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金校尉是怎麼來看待墓穴風水的

摸金校尉是怎麼來看待墓穴風水的

自古職業盜墓者,按行事手段不同,分為四個派系,發丘、摸金、搬山、卸嶺,舊時天下大亂,發丘、摸金、搬山、卸嶺這四大派系,幾乎都斷了香火,書中像鷓鴣哨就是懂“搬山術”的一個人,發丘、卸嶺更是早在多少朝之前就不存在了,而當時做摸金校尉的人也不多了,那個年代,從事盜墓活動的,更多的是來自軍閥統率的官盜,或者是民間的散盜,而老胡和胖子就屬於懂“摸金術”的摸金校尉。

那麼摸金校尉是通過什麼來看墓穴的風水的呢?

話說這人死之後,入土為安,入土不安,即成殭屍。

一個安葬死人的風水佳穴,不僅能讓死者安眠,更可以蔭福子孫後代,使家族人丁興旺,生意紅火,家宅安寧。

但是有的地方不適合葬人,葬了死人,那死者便不得安寧,更會禍害旁人。“入土不安”可分為這麼兩種情況。

第二種情況是山兇水惡,形勢混亂,這樣的地方非常不適合埋人,一旦埋了祖先,其家必亂,輕則妻女婬邪,災舍焚倉;重則女病男囚,子孫死絕。

第二種情況不會禍及其家子孫後代,只會使死者不寧,屍首千百年不朽,成為殭屍,遺禍無窮,當然這不是防腐的技術好,而是和墓穴的位置環境有關係。

在風水學上,最重要的兩點是“形”與“勢”,“形”是指墓穴所在的地形山形,“勢”是指這處地形山形呈現出的狀態。

“形”與“勢”一旦相逆,地脈不暢,風水紊亂,就會產生違背自然規律的現象,埋在土中的屍體不腐而僵,便是最典型的現象。

龍脈在中國有無數條,但是能埋人的龍脈不多,尋龍訣有云:大道龍行自有真,飄忽隱現是龍身。龍生九子,各不相同,脾氣秉性、才能相貌,都不一樣。這龍脈也是如此,與那龍生九子不同,還要複雜得多。

崑崙山可以說是天下龍脈的根源,所有的山脈都可以看作是崑崙的分支。這些分出來的枝枝杈杈,都可以看作是一條條獨立的龍脈。地脈行止起伏即為龍,龍是指的山嶺的“形”,以天下之大,龍形之脈不可勝數,然而根據“形”與“勢”的不同,這些龍脈,或兇或吉,或祥或惡,都大有不同。

從形上看確是龍脈,然而從勢上分析,又有沉龍、潛龍、飛龍、騰龍、翔龍、群龍、回龍、出洋龍、歸龍、臥龍、死龍、隱龍等等之分。

只有那種形如巨鼎蓋大地、勢如巨浪裹天下的吉脈龍頭,才能安葬王者;再差一個級別的可作千乘之葬;其餘的雖然也屬龍脈,就不太適合葬王宮貴族了;有些兇龍甚至連埋普通人都不適合。

但是龍脈形勢只是一方面,從天地自然的角度看歷史的洪流不是風水可以決定的,要是硬用風水的原理來說的話,也可以解釋,民間不是說風水輪流轉嗎?這大山大川,都是自然界的產物,來於自然,便要順其自然。修建大規模的陵寢,一定會用大量人力,開山掘嶺,不可不謂極盡當世之能事。然而大自然的變化,不是人力能夠改變的,比如地震、洪水、河流改道、山崩地裂等等,這些對‘形’與‘勢’都有極大的影響,甚至可能顛覆整個原本的格局。當時是上吉之壤,以後怎麼樣誰能知道,也許過不了幾年,一個地震,形勢反轉,吉穴就變兇穴了。這造化弄人,不是人類所能左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