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单重、双重,来看看宗师们怎么说的!-

单重、双重是太极拳练习很重要的概念,练拳、推手时应不犯“双重”之病。大师兄今天有空,领着大家看看宗师门怎么说。

有关单重、双重,来看看宗师们怎么说的!- - - 原创

太极宗师杨澄甫,左搂膝拗步

一、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解 --- 顾留馨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

始终保持平衡,身法端正,要像平准一样,身手圆活似车轮旋转,不但不受来力,还能把来力抛出去,无论来力多么重大,要粘着走化,不要顶抗,如果粘着处放松走化不受力,这叫做”偏沉”,能做到偏沉,就能顺随,使对方有力也不得力,有力无处用,推手时要避免两方相抗,如果两方相抗,不能够”偏沉则随”,动作就会滞钝,结果还是力大者胜力小者。

二、杨澄甫注《太极拳论》

“偏沉则随,双重则滞”

前说有车轮之比,犹如用一脚蹬轮偏,自然随之而下。何为“双重”?犹如右脚蹬上右方,左脚蹬上左方,两力平均自滞而不转动。此理甚明,勿须细说。

三、陈微明注《太极拳论》

何谓“偏沉则随,双重则滞”?譬两处与彼相黏,其力平均,彼此之力相遇,则相抵抗,是谓双重。双重则二人相持不下,仍力大者胜焉。两处之力平均,若松一处,是谓“偏沉”,我若能偏沉,则彼虽有力者,亦不得力,而我可以走化矣。

若欲避双重之病,须知阴阳。阴阳即虚实也。稍觉双重,即速偏沉。虚处为阴,实处为阳,虽分阴阳,而仍黏连不脱,故能黏能走。阴不离阳,阳不离阴者,彼实我虚,彼虚我又变为实,故阴变为阳,阳变为阴,阴阳相济,本无定形,皆视彼方之意而变耳。如能随彼之意,而虚实应付,毫厘不爽,是真可谓之懂劲矣。

有关单重、双重,来看看宗师们怎么说的!- - - 原创

陈微明注,原文《太极拳术》(中华书局·1925年)

四、太极拳口诀十二则--- 郑曼青

三、曰分虚实。 …… ,总之全身负担,只许放在一只脚上,如两脚分担,便是双重。……

以上为杨式太极大家对单重、双重的解读,最后看意拳宗师王芗斋先生在《拳道中枢》的相关论述:

以拳道之原则原理论,勿论平时练习抑在技击之中,须保持全身之均整,使之毫不偏倚,凡有些微不平衡,即为形着象力亦破体也,盖神、形、力、意皆不许有着象,一着象便是片面,既不卫生且宜为人所乘,学者宜谨记之。夫均衡非呆板也,稍板则易犯双重之病,然亦不许过灵,过灵则易趋于华而不实也。须要体舒放屈折含蓄,如发力时,亦不许断续,所谓力不亡者也。盖双重非指两足部位而言,头、手、肩、肘、膝、胯以及大小关节,即点细微之处都有单双松紧虚实轻重之分别,今之拳家大都由片面之单重走向绝对之双重,更由绝对之双重而趋于僵死之途。

最后,附@ TaiChi大师兄练功心得:“双重”时,你的重心会出现一块(面积大,容易被攻击)的现象;“偏沉”则反之,你的重心收窄,理想状态是控制重心在一条线上(而不是一块!),且这条线可以随意运动,压缩、旋转、变换(换到身体另外一侧去)。

Ps.双重的时候,你的脚(通常是前脚)是提不起来的,身法自然不灵,处于背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