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孩他媽媽,別折騰了,這是咱家的“窩氣”

「原創」孩他媽媽,別折騰了,這是咱家的“窩氣”

最近因為臨近年底,各單位的事情比較繁雜,所以加班比較多,而且基本都是早上一睜眼就出門,累到半夜回家,也是簡單洗漱一下就直接睡了,個人衛生的整理,確實到了有些“邋遢”的境地!

終於有一天,媳婦看不下去了,她直接跟我說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兒子現在跟我學的,也不愛整理家務了!

「原創」孩他媽媽,別折騰了,這是咱家的“窩氣”

之前,在幼兒園老師的教導下,兒子已經學會了自己穿衣、疊衣服,還會簡單的鋪床。沒想到,短短的不到一個月,這麼好的好習慣,居然被我的偷懶給“同化”了!

那,現在該怎麼辦?這個問題仔細研究一下,似乎跟家裡的家務到底該誰做有很大的關係……那麼,就讓我冒著要接著跪鍵盤的危險跟大家敘敘這個事!

「原創」孩他媽媽,別折騰了,這是咱家的“窩氣”

在我一直追的,《風味實驗室》這檔節目裡,有一期的嘉賓是“說相聲里長得最好看的”張雲雷,談論的話題便是“家裡誰做飯?”繼而延伸到了“家裡誰做家務?”令萬千迷妹傷心的是張雲雷,居然說出了這樣一句:“女人連家務活都不幹好,我娶你幹什麼?”並且張雲雷還直言,自己完全接受不了,新時代新形勢之下,新的家庭分工方式“男主內女主外”。

這樣的話語,不光很多女性朋友聽了不滿,甚至很多男性朋友也覺得,張雲雷思想太傳統,於是引發網友熱議,甚至有些自媒體還用上了,“人設崩塌”這樣的字眼。

「原創」孩他媽媽,別折騰了,這是咱家的“窩氣”

「原創」孩他媽媽,別折騰了,這是咱家的“窩氣”

「原創」孩他媽媽,別折騰了,這是咱家的“窩氣”

那麼,我們究竟該不該,讓孩子較早的學習做家務呢?

哈佛大學學者的一個研究證明:愛做家務的和不愛做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後的就業率15:1,犯罪率為1:10。愛做家務的孩子,離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

「原創」孩他媽媽,別折騰了,這是咱家的“窩氣”

但是,很多中國式的家長都忽略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務勞動對孩子的動作技能、認知能力的發展以及責任感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事實上,在臺灣李靜曄老師的公開課中,有很多教學視頻的內容,是很震撼人心的:畫面裡,很多可愛的小孩子,是可以自己動手做好,一些小小的家務!

「原創」孩他媽媽,別折騰了,這是咱家的“窩氣”

例如,2歲寶寶應該能幹下面這些家務活:把髒衣服放到洗衣籃裡、把用過的紙尿褲扔到垃圾桶裡、把玩過的玩具收起來、把餐巾擺到桌子上、把要洗的衣服按深淺顏色分開來。

3歲寶寶應該能幹下面這些家務活:按顏色把襪子歸類,甚至可能把襪子配好對、給家裡養的植物澆水、給寵物餵食、清理自己吃東西掉的渣子、為自己準備簡單的小零食、把自己的碗碟從桌子上收走、幫忙洗車。

「原創」孩他媽媽,別折騰了,這是咱家的“窩氣”

4歲寶寶應該能做下面這些家務活:在桌子上擺放碗筷和餐巾、收拾不易碎的餐具、疊毛巾、擦灰、幫忙鋪自己的床(把床罩整理平整)、把地上的溼毛巾收走、倒牛奶、幫忙做飯、用小號掃帚掃地。

很快,同樣在《美食實驗室》裡,《風味人間》的總顧問陳立老師,卻說了這樣一段話,讓我又非常有了底氣。

陳老師說:“我們把抽屜拉開的時候,我們會聞到一股味道,這個味道每個家庭是不一樣的,這是什麼味?窩味”!

「原創」孩他媽媽,別折騰了,這是咱家的“窩氣”

2018年|冬

“窩味是從哪裡來的呢?是我們皮膚的大汗腺上面,寄生的細菌造成的。那什麼細菌願意,到你身上的大汗腺中去呢?(答案是)你吃了什麼?

所以窩味在一輩子中不太會變,而且會隨著你婚後帶入你新的家庭。同樣的,你對食物的味道的選擇跟記憶,也有這麼一個同樣的帶入的過程。”

「原創」孩他媽媽,別折騰了,這是咱家的“窩氣”

此時此刻,我突然有了一個非常大膽的想法,我完全可以跟媳婦,理直氣壯地說上這麼一句:孩他媽媽,別折騰了,這是咱家的“窩氣”,讓兒子好好體驗一下咱家的“傳統”吧!

來源:麥萊恩教育(mylion-ed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