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小麦,深入了解小麦的生长习性,有助于促进小麦的生长


导语:了解小麦根的生长以及拔节抽穗过程,根据小麦的生长习性,提高种植技巧,提高小麦质量


小麦有养心益肾、除热止渴的功效。鉴于这个功效,相信很多朋友都是吃过小麦的。说起小麦,小编就特别好奇,它究竟有什么生长习性。不多说了,咱们一起看看吧!

种植小麦,深入了解小麦的生长习性,有助于促进小麦的生长

一、小麦根的生长:

正常的麦粒萌发后,会生出6条种子根与1对鞘叶节次生根。在幼苗分藥以前,这些根可深入土中50毫米左右。它们生长很快,在1个半月左右可长到0.5-2.5米深,而且它们会随着土壤条件而变化。如果土层厚、有熟化、耕得深,那么这样的土壤疏松,土壤空气多,则根就扎得深。在土面的节上,每节都可长1对、2对或3对次生根。在分樂的基部节上也可能只生1条根。2对以上次生根一般发生在高节位上。次生根的数量与生长情况同栽培条件关系很大。

种植小麦,深入了解小麦的生长习性,有助于促进小麦的生长

在开始形成分蘖时,次生根也随着分蘖生长而生长。次生根长得比种子根粗大得多,数量也多,根毛生长也十分旺盛。

然而,它们会在土壤中开始横向及斜向均匀分布在不同表土层中,以后向下伸长,加上它们的支根表土层中(0-20厘米)分布了占总量70%左右的根系。但次生根的尖端在适宜的土壤条件下,也可深入到2米上下的土层中。

种植小麦,深入了解小麦的生长习性,有助于促进小麦的生长

次生根对小麦营养物质的吸收与支持麦株的直立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次生根发育不良或感染根腐病早枯,是造成倒伏的重要原因。每一分羹的次生根的发育状况,对它自身的营养供应极为重要。以示踪同位素测定的结果看来,分间营养物质虽然也有调节转运,但主要靠自身次生根系的吸收。浅播可促使分囊苗壮早发,促进次生根的健旺发育。

种植小麦,深入了解小麦的生长习性,有助于促进小麦的生长

表土层含水充足与疏松通气是次生根正常发育的必要条件之一。深耕有利次生根的向深层生长。因此,深耕、浅播、重施底肥(活化表土)、早施分奠肥是促进根系发达的关键措施,也是高产抗倒的基础。深播反而不利根系发育,容易倒伏,苗弱低产。次生根发育不良的分蘖,一般都难以上林成穗,变为无效分蘖。

种植小麦,深入了解小麦的生长习性,有助于促进小麦的生长

二、拔节抽穗:

完成了温期阶段发育的麦苗,在一定的长日照与温度条件下,茎的上部2-7个节间通常有4-5个节间就伸长,这些节上的腋芽也不再发育生长。顶端生长锥也迅速分化形成完整的麦穗。这一发育过程需要在完成温期阶段的生理转变(有大量赤霉酸前体等物质形成)的基础上,在一定长度的日照、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才能进行(赤霉酸前体转变为赤霉酸以及其他生理活性物质的产生)。

种植小麦,深入了解小麦的生长习性,有助于促进小麦的生长

麦苗对一定日照长度起反应,是一个在光敏色素控制下的较为复杂的光周期生理生化作用过程,随品种生态型的不同,对光照长度的要求有所不同。一些南方品种,在连续8小时的光照下即能拔节抽穗,而一些北方品种,却要在连续12小时的光照下才能抽穗,而另一些北方品种,却要在连续12小时以上的光照下才能抽穗。

种植小麦,深入了解小麦的生长习性,有助于促进小麦的生长

在这个时期中,一方面在拔节,一方面在孕穗。当穗子的分化正处在雌蕊或雄蕊的减数分裂时期(约当小穗有米粒大左右时),最不耐低温。这时如遇0℃以下的低温,常使雌性细胞天亡则整个小穗不能再发育。如果只是雄性细胞天亡则形成雌性不孕,而造成一般所谓的冻害不实现象,过早播种就常常会遇到这种损害。因此,在四川春性品种适宜在霜降以后播种,半冬性品种最早也不宜在10月中旬以前。

种植小麦,深入了解小麦的生长习性,有助于促进小麦的生长

拨节时茎秆的伸长,主要是由于上部节间分生组织大量分生新细胞,以及细胞的伸长两个因素决定的。这个环节通常需要10℃以上的温度。如温度在20°℃以上则往往发生徒长,茎又高又脆弱易倒伏。最适宜茎秆发育的温度是12-16℃,土壤水分与空气相对湿度,也影响茎秆的伸长与质地。氮肥高也容易使茎秆徒长。钾肥可促进茎内机械组织发育,使茎杆壮实。施用人工生理活性物质矮壮素,可以抑制伸长,使茎秆变矮,变粗壮,达到抗倒的目的。

喷洒芸苔素可以显著促进茎秆机械组织的发育,增强茎秆机械强度,防止茎秆倒伏。矮壮素、芸苔素都应用在拔节初期。

种植小麦,深入了解小麦的生长习性,有助于促进小麦的生长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每种农作物都有独特的生长习性,而我们不能仅仅它们的成果,我们还要关注它们的成长。大家对于以上的内容,有什么疑惑,或者有什么见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下期再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