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新闻网“云祭祀”活动反响热烈 短短几天超40万人参与

“您的思念,我来传递”清明祭祖开启线上时代!

九江新闻网讯(九江报业融媒记者 邱明莹)当前,九江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交通运输秩序、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在清明这个祭奠逝者、缅怀英烈、感恩先辈的重要时节,为巩固抗疫工作成果,我市中心城区公墓区暂停现场祭扫活动,提倡网上祭扫。

为助力九江战“疫”,九江新闻网发起“网上祭扫 文明缅怀”云祭祀行动,倡议“这个清明不聚集 我们网上寄哀思”,搭建九江线上祭扫平台,通过互联网缅怀先人、寄托哀思,打造文明、环保、节俭、安全的祭祀新风尚!

自3月20日起,九江新闻网、九江论坛接连上线网络祭祀融创产品——“网上祭英烈 共铸中华魂”H5、“清明云祭祀·文明九江人”网络祭扫平台和“清明寄思·以文追思”专栏,邀请市民自觉做到不聚集,全民网上祭英烈,为故去亲友云上寄相思,短短几天已超40万人参与。通过网站、微信、论坛献花留言的“指尖”祭奠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特别是青年网民的“热捧”和“点赞”。

足不出户寄哀思,“清明云祭祀”网络祭扫平台点击20多万 留言两千多条

打开微信,九江新闻网制作的“清明·思故人”链接海报正在朋友圈“刷屏”。网络祭扫平台开通以来,许多市民纷纷转发,线上操作敬献鲜花、点亮蜡烛、上香等进行祭祀,在留言板上撰写寄语表达思念。截止目前,祭扫点击量20多万,留言两千多条。

“想念您了,妈妈!您已经离开我们十四载,可是我们时刻都想念您,愿您在另一个世界不再有病痛,不再有遗憾!致我们尊敬的妈妈。”,网友罗楠留言。“爸爸,您在天堂还好吗?我们都很想念您。妈妈和哥哥、姐姐,我们都很好,不用牵挂。感谢您为我们的辛勤付出,感谢您的养育之恩,愿您在天堂里幸福快乐。”,网友许建斌写道。

有许多市民在官微、官博留言区留言,为九江新闻网文明祭扫平台的开通点赞。

“这种祭扫方式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在家中就能纪念亲人、告慰逝者,既方便又人性化。”市民小崔点赞道,她把链接分享给了远在国外的亲人,一起为逝去的亲人悼念。

“清明节将至,文明祭祀、环保祭祀、节俭祭祀、安全祭祀,率先垂范,积极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争做革除陋习的先行者、移风易俗的推进者、文明祭祀的示范者,用实际行动共建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为早日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应有贡献。”网友聂伟林在官微留言区写下了这样的感言,为九江新闻网平台点赞。

全民网上祭英烈,“致敬·2020九江清明网上祭英烈”阅读量高达40多万

又是一年清明节,最难忘中华英烈!九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与九江新闻网联合策划设计的具有九江特色的网络链接,方便大家居家点击,通过智能手机即可寄托对英烈的哀思。

伴着雄壮、低回的音乐,九江革命烈士的名录依次跃然于屏幕,25岁的九江大学学生周彤动动手指便成为手机上第123482位向英烈献花的网友。

截至目前,“致敬•2020九江网上清明祭英烈”献花活动已有133010位市民参与献花,九江新闻网和九江论坛发表“英烈精神永伴你我身边!‘网上祭英烈、共筑中华魂’!”和“致敬•2020九江市清明祭英烈”等专题新闻阅读量高达440357多次。

网上祭奠不仅提供了缅怀英烈的新平台,更激发了越来越多九江网民的爱国情怀。在新浪微博上发起的“清明祭英烈”微话题吸引了数万网友的参与。“英雄,从未走远;英雄,就在身边。”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清明时节,传承红色基因,铭记英烈功绩,是使命和职责所系。不少市民群众向记者反映,开展网上祭扫英烈,既减少聚集,便于疫情防控,又低碳环保。

云上寄思“入脑入心”,“清明寄思”征文反响热烈

换种方式追忆已逝亲人,“清明寄思”征文活动发出以来,市民围绕追思先贤、纪念先烈、孝亲感恩、生命教育等内容撰写纪念诗歌、文章,通过九江新闻网、九江论坛“2020年清明节网上祭扫”专栏发帖投稿。

从小学生到成年人,再到公安干警,许多市民纷纷投来感情真挚的音视频、文字、简笔画等作品,通过这种绿色时尚的方式,寄托对先人、英烈以及牺牲的公安战友的哀思。其中不少优秀作品在网上祭扫专栏上刊发。

“清明祭祀感天恩,遥想江城泪倾盆。时有方舱披杏雨,敢为百姓别新婚。霜风阵阵谁吹哨,暖气殷殷我倚门。点亮烛光千村赞,英名从此万户存。”网友“殷泽君”通过作品悼念为抗击新冠病毒而英勇牺牲的烈士们。

“在这春光明媚草木土绿的时节,再一次勾起我们对逝亲无限的思念。遥望遥远的天国,总让我轻轻地想起你们。此刻,天国里的你们也渐渐地在记忆的世界清晰了起来。”网友“小市民”绿色祭奠、平安清明,《给天堂的亲人一封信》将故去亲友的心情诉诸笔端,遥寄思念。

祭祀在心,不在形式。为防控疫情,市民保护好自身健康,是对家庭和社会的最大负责,也是对逝者的最好告慰,网上祭扫一样可以传递思念。倡导祭祖新时尚,已经到来的“云祭扫”不仅是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的融合,更是一种互联网技术影响人民生活习俗的传承形式,也必将实现清明慎终追远的价值,成为未来清明祭扫的新模式。今天,让我们一起追忆缅怀,网上接力“感恩怀德,慎终追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