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的眼界对藏品价值的影响


收藏家的眼界对藏品价值的影响


收藏家的眼界对藏品价值的影响


谭谈骨董 | 让您了解您手上艺术品真正的价值

收藏家的眼界对藏品价值的影响


拍卖市场的持续火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进入收藏圈,为整个收藏市场良性运转增添着新的动力。在这个圈子里,有人因收藏名利双收赚得盆满钵满,也有人为此付出了大量精力和财力却难得善终。市场跌宕起伏之间,人们会逐渐发现:为什么有的藏品身价一路下跌却少人问津,而有的藏品身价突破亿元却依然“还能贵”。一件藏品的价值,究竟应如何来判定?这是值得每一位收藏者认真思考的问题。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是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范畴。不过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收藏家的眼界,往往对于判定藏品价值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当今拍卖市场上,一件藏品之所以能屡破天价,与收藏家的热衷追逐显然是分不开的。在以“求贵”而著称的收藏家中,香港著名收藏家张宗宪当属其中代表。近几十年里,国内外艺术品市场上的许多拍卖纪录,就是在他的竞投牌高举中产生的。他也不无自豪地说过,“这许多年里,最好的、最贵的中国古董大多是我从全世界买回来的。”曾有媒体记者在拍卖期间向其请教缘由。他一方面如数家珍地解释作品的珍稀所在,一方面用自己不怕贵的经历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只要东西好,贵了还能贵!”


收藏家的眼界对藏品价值的影响


张宗宪解释说,“我所以敢以他人不愿出的高价顶下那些古董与艺术品,也敢以他人意想不到的高价出让这些古董与艺术品,就在于我是全世界比较后定价的”。不难看出,大藏家遍及全球的收藏眼界,对其准确判断藏品价值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事实上,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捡漏”和“打眼”的故事,无一例外也与收藏家的眼界关联密切——眼界所及者,往往更容易“捡漏”;眼界不及者,则容易掉进“打眼”的陷阱。比如在面对同样一件器物,眼界较高的藏家,往往能够根据器物的精稀程度和同类器物的市场价值,选择出手或者给出相对可靠的报价;而对于眼界低的藏家而言,因所知有限,看到的或许满眼都是“珍品”,高价出手收获的也只能是一堆普品。而在现今收藏群体中,收藏家更容易受到眼界不高的影响,如果眼界不高,很容易变成“收垃圾”。那么作为普通收藏者,应当如何拓展自身眼界呢?有专家建议:收藏者应当在日常实践中广泛积累经验,提升鉴定水准;在市场变换中广泛搜索情报,以便比较可靠地判定藏品价值。

眼下正是火热的拍卖季节,冲击人们眼球的都是各种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和令人咋舌的拍卖价格,这些是媒体报道的重点,亦是社交平台上人们争相讨论的热点。不过笔者今天想说的收藏圈里的一股“清流”,就是返璞归真的“收藏”。


收藏家的眼界对藏品价值的影响


“收藏”这个行为,其原始内核自然是来自收藏者对某样东西的喜爱和珍视,非倒卖投机之流所能比拟。远如明代项元汴、王世贞,近如民国张伯驹、张学良,皆是爱而藏之,珍而存之。而他们的喜爱、留存之举,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的珍宝。就比如前面所提到的家庭博物馆,虽然里面的很多物件谈不上多值钱,但一旦浸染于历史长河之后,它就有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含义,这也是“收藏”的独特魅力所在,也是古往今来的收藏家历史留名的关键所在。

相比之下,如今许多人的收藏行为,可以说略显偏执——一是收藏的东西不论真假,得有“名气”,没有“名气”自己造,国宝珍宝的名号随便套用,还有配套证书鉴定一条龙服务。二是收藏的东西得涨,倒手就能赚钱,还得成倍的赚,赚得少了就是失败,就算卖不出去,口气也得往上涨。这样的人如果说自己是“收藏家”,就有点委屈那些同有“收藏家”之名的项元汴、王世贞等人了。

当然,市场里的“收藏”行为并不能简单地用个人的收藏心境来类比,毕竟进入市场的收藏品,初衷都是为了资金流转,为了增值和投资等更复杂的原因。不过我们所期望的是,花钱买下它们的藏家,有一份“收藏”的心,那这些艺术品也算是名品遇贵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