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布冰川:寧金崗桑雪山腳下的隱士—冰川觀賞檔案

康布冰川:寧金崗桑雪山腳下的隱士—冰川觀賞檔案


寧金崗桑峰,海拔7206米,

北喜馬拉雅·拉軌崗日山脈的最高峰,

矗立在羊卓雍錯的西岸。

沿途的路牌上還有好幾種名稱版本,

“寧金抗沙”、“乃欽康桑”…

由於音譯不統一等原因,

西藏的地名標識確實都比較混亂……


康布冰川:寧金崗桑雪山腳下的隱士—冰川觀賞檔案

從羊湖西岸多卻鄉附近,遠望寧金崗桑峰 圖片拍攝於2016年11月


寧金崗桑峰及周邊山峰,

發育著數十條冰川,

圍繞主峰的幾條冰川面積體量相對較大。


康布冰川:寧金崗桑雪山腳下的隱士—冰川觀賞檔案

寧金崗桑峰西坡,日照金山 圖片拍攝於2019年6月


這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卡若拉冰川”。

因為緊挨著307省道,

這裡可能是大部分遊人瞭解西藏冰川的第一站。

隨著近些年高原氣溫的明顯上升,

加之卡若拉冰川所在的南坡日照時間長,

導致冰川退縮嚴重。


康布冰川:寧金崗桑雪山腳下的隱士—冰川觀賞檔案

寧金崗桑峰周邊主要冰川 底圖來自Google Earth


卡若拉冰川面積大約是9.6平方公里,

而在寧金崗桑東坡,

也發育著一座規模相當的冰川。

作為卡若拉的“孿生兄弟”,

這座冰川因為背離交通要道,鮮有人知。

但它的冰川地貌非常豐富,

冰川景觀也極具觀賞價值。

這座冰川的名字叫“康布冰川”


康布冰川:寧金崗桑雪山腳下的隱士—冰川觀賞檔案

與卡若拉冰川隔著一個山脊的康布冰川,冰川腳下有一座冰蝕湖“康布錯”。紅色虛線標示的是谷口古冰磧壟遺蹟

康布冰川面積約為8.6平方公里,

像是從峰頂潑開的一灘奶油,

順著寬大的寧峰東坡山體,

從海拔7100米流淌到5200的谷底。


一座藍色冰蝕湖鑲嵌在冰川末端的斷崖之下,

名為“康布錯”。

這一汪望著天空的“藍眼睛”,

我在地圖上第一次看到它時,

就瞬間決定要去探訪一次。


康布錯兩側山體以及谷口處,

還留有冰川發育鼎盛時期形成的側磧終磧。


康布冰川:寧金崗桑雪山腳下的隱士—冰川觀賞檔案

在文末長按二維碼進入720yun全景視野

切換至“西藏山南康布冰川”場景

觀看上帝視角下的康布冰川及康布錯


從卡若拉冰川東邊的一條山谷進去大概四公里,

就能看到一座東西走向的支谷,

谷口一邊是高大的冰磧壟,

另一邊的陡崖上是一座小寺廟“康布寺”。


康布冰川:寧金崗桑雪山腳下的隱士—冰川觀賞檔案

從康布冰川山谷谷口上空向外航拍,雪山下的另一條山谷朝右通向307省道。畫面下方谷口左側的一小堆建築物為“康布寺”,右側谷口和谷外能看到三道明顯的冰磧壟。

圖片拍攝於2017年7月


從收窄的谷口望不見谷內的景象,

只聽得水聲轟鳴,

寧金崗桑雪白的主峰高高在上。


這景象很像是《指環王》中描繪的中土世界,

精靈王國的高地要塞,

一邊是高牆一邊是防禦古堡,

守衛著一個絕世秘境。


康布冰川:寧金崗桑雪山腳下的隱士—冰川觀賞檔案

谷口懸崖上的小佛塔

圖片拍攝於2017年7月


登上寺廟後面的山坡,視野豁然開闊,

“秘境”開始展現出她的迷人之處:

前方,是一堵百米高的大巖壁,

一組瀑布分成幾股水流從巖頂瀉下,十分壯觀。


康布冰川:寧金崗桑雪山腳下的隱士—冰川觀賞檔案

從寺廟後面的山坡上,遠望瀑布和後方的冰川雪山

圖片拍攝於2017年7月


有了瀑布就有了靈氣,

配上雪山流雲,

還真是一處絕好的修行靜地。


康布冰川:寧金崗桑雪山腳下的隱士—冰川觀賞檔案

瀑布群上方還有人們為祈福掛上的經幡

圖片拍攝於2017年7月


這面巖壁是冰蝕地貌的一種。

古冰川向下遊運動時,

遇到谷底堅硬的基岩或是突起便翻越而過,

導致冰川流速加快侵蝕量減小,

形成坡度較大的冰瀑布等形態。

冰川退縮消亡後,

基岩上就留下了這樣的冰川陡坎


康布冰川:寧金崗桑雪山腳下的隱士—冰川觀賞檔案

冰川陡坎和瀑布的航拍視角。留意瀑布頂上的人

圖片拍攝於2017年7月


看似無路可走的巖壁上,

其實隱藏著朝聖者、修行者踏出的小道。

小道順著山勢和巖體的層理,

有時需要手腳並用向上攀爬,

有時得貼著巖壁側身而過,

而另一邊就是懸崖…略有些驚險。


康布冰川:寧金崗桑雪山腳下的隱士—冰川觀賞檔案

冰川陡坎及上方的康布錯。紅色虛線為上山小道

圖片拍攝於2017年7月


康布冰川:寧金崗桑雪山腳下的隱士—冰川觀賞檔案


冰川陡坎及上方的康布錯。紅色虛線為上山小道

圖片拍攝於2017年7月


登上陡坎頂部往前一望,

視野馬上就被一片蔚藍灌滿。

冰蝕湖康布錯,

像是一顆品相上好的大綠松石,

靜靜鑲嵌在三面陡崖之間,

而最高的那一面就是寧金崗桑的東坡。


康布冰川:寧金崗桑雪山腳下的隱士—冰川觀賞檔案

冰蝕湖康布錯,湖盡頭便是康布冰川,寧金崗桑東坡此時埋進了雲裡。注意右側山坡上有幾道側磧壟。

圖片拍攝於2017年7月


康布冰川:寧金崗桑雪山腳下的隱士—冰川觀賞檔案

極座標處理的康布錯全景,彷彿岩石星球上睜開的一隻藍眼睛。

圖片拍攝於2017年7月


冰蝕湖是冰川運動時,

刨掘侵蝕地面形成的負地形,

當冰川退縮後由冰川融水等匯積而成湖。


康布冰川:寧金崗桑雪山腳下的隱士—冰川觀賞檔案

冬季結冰的康布錯湖面。由於湖水非常純淨,結成厚達半米的冰面也極為通透,凍結的水泡和冰裂紋組合成美妙的花紋。

圖片拍攝於2018年1月


隨著光影的變化,

這顆綠松石的色相也在不動神色的變幻,

時而湖藍時而天青。


康布冰川:寧金崗桑雪山腳下的隱士—冰川觀賞檔案

康布冰川:寧金崗桑雪山腳下的隱士—冰川觀賞檔案

上圖為7月雨季的康布錯,拍攝於2017年7月;下圖為1月寒冬的康布錯,拍攝於2018年1月


藍色湖水的盡頭就是康布冰川。

冰川已經退縮到海拔5600米左右的位置,

露出了陡峭的巖壁——

隨著大氣候的持續變暖,

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

這樣的變化將不可避免的在很多冰川上發生,

包括大家熟悉的米堆冰川、

貢嘎海螺溝冰川的大冰瀑布……


康布冰川:寧金崗桑雪山腳下的隱士—冰川觀賞檔案

冰川消退後的巖壁上,冰川融水匯成多股小型的瀑布。注意右下方的人影,可以感知出巖壁的高大

圖片拍攝於2017年7月


受地形和重力影響,

冰川在巖壁頂上分裂為大大小小的碎塊,

像是一塊塊“冰豆腐”。

隨著冰川的運動,

大冰塊都會從“天上”崩落至“人間”,

變成康布錯中的浮冰,

最後化為湖水裡的一抹藍。


一藍一白,一剛一柔,

都是水體不同卻極致的表現形式。


康布冰川:寧金崗桑雪山腳下的隱士—冰川觀賞檔案

崖頂上的“冰豆腐”

圖片拍攝於2017年7月


康布冰川:寧金崗桑雪山腳下的隱士—冰川觀賞檔案

冰川“捨身取義”粉碎後的堆積體,以及部分滾落湖中的浮冰

圖片拍攝於2017年7月


康布冰川:寧金崗桑雪山腳下的隱士—冰川觀賞檔案

康布錯中的浮冰

圖片拍攝於2017年7月


腳下大片裸露的岩石灘,

也是不可忽視的冰蝕地貌景觀。

“磨光面”

“冰川擦痕”

是冰川運動以及底部裹挾的岩石碎屑,

長期對基岩進行掘蝕和磨削的作品。


康布冰川:寧金崗桑雪山腳下的隱士—冰川觀賞檔案

冰川基岩上的部分磨光面

圖片拍攝於2017年7月


康布冰川:寧金崗桑雪山腳下的隱士—冰川觀賞檔案

被“打磨”光滑的片麻岩上的美麗花紋

圖片拍攝於2017年7月


康布冰川:寧金崗桑雪山腳下的隱士—冰川觀賞檔案

沉積岩磨光面上的冰川擦痕。(請不要被巖面上整齊的紋理迷惑,擦痕是紅箭頭所指這樣的痕跡)

圖片拍攝於2017年7月


康布冰川:寧金崗桑雪山腳下的隱士—冰川觀賞檔案

磨光面上的一些“凹槽”,可能為曾經冰川覆蓋時冰下水流侵蝕形成。

圖片拍攝於2017年7月


陽光好的時候,

找一面平整的岩石往上一躺,

曬著太陽打個盹,

在這高海拔的旅途中實在是奢侈的享受。


望著藍天,腦洞一下數千年前,

身處的這片岩石之上,

是被數十米厚的冰川所覆蓋著的。

冰河向下流動,

翻越岩石陡坎墜落,

那應該是比現在要震撼百倍的場景吧……


康布冰川:寧金崗桑雪山腳下的隱士—冰川觀賞檔案

現在,山谷口已經在搞基建了。

聽說旅遊公司在打造“旅遊營地”,

還聽說要修一條觀光索道直達湖邊……

旅遊開發不可避免,

只願能夠合理利用,

別瞎折騰

……


本文感謝:

@andare 對本文的指正建議

@老J不老 提供的山峰數據


康布冰川:寧金崗桑雪山腳下的隱士—冰川觀賞檔案

長按二維碼

切換至“康布冰川”場景

觀看冰川720yun全景視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