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閱讀的第幾個層次?

你有多少次是沒有任何目的地翻開一本書?我曾幻想過在一個溫暖的午後,躺在舒適的沙發上,隨手拿著一本書,隨機翻開一頁開始閱讀,但這樣的情景,自從工作以後再也沒有過。

有一本書,豆瓣評分8.4,喜歡它的人覺得如獲至寶,受益良多,值得一讀再讀。討厭它的人棄之敝履,覺得它太過古板教條,僵硬的試圖把每一個學者變成遵守“規矩”的人,它就是《如何閱讀一本書》。

你在閱讀的第幾個層次?

《如何閱讀一本書》的作者之一愛提莫·J·艾德勒是《西方世界的經典》主編,曾擔任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書》的編輯,以學者、教育家、編輯家等多重面貌享有盛名,也是《如何閱讀一本書》的初版作者,另外一位作者是查爾斯·範多倫,曾任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幫助艾德勒編寫《大英百科全書》。

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兩位作者把閱讀分為四個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並在書中詳盡解析每一閱讀層次的閱讀技巧之外,還介紹了不同讀物的不同讀法,使得《如何閱讀一本書》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一、基礎閱讀

基礎閱讀是階段是成年人基本都經歷過的階段,它代表了閱讀的無障礙。區別於還未接受教育的幼兒,在閱讀過程中,我們不需要去反覆查閱字典,來弄明白一個字的讀音,一個詞的意思。這意味著在閱讀外文和古文著作之前,我們首先要解決的也是基礎閱讀的問題。簡而言之,基礎閱讀是最初級的閱讀,沒有高超的技巧,僅僅是作為後面幾個閱讀層次的基礎,卻也是閱讀活動開始的先決條件。


你在閱讀的第幾個層次?


二、檢視閱讀

檢視閱讀能夠幫助我們在有限的時間內快速掌握一本書的內容,它強調了副標題、前言、目錄、索引、後記的重要性。

很多論述類書籍的目錄中會包含副標題甚至章節小結,而在前言中,作者會將一本書的內容做一個總結,有的作者還會給出如何閱讀這本書的建議。通過閱讀前言和目錄我們就能在短時間內明白這本書要說什麼,有時間的還可以翻閱後記,作者介紹幫助我們更好地把握整本書的內容。在這個基礎上,再翻閱目錄中感興趣的章節判斷這本書到底是不是自己需要的。

“不求甚解”是一種讀書方法嗎?的確是,《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對購書清單進行篩選就是通過檢視閱讀的方式來快速判斷一本書是否符合我們當下的需求,同時,檢視閱讀也對我們提出了要求——提升閱讀速度。

讀一本書與翻一本書的根本區別在於,前者我們會真正從書中收穫些什麼,而後者只追求速度。檢視閱讀就是在閱讀質量與閱讀速度之間存在的平衡點,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快速閱讀的基礎。

通過有意識地鍛鍊,可以有效提升閱讀速度:控制自己在心裡默讀的慾望,藉助手邊的工具,慢慢加快眼睛移動的速度,不再逗留與後退。《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指出,只要眼睛能夠提供足夠的資訊,我們的頭腦可以在“一瞥”之間掌握住一個句子或段落。當我們眼睛移動的速度跟上大腦捕捉信息的速度,我們的閱讀速度就上了一個新臺階。


你在閱讀的第幾個層次?


三、分析閱讀

如果說檢視閱讀是為了讓我們在閱讀過程中能夠以最短的時間掌握一本書的話,那麼,分析閱讀就是剖析一本書,將一本書的內容梳理一遍,與作者“對話”,從而實現自我的精進。分析閱讀有三個階段:

分析閱讀的第一個階段:掌握書籍的結構。《如何閱讀一本書》指出每一本書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透視一本書就是把書中的結構框架找出來。不同於作者為我們列好的目錄,通過我們自己的理解,將整本書的大綱整理出來,在這一過程中反覆與書中內容作對照,理清整本書的脈絡,直至能夠把整本書濃縮為一段話甚至一句話。

分析閱讀的第二個階段:判斷作者的主旨。在進行了第一階段的“抽筋剝骨”之後,我們就可以順著整本書的結構做進一步的剖析,作者的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對於這個問題的觀點是什麼?作者用了哪些論據來支撐這個觀點?作者給出的解決方法又是什麼?解決了這幾個問題,你才真正把一本書的內容收入囊中。

分析閱讀的第三個階段:辯證地看待作者的觀點。《孟子》的《盡心章句下》有言:“盡信書,不如無書”,《論語》中也有“學而不思則罔”的觀點,都強調了讀者的獨立思考問題。

一本書再版多次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受歡迎,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書中的內容需要作出相應的刪減與增補。我們在讀一本書的時候也應當注意到這個問題——作者的觀點一定是對的嗎?

羅伯特·B·西奧迪尼在《影響力》中指出權威所具有的強大力量會影響我們的行為,如果一直按照書中的內容指導我們的生活,那麼我們可能就會在書海中逐漸迷失了自我。所以在理解了作者的觀點之後,我們也要對照同一個領域的多個作者的觀點,幫助我們正確看待這本書,這就涉及到主題閱讀。

四、主題閱讀

在開始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的閱讀能力的之前,我對書籍的選擇完全是看當時的興趣,也會通過看各種榜單,網友的推薦來決定買什麼書,所以書架上的書雖然看上去整齊,但是內容上卻不成體系。在進行主題閱讀之後,短短几個月的時間,我明顯感覺到自己的進步。


你在閱讀的第幾個層次?


主題閱讀就是圍繞一個問題進行閱讀,讓書的內容為閱讀這些書的我們服務,選擇能夠解決我們問題的部分進行精讀,也就是根據自己的需求對書籍的內容進行篩選捨棄,《實用型閱讀指南》中指出一本書重要的部分只佔20%,提煉出我們需要的內容後,

再將幾位作者對這個問題的解決思路或者辦法,通過進一步拆分組合,最終形成自己對這個問題的認知與解決方法。

比如想要解決閱讀問題,可以閱讀《實用性閱讀指南》、《高效能閱讀》《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如何閱讀一本書》《深閱讀》《溝通聖經:聽說讀寫全方位溝通技巧》

想要解決溝通問題,可以閱讀《溝通的藝術:看入人裡,看出人外》《非暴力溝通》《關鍵洞察力:有效溝通的秘密》《跟任何人都聊得來》《如何實現有效社交》

經常有人感慨,讀了這麼多年書,好像也沒什麼用。但是拋開以消遣為目的閱讀,當我們主動地以提升自己為目標進行閱讀,通過不同專業領域書籍學習搭建自己的知識體系以後,伴隨而來的就是理解能力,閱讀能力與見識的提升。閱讀是一門藝術,值得我們為之花費精力與時間去研究、學習,希望你我都能透過閱讀獲得更廣的視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