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幾十年的蜀國衰落與滅亡的四個主要原因

蜀國是由劉備以及他的手下共同建立的,本來是打著匡扶漢室的名號,理應得到大家得認可與支持,卻是三個國家中最先滅亡的,這其中是有著許多的原因的。蜀國是佔據了原先劉璋的地盤,所以必然和當地的勢力進行衝突,但蜀國卻沒有處理好內部的衝突,但由於外部的壓力,所以勢力間並沒有太多的碰撞,但其中的影響卻是真實存在的。

建國幾十年的蜀國衰落與滅亡的四個主要原因

蜀國衰落與滅亡的第一個主要原因是由於黃皓的弄權。也許許多不關注歷史的人都並不知道黃皓這個人,他是後主劉禪十分信任的一位宦官,注意是宦官!宦官在歷史上掌權帶來的後果大多數都是國家的滅亡,比如趙高等。黃皓也不例外,同樣也是個昏庸無能的人,但就是得到後主的信任,掌管國家的政事。在他的治理下,蜀國後期的內部正式十分混亂,蜀國的民眾以及大臣沒有人不恨他。黃皓在掌管蜀國的權力實在離蜀國滅亡僅有五年的時間,就在那個五年內,他將原本井井有條的內部政治打亂,將原本就走上衰亡的蜀國推了一把,讓蜀國的滅亡速度更快了。

建國幾十年的蜀國衰落與滅亡的四個主要原因

蜀國衰落與滅亡的第二個主要原因是後來的蜀國沒有能人。蜀國的強大都是建立在原先丞相的治理下,但隨著他的病逝,蜀國漸漸的就走向了衰落,而後來的蜀國也同樣沒有任何特別厲害的人出現。由於蜀國老的班底都是當初從荊州帶過來的,而這些人再後來的幾十年裡大國都死掉了,而隨著這些人的死去,蜀國就沒有了人才的出現,而在蜀地呆了幾十年的蔬果竟然沒有從中選拔人才。這其中的原因並不是蜀國不想在蜀地選拔人才,而是蜀地的人都不想與蜀國合作,這也是後來蜀國沒有能人的原因。也在正是在這個原因的影響下,蜀國漸漸的衰落了,成為當時第一個滅亡的國家。

建國幾十年的蜀國衰落與滅亡的四個主要原因

蜀國衰落與滅亡的第三個原因是蜀國後期連年征戰的失敗。蜀國後期軍事上唯一能夠依靠的只有姜維了,而他在掌握蜀漢的軍權後,在十幾年的時間裡連續進行了九次北伐,將蜀國原本就不多的人力和物力大量消耗,使蜀國在後來的抵抗中十分乏力,在魏軍面前不堪一擊,很容易的就被魏軍擊敗。而同時我們也要知道,在蜀國的後期的優秀的將領幾乎沒有,所以姜維一個人要擔起所有的職責,雖然其中戰勝了許多次的魏軍,為蜀國延續了一些時間,但長年的征戰也讓蜀國十分貧弱。而姜維一直要領兵出戰的原因是因為他與黃皓兩個人的矛盾,黃皓一直想將姜維的兵權解除然後暗中害死他,姜維為了自己的性命便牢牢的抓住兵權,所以才連年出戰的。

建國幾十年的蜀國衰落與滅亡的四個主要原因

蜀國衰落與滅亡的第四個原因是蜀國內部勢力的矛盾。蜀國的滅亡並不僅僅是因為外部的原因,還有的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蜀國內部的勢力間的暗鬥導致了滅亡。蜀國的內部可以分為兩部分勢力,一部分是老的陣營,是原先劉備從荊州等地方帶過來的人,他們代表著蜀國的老的勢力;還有一部分是新的陣營,這一部分的人是益州本地人,原本是劉璋的治理下的人,他們代表著新的勢力,與老勢力之間有著許多的矛盾。而蜀漢統治者並沒有出色的統御部下的能力,沒有將兩部分人的關係調整好,在他們之間不斷的碰撞中,蜀國最終走向滅亡。

建國幾十年的蜀國衰落與滅亡的四個主要原因

蜀國在幾十年的時間漸漸走向衰落與滅亡是有著很多的原因,雖然外因有著很多的關係,但更為重要的就是內因,那些內部因素才是一個政權不穩定的主要原因,而統治者沒有維繫好兩方之間的勢力的關係也是滅亡的很大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