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會蠱術的老人其實和藹可親

大家對瑤族這個稱呼並不陌生,但很少有人知道在這個統稱之下瑤族在全世界分佈著20多個支系,而每個支系的語言、風俗、服飾、文化都有所差異。

散文|會蠱術的老人其實和藹可親

我出生在一個只有五千多人口的小鄉——六巷鄉,這裡人口不多,卻聚集著四個瑤族支系——花藍瑤、坳瑤、山子瑤和盤瑤。六巷鄉全鄉是山地,難見平地。也許是當年這裡杳無人煙,可躲避官府的管轄與壓迫,一些瑤族人民紛紛逃進深山,開山而居。聽身邊的老人說,當年花藍瑤與坳瑤先進山,盤瑤與山子瑤後進山,先進山佔有山地,後進山租山開荒,因此,六巷瑤族支系間在解放前也存地主與佃農的關係,也存在壓迫與鬥爭。

散文|會蠱術的老人其實和藹可親

出生在解放前的盤瑤老人也許是受花藍瑤的壓迫,對花藍瑤老人都有些忌憚與敵意。我清楚的記得,在我小的時候,也就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我身邊上了年紀的老人都會告訴我花藍瑤老人很兇險,會下蠱,叮囑我在路上遇到花藍瑤老人,要遠遠就低頭定在路旁給他們讓路,若不小心惹他們生氣,便被下蠱。這個叮囑使我的童年有一段黑暗的經歷,以致早早的害了駝背。

散文|會蠱術的老人其實和藹可親

六巷村是花藍瑤瑤寨也是六巷鄉政府駐地,也是六巷中心校所在地。我上小學三年級,我爸嫌棄村裡教學質量差,把我轉到六巷中心校上學,那時我內心很不安,一是因為害怕陌生的環境,二是六巷有花藍瑤老人。幸好同去中心校上學的還有同族哥哥姐姐們,他們都是高年級的學生,由於上學晚,歲數比我大很多,有了他們為伴,感覺有人護著,才極不情願的答應轉學。

散文|會蠱術的老人其實和藹可親

到了中心校才知道由於我是低年級,年紀小,不能寄宿,要跟我爸住他們單位。我爸單位在六巷街中心,樓下便是市場,有豬肉攤,有菜攤。上下學我都要從市場經過,每天早上上學時間都有花藍瑤老人來買菜,見到他們似乎見到了惡魔,每次從市場經過便是一場噩夢。現在回想覺得很好笑,笑自己當年為何沒有一點明辨是非的能力,其實他們就是普普通通的老人,淳樸、善良、慈愛。

散文|會蠱術的老人其實和藹可親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認識了班上花藍瑤的同學,有幾個漸漸成為好朋友,他們和我們村的孩子一樣好玩和友好,還帶我到寨子深處的小溪捕烏龜,玩水,釣魚。捕獲烏龜賣錢,一起買零食吃。他們不像村裡的老人描述的那樣愛意刁難人和欺負人。但是對花藍瑤的老人還是心存餘悸。

散文|會蠱術的老人其實和藹可親

直到上四年級,那時中心校高年級可寄宿,有食堂,食堂做飯的柴需要學生自己解決,於是四年級到六年級的學生,逢週二勞動課需要爬兩個小時的山路到學校的專屬柴林砍柴把柴火扛回學校。當時我年紀小個子也小,每次去都掉隊,我們班上一位六巷村花藍瑤同學也經常和我一起掉隊,同命相憐,後來我們乾脆一起作伴。

散文|會蠱術的老人其實和藹可親

有一天馬上又到週二了,他主動邀約我跟他到他家的柴山砍柴,不要跋山涉水,我自然愉快應約。他們家的柴山距離我們學校半小時的路程,在去砍柴的路上,他說他跟他奶奶說我們倆每次去砍柴都掉隊,他奶奶就讓他邀上我一起到他們家的柴山砍柴,不要跑那麼遠的山路。還沒到柴山遠遠就聽到柴刀砍木頭的聲音在山間迴盪,聲音不脆,聽得出砍樹的人力氣不大,樹也不大。我們越走離聲音的地方越近我有些害怕有些忐忑,剛拐過一個小山丘,我同學用花藍瑤話喊了一聲,一位花藍瑤老奶奶在草叢中應了他,我順著聲音探去,發現草叢中有人,那人慢慢立了身,我一驚是花藍瑤老人,老人見到我便輕聲地用盤瑤話問道:“阿端,柴我已經幫你們砍好了,你們自己扛去學校吧。”我低著頭定在那不敢出聲,她跟我同學用花藍瑤語說了幾句,我同學從放在地上的揹簍裡拿出兩個烤好的大紅薯,一個遞給我一個自己吃。

散文|會蠱術的老人其實和藹可親

我手拿著紅薯不知所措,愣愣地看著同學狼吞虎嚥地啃紅薯,老奶奶見我不吃,以為是我害羞不敢吃,笑著用盤瑤話跟我說:“吃吧,怕你們餓,我剛才在田裡燒稻草順便烤給你們的,趁熱吃,冷了吃會鬧肚子的。”不吃,怕老奶奶不高興,怕她生氣,怕她下蠱,便一口一口地啃著,卻完全不知道那個紅薯是什麼味道,此時我後悔貪便宜,後悔跟同學一起來。接下來我精神恍惚,腦袋空白,六神無主,老奶奶叫我幹嘛我就幹嘛,同學叫我幹嘛我就幹嘛,始終不語。

散文|會蠱術的老人其實和藹可親

也許是過於害怕,返回的路上腳打滑狠狠摔了一跤,膝蓋磕到石頭,刮破了皮,流出了血,我疼痛得抱著膝蓋縮在地上呻吟,同學嚇壞了,一邊囑咐我別動一邊跑去叫他奶奶,不一會他奶奶來了,老奶奶一邊詢問我傷情,一邊用手按摸我傷口周圍,然後在路邊扯了一些草葉,迅速放到嘴裡嚼碎,用手接過嚼碎的草葉按在我傷口上,不一會兒血止住了,感覺也沒那麼疼了。同學陪我坐在地上休息,老奶奶下山找揹簍,看她搖搖晃晃走路的背影,感覺她並不像惡人,並不可怕,像是一位和藹可親的奶奶。老奶奶很快又出現在我們眼前,她揹著揹簍,扛著鋤頭,柴刀也掛在腰間,一副要收工回家的模樣。她一手扶著鋤把一手撐著膝蓋走到我們跟前,用盤瑤話問我能站起來走嗎?我點點頭示意可以,她解下揹簍把我和同學的兩捆柴火放進揹簍揹著,讓同學攙扶著我往學校走。從那以後我跟同學的友誼更加深厚,我經常去他家,去吃老奶奶做的醃肉還有其他好吃的東西。我也經常出沒在花藍瑤瑤寨,在路上碰到花藍瑤老人我不再害怕,他們都和藹可親。瑤族本來就是一家人,不應因不瞭解解而隔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