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底,广州三成新建建筑需要采用“装配式”施工

南都讯2020年4月9日,广州市住建局在石丰路保障房项目现场开展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技能提升服务首站活动。根据广州市发展装配式建筑政策文件,到2020年年底,广州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需达到30%以上,政府投资工程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达到50%以上。

市住建局介绍,首站活动后,市住建局将常态化开展装配式建筑技术技能提升服务活动,对市保障性住房项目、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安置项目等政府投资的大中型房建项目、房地产开发项目装配式建筑施工开展一系列服务活动,同时为服务项目开展装配式建筑系列实训,夯实全市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基础。

2020年底,广州三成新建建筑需要采用“装配式”施工
2020年底,广州三成新建建筑需要采用“装配式”施工
2020年底,广州三成新建建筑需要采用“装配式”施工

石丰路保障房项目现场,该项目是广州市政府投资工程装配式建筑试点。

“装配式建筑施工”更为环保、节省工期

什么是“装配式建筑施工”?广州机施集团石丰路保障房项目一标段负责人韩健介绍,装配式建筑施工是一种整合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现场安装等各个环节,从而实现建筑材料的节能环保及全周期价值最大化的新型建筑生产方式。

据介绍,与传统的现浇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更加环保节能,并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建筑成本和用工量。其主体结构的施工采用可再生的铝模板,不同于传统的木模板,它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使用,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此外,作为全产业链的一种整合,建筑的大部分现场作业转为工厂生产,然后运往工地,建筑工人只需要在施工现场按照图纸,“像做搭积木一样把房子堆砌起来”。

同时,整体施工周期预期能够缩短5%-10%,“原本像这样的项目可能要三年多,现在整个工期能够节约3-4个月”,中建四局石丰路保障房项目二标段项目负责人陈松表示。

组织专家深入一线,指导传授技术

韩健说,由于目前广州市内装配式建筑项目较少,装配式建筑的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尚未完善,施工单位仍面临一些难题,“比如构建的节点处理和以前相比差别比较大,吊装的进度也有遇到瓶颈”。

为此,市住建局组织了业内具有丰富装配式建筑设计和施工经验的专家深入一线,进行施工现场“把脉问诊”。专家组针对困扰施工单位一线作业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并现场传授装配式实操技能,由施工单位在后续的施工作业中加以落实,并跟踪建议项目作业情况,及时指导项目施工方持续改进。

据介绍,目前,广州市住建局针对招拍挂要求实施装配式建筑并已办理施工手续的31个地块项目,组织专家24人次,分8个检查组分别赴增城、白云、南沙、黄埔和番禺等区开展检查,现场反馈发现的问题并指导项目整改。

建筑工人也面临职业转型

“对工人来说,最大的难度就是以前学的那些东西现在用不上了,要用全新的技术来施工”,在广东精通城建职业学院副院长蒋晓云看来,装配式建筑施工不仅是建筑行业的“革命”,也意味着建筑行业工人的职业转型。但要掌握这项新技术并不困难,以前一个模板工可能要工作五、六年才能积累足够的经验,但现在最短只需用10天时间就可以完成全套培训体系,因此他认为这项技术“容易推广,也容易掌握”。

蒋晓云介绍,广州市建筑业管理服务中心已经牵头制作了一套培训体系和考核方案,未来也将会通过这套培训体系对建筑工人进行系统化培训。

采写:南都记者 李文 实习生 冯靖茵 通讯员 穗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