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中自有鋒芒:談談《丁易雜文》


一家之言||漫談中自有鋒芒:談談《丁易雜文》

近日閒逛舊書市場,淘得舊書不少,且價格實惠,真是快哉。入夜,原想睡前小讀,不想翻開《丁易雜文》(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4年版)這本薄薄的小書,竟越讀越清明,其中文字曉暢,猶如漫談;文史淵博,信手拈來,大長見識;其為人之節氣,鋒芒隱漏,更是令人深思再三。

一家之言||漫談中自有鋒芒:談談《丁易雜文》

丁易(1913—1954),原名葉鼎彝、葉丁易,筆名有孫怡、訪竹、童宜堂等。安徽桐城人,現代著名作家、學者。丁易的雜文主要創作於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五年,其雜文大量運用各種史料,有對國民黨不端之行的尖銳批判,有對知識分子病症的勇敢揭露,亦有談及為人、處事、讀書、藝術等話題。丁易雜文不似魯迅雜文那般冷峻,其文彷彿是漫筆隨談,但其中卻自有鋒芒。丁易雜文善於以史為鏡,觀照社會,觀照他人,更觀照自己。他的雜文常從一個歷史典故,一句耳熟能詳的成語、詩句出發,漫談開來,不經意間,已將史料故事轉為時事批判,其主旨躍然紙上。

如在《學詩》一文中,以對“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闡釋入手,談及古之戰國策士,諷刺今之策士“不著一字”是為了將“言外之意”矇蔽起來轉移人們視線的刻毒用心。《由“梨渦”談起》、《大德小德》二文以“胡栓愛戀姬人,朱熹吹毛求疵”、“岳飛殺舅”等史料為事例,漫談大德與小德之比較,結尾處筆鋒斗轉,論及當時社會某些知識分子的“醜行”,其文字可謂鋒芒畢露,尖銳無比。時至今日,這七十年前所著文字彷彿仍在迴響:

“此理原極易明,而世人偏欲矇蔽,苛責君子,寬縱小人,或是本此原理,變換花樣,比如說:蘇聯雖是民主國家,然而仍有窮人;德國雖是獨裁政治,然而卻有紀律。這樣相提並論,好象均有優劣、並無不同,混好惡於一堂,列妍媸於一席,耍弄手腳,自以為機關做得巧妙,然而不必明眼人,只要不下,仍是一見即辨的。真理不是戲法,奈何以戲法視之!”

丁易雜文中這樣的句子俯拾即是。他在七十年前寫的文字,而今看來,仍不失其意義,讀之仍有震耳發聵之感。丁易先生的“所思”,亦大有借鑑意義。譬如,他認為有些是非必須得爭,不爭即是害人(《爭是非》),“是非事小,害人事大矣”;好名者求名不外乎趨時與立異,二者看似相反,其實相成,都是“故意”,而非本心,一言以蔽之:“偽!”(《好名二術》);拍掌叫好原意是好的,但卻往往得到出人意料的效果,正如“人怕出名豬怕壯”,結果是譽之適足害之(《拍掌叫好》)——這不禁令人想到了今日所謂的“捧殺”。

丁易先生的雜文歷史不衰,猶如一面鏡子,可觀人,亦可自觀,還可增長不少見識,應該有更多的人來讀,而且要反覆讀,時時讀。

2013/5/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