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生意,月入幾千塊!

這個小生意,月入幾千塊!


一.

說起這次疫情的影響,有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不少朋友再次陷入錢不夠花的焦慮...包括我。

於是,又動起了副業的腦筋。

紫霞後臺有不少老鐵除了本職工作外,還有其它的收入來源。

有的是來自資產積累、錢生錢,比如收租、去資本市場做好公司的股東、基金定投、玩可轉債套利。

有的是來自於副業,今天就來嘮嘮賺外快這件事兒。

分享一個朋友的經歷吧,搞副業一年賺了4萬多,還是挺正能量的。

我這朋友早年間是做代購生意的,經常去香港、日韓代購化妝品,奢侈品之類的。

13年的時候吧,我倆去日本玩,跟著她掃貨,光是銀座就去了幾次,哪層樓賣什麼、退稅多少,門清。回國的時候,兩個30寸的行李箱全滿,一趟就賺了好幾萬。

好景不長,前年情人節去韓國掃貨,帶了十幾萬奢侈品回來,過海關的時候幾乎全軍覆沒,只留了5000塊免稅額度。。

商品全部被扣,因為之前在香港也有過幾次補稅的情況,被海關警告如果再有一次,直接進局子。。

後來朋友轉做了專櫃貨源,正價買商品,靠積分換小樣再賣,算是保住了自己的生意。

不過去年以來大環境一直不大好,尤其是最近趕上疫情,大家都不出門,買化妝品的也少,不少人收入都中斷了,像化妝品這種可選消費自然就被砍掉了。。

朋友店裡的生意更是不如從前,還好有副業支撐著。

去年她就一直在朋友圈和自己的微信群裡賣貨,比如水果,零食,日用品啥的。

當然,不是前幾年那種初代微商賣的三無產品,而是和淘寶、京東這種電商平臺的商家合作,幫他們賣貨商品,質量有一定保障。

商家想走銷量,就會讓普通人代理自己家的貨,而普通人每賣出一件商品,都可以分到一點佣金。

像這種~

這個小生意,月入幾千塊!


一件商品,可以分到幾塊到幾百不等。

其實就和在薇婭,李佳琦直播間買東西差不多。

如果我買了,她拿佣金,我也能拿到專屬優惠券,更便宜的買到東西,商家也正好把東西賣出去了。三贏。

二.

或許有人會說,你朋友之前有固定的客源啊,這種小生意做起來也算得心應手。

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全對。

我研究過她的朋友圈,她能賺到錢,更多靠的是真誠。

比如她每發一款商品,一定是自己親身體驗過的。而且文案全部原創,分享自己對產品看法,使用感等。

隨便po兩個圖給大家看看。


這個小生意,月入幾千塊!

這個小生意,月入幾千塊!

除了賣貨,她也會經常在朋友圈分享一些穿搭、帶娃體驗、生活日常感悟等。

一切都是分享化的動態,而不是生意化的形態。

即便我不認識她,看完朋友圈或許也沒有那麼排斥了,能真切的感受到她飽滿的人物性格,立體、有血有肉。

用我們自媒體人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有自己的人設。

對於寶媽、待業在家、主業不是太忙的人來說,這個小生意,我覺得還不錯。。

這種app還挺多的,這裡就不舉例了,大家切記不要選擇交入會費那種,保證自己本金的安全。

……

除了微信賣貨,拍短視頻也是一種不錯的小生意,畢竟現在是自媒體時代嘛。

我在抖音上關注了300多個博主,有分享日常生活的、有分享中美文化差異的、剪輯經典電影的、育兒、美妝、美食、旅遊、職場技能、裝修、寵物等等。。

比如我一個朋友,本身是執業藥師,用自己的專業,在抖音上分享健康知識,接廣告也不誇大產品,誠信說體驗。

我覺得有一點,她做得特別好,那就是:拿我有的,去幫助你。

自媒體也好、微商也罷,本質是以人為中心。

你看淘寶京東這些B2C的商業模式,他們以貨架為中心。但微商恰恰相反,消費者一定要先信任你,才會買你推薦的產品。

有些人抱怨賺不到大錢,那是因為他們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沒意識到交換的重要性,交易是一瞬間的事情,但背後需要信任。

你賣減肥課/健身器材,但自己身材臃腫,產品就沒人信;

你賣衣服鞋子,那你要去學習,如何拍出能傳遞真實且具美感的圖片。

當你真的把自己活成一支軍隊時,你才發現,曾經那個朝九晚五紮根在格子間的自己,肉眼所見的世界,是多麼渺小。

當然,講這麼多,不是鼓勵老鐵們去做微商,而是希望大家不要一直活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多去嘗試,接觸一些新的事物,比如理財投資。

努力地減少生活裡的信息不對稱,培養自己敏銳的商業認知,才有可能在機會到來時,一把抓住。


ps:


老鐵們可以留言分享一下,自己的副業哦~


紫霞在閒魚上賣閒置物品,半年賺了6000多,也算是外快的一種吧



這個小生意,月入幾千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