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500万,会给孩子买学区房吗?

第一次看到这个话题,是在一个微信好友的朋友圈。

家长群里纷纷在讨论,自己花了几百万给孩子买的学区房。

买到的一直在强调学区房是如何的重要。

正在犹豫或错失良机的在跺脚悔恨,又要多花几十上百万。

没买到学区房的无不表现出羡慕嫉妒状。

当时我评论一句:这些家长都疯了吧?几百万买套房?就为了上学!

那个好友问我,如果是你,你会买吗?

我回答:不买,坚决不买。

那时我的想法很简单,居然花几百万给孩子买学区房?!

关键是有的房子还又小又破,不住人只要学位,这不白白把几百万扔出去了吗?

我不禁嗤之以鼻,真是有钱任性呀!

如果是我,宁愿直接把这钱留给孩子。

等孩子大学毕业了,直接身价百万!不比一间学区房强?

但是当我挣扎十几年也没在大城市买套房,而孩子却不能进公办学校读书的时候,才发现,当时的自己是如何的目光短浅。

如果你有500万,会给孩子买学区房吗?

1、 现在的500万,不等于十六年后的500万

现在觉着500万挺多的,买套商品房还能存下点现金。

但是等孩子上完6年小学,6年中学,4年大学呢?

16年之后,这500万的购买力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想想十六年前,我的目标是这辈子挣够一百万就满足了。

现在再看,一百万哪里够花呀!

孩子读书要花钱,老人养老要花钱,生活成本,教育成本是蹭蹭蹭往上涨。

都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自从开始赚钱养家之后,这两年对物价猛增是深有体会。

青菜水果动不动就上十块一斤,肉就更不用说了,二十块钱的猪肉算最便宜的。

一家四口,每个月的生活支出都在大几千。还是没有旅游,没有课外班,没有动不动就看电影喝咖啡下馆子的情况下。

光基本的吃和住两样,就能把一个月的收入霍霍得差不多。

现在给我一百万,我顶多高兴半天,然后马上冷静下来,老老实实上班搬砖赚钱去。

再说回这500万。

16年后的500万,够一线城市的商品房首付吗?

16年后的猪肉,会涨到几十块一斤呢?

16年后的我们,还能买得到一两百块钱的衣服吗?

很难说,真的很难说。

所以,现在的500万,不等于16年后的500万。

现在觉得有500万做梦都能笑醒,到那时,没准儿上进的年轻人努力个三五年就有了。

一句话,你以为留了大笔钱给孩子,没准儿人家还嫌少呢。

如果你有500万,会给孩子买学区房吗?

2、 隐形成本的增加

买不到学区房,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你的孩子只能读民办学校。

尤其在教育资源短缺的一线城市。

而民办学校的学费是一年年上涨的。

以现在深圳的民办学校为例。

今年小一的学费已经涨到一学期6000-7000元。

一年光学费就是1万三。

初一的学费是6500-7500元。

这是非常普通民办学校,那些动辄上万的还不算在内。

那些小学六年加初中三年,光基本的学费就在12万到13万左右。

而很多民办学校建的比较偏僻,需要坐校车,每年校车的费用在2000-3000。

就算只有小学时坐校车,那么这六年下来,也要2万左右。

而学费和校车费是不断上涨的,现在读完九年要15万左右,再过五年十年呢?

费用只有增没有减,而你还必须要上,必须承受。

而如果你有个学区房,这些就可以省下了。

3、 教学水平的差异

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那些难进的重点小学,实验中学,教学质量确实是高一个水准的。

这里不仅仅有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的差异,还有知识难易程度、广度深度的差异,以及知识教授外的社会实践能力的拓展等等。

举一个小小的例子。


我朋友小孩读三年级,学校每个学期都举行义卖活动。

学校划出专门的场地给学生使用。

学生三五组队,将自己画的画,做的手工,以及家里的书籍,玩具拿到学校义卖。

义卖的钱或作为自己的收入,或进行捐赠。

这个活动,既能锻炼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还能增强孩子的社会责任心。

通过义卖,孩子从开始时的羞涩,不敢开口,到突破心理障碍,大声吆喝,讨价还价。本身就是一个自我突破和提升的过程。

为了把"货品"以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价格卖出去,孩子们分工明确,谁负责吆喝,谁负责收钱,谁负责美工装饰摊位,最后共享劳动带来的荣誉。这又是一个团队协作,展示自身优势和自我价值的机会。


但是这样的义卖活动,其他学校很少有组织。

记得上学期,有家长在群里问英语老师:四年级英语有没有出一些造句和作文呢?其他学校都在用英文写作文了。

英语老师回答说,作文四年级还没有要求。

这就是一个教授知识深浅的差异。

老师并没有错,按照规定的知识内容教授。

差异就在不同的学校,对同一年级的课程深浅和知识的广度的授课安排是有区别的。

你以为同一个城市,课本相同,教的内容就是一样的。

不是的。

首先不同的学校选择的课本就不一样。

教的内容就更有深浅了。

也许你要说,英语作文嘛,早一年学晚一年学没关系。

但是差距就是这样一点点拉开的。

同样的知识,别人学早了,掌握了,后面再学就轻松了。

等中考、高考时,之前打下的基础就能发挥大作用。

如果你有500万,会给孩子买学区房吗?

4、 现在的学区房,是对十六年后的一个投资

虽说只要孩子努力,在哪儿上学都一样。

或者说普通的学校也有好学生。

但是你不能否认,越是排名靠前的学校,每年的升学率都要比其他的学校高一大截。

否则家长们也不会挣着抢着要买学区房了,大家都不傻,谁的钱不是钱呢。

而一个好的小学初中,意味着你能够读重点高中的几率会大很多,上了重点高中,考上重点大学的几率也高了,毕业后进入好公司的概率同样会增加。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当然并不是说,没有考上重点大学的孩子就没有出息,没有出路。

毕竟没上个大学就当老板开公司的也大有人在。

但这不具备普遍性。

从大概率上讲,一个211、985出来的学生,成功的概率,肯定比一个大专生、高中毕业生要高很多。

后者普遍上来讲会做着一份比较基础的工作,拿着可以维持生活,但又略显拮据的工资。当他要买房结婚的时候,还需要父母资助,有了小孩,还需要父母帮忙带小孩,养小孩。

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即使他毕业赚钱了,也离不开父母的支持。

而前者呢?因为起点比较高,自己再努力一些,进入效益好的公司,拿着丰厚的薪资,后面需要父母资助买房买车结婚的概率就会低很多。

这样的孩子,反哺父母的时间更多,机会也更大。

当别的孩子还在啃老的时候,你的孩子已经开始孝敬你了,你选择过哪样的老年生活?

如果你想老了能早点享清福,享受儿女成功带来的喜悦,那么就要在十六年前就开始准备,你帮孩子打的基础越牢,孩子回报你的越多。

以500万给孩子买一个学区房,作为16年后对自身的一个投资,你愿意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