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孩他妈妈,别折腾了,这是咱家的“窝气”

「原创」孩他妈妈,别折腾了,这是咱家的“窝气”

最近因为临近年底,各单位的事情比较繁杂,所以加班比较多,而且基本都是早上一睁眼就出门,累到半夜回家,也是简单洗漱一下就直接睡了,个人卫生的整理,确实到了有些“邋遢”的境地!

终于有一天,媳妇看不下去了,她直接跟我说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儿子现在跟我学的,也不爱整理家务了!

「原创」孩他妈妈,别折腾了,这是咱家的“窝气”

之前,在幼儿园老师的教导下,儿子已经学会了自己穿衣、叠衣服,还会简单的铺床。没想到,短短的不到一个月,这么好的好习惯,居然被我的偷懒给“同化”了!

那,现在该怎么办?这个问题仔细研究一下,似乎跟家里的家务到底该谁做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就让我冒着要接着跪键盘的危险跟大家叙叙这个事!

「原创」孩他妈妈,别折腾了,这是咱家的“窝气”

在我一直追的,《风味实验室》这档节目里,有一期的嘉宾是“说相声里长得最好看的”张云雷,谈论的话题便是“家里谁做饭?”继而延伸到了“家里谁做家务?”令万千迷妹伤心的是张云雷,居然说出了这样一句:“女人连家务活都不干好,我娶你干什么?”并且张云雷还直言,自己完全接受不了,新时代新形势之下,新的家庭分工方式“男主内女主外”。

这样的话语,不光很多女性朋友听了不满,甚至很多男性朋友也觉得,张云雷思想太传统,于是引发网友热议,甚至有些自媒体还用上了,“人设崩塌”这样的字眼。

「原创」孩他妈妈,别折腾了,这是咱家的“窝气”

「原创」孩他妈妈,别折腾了,这是咱家的“窝气”

「原创」孩他妈妈,别折腾了,这是咱家的“窝气”

那么,我们究竟该不该,让孩子较早的学习做家务呢?

哈佛大学学者的一个研究证明:爱做家务的和不爱做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15:1,犯罪率为1:10。爱做家务的孩子,离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

「原创」孩他妈妈,别折腾了,这是咱家的“窝气”

但是,很多中国式的家长都忽略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务劳动对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在台湾李静晔老师的公开课中,有很多教学视频的内容,是很震撼人心的:画面里,很多可爱的小孩子,是可以自己动手做好,一些小小的家务!

「原创」孩他妈妈,别折腾了,这是咱家的“窝气”

例如,2岁宝宝应该能干下面这些家务活:把脏衣服放到洗衣篮里、把用过的纸尿裤扔到垃圾桶里、把玩过的玩具收起来、把餐巾摆到桌子上、把要洗的衣服按深浅颜色分开来。

3岁宝宝应该能干下面这些家务活:按颜色把袜子归类,甚至可能把袜子配好对、给家里养的植物浇水、给宠物喂食、清理自己吃东西掉的渣子、为自己准备简单的小零食、把自己的碗碟从桌子上收走、帮忙洗车。

「原创」孩他妈妈,别折腾了,这是咱家的“窝气”

4岁宝宝应该能做下面这些家务活:在桌子上摆放碗筷和餐巾、收拾不易碎的餐具、叠毛巾、擦灰、帮忙铺自己的床(把床罩整理平整)、把地上的湿毛巾收走、倒牛奶、帮忙做饭、用小号扫帚扫地。

很快,同样在《美食实验室》里,《风味人间》的总顾问陈立老师,却说了这样一段话,让我又非常有了底气。

陈老师说:“我们把抽屉拉开的时候,我们会闻到一股味道,这个味道每个家庭是不一样的,这是什么味?窝味”!

「原创」孩他妈妈,别折腾了,这是咱家的“窝气”

2018年|冬

“窝味是从哪里来的呢?是我们皮肤的大汗腺上面,寄生的细菌造成的。那什么细菌愿意,到你身上的大汗腺中去呢?(答案是)你吃了什么?

所以窝味在一辈子中不太会变,而且会随着你婚后带入你新的家庭。同样的,你对食物的味道的选择跟记忆,也有这么一个同样的带入的过程。”

「原创」孩他妈妈,别折腾了,这是咱家的“窝气”

此时此刻,我突然有了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我完全可以跟媳妇,理直气壮地说上这么一句:孩他妈妈,别折腾了,这是咱家的“窝气”,让儿子好好体验一下咱家的“传统”吧!

来源:麦莱恩教育(mylion-ed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