)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