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求学的张爱玲,却主动放弃自己的学业,靠卖文章养活自己

张爱玲是民国时期的有名的文学家。自小就很喜欢读书,学习成绩也很好,但是她的生活却十分的不幸。没有感受家人带给她的温暖,甚至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人。造成她这一生悲剧的就是她“高贵”的出身和有钱的父母。

张爱玲母亲对她的培养

一心求学的张爱玲,却主动放弃自己的学业,靠卖文章养活自己

张爱玲在儿时的时候是待在父亲身边的。她的父亲是一个传统的世家子弟,家庭教育观念也是和“传统”两个字没法脱离。张爱玲的家庭挺富裕的,父亲让张爱玲去读了私塾,这私塾自然也是教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了。

一心求学的张爱玲,却主动放弃自己的学业,靠卖文章养活自己

可是张爱玲的母亲却和他的父亲完全相反。他们二人不管是在生活方式,还是在思想观念上一点都无法站在统一战线上。张爱玲的母亲是一个接受过西方先进思想教育的女性。她的思想极为开放。比起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对于子女的礼仪教育,她更倾向于西方的“淑女”教育。

一心求学的张爱玲,却主动放弃自己的学业,靠卖文章养活自己

此前他去国外游玩,没法顾及对张爱玲的教导。这次她回来了,更觉得自己见过了世面,自然是要把自己的女儿调教成西方“淑女”的样子了。

像现在的许多家长一样,在孩子放周末的时候会给他们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说是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张爱玲的母亲的想法估计也是这样,她从小就培养张爱玲,让她学习绘画,让她学习钢琴,还花高价钱请了外教老师来教她学英语张爱玲的母亲还给她去了一个英文名。她这样做,就是想让张爱玲活得和西方的女孩子一样漂亮。不仅张爱玲,她自己也会学习画画,她还喜欢旅游,虽然她也是缠足的受害者,可这一点也不影响她追求人身自由的权利。

或许是对西方文化太过于痴迷,张爱玲母亲的行为有些不太符合实际了,她太过于追求完美了,她把太高的期待寄托在了女儿张爱玲的身上。

张爱玲的母亲也是没有固定收入的。她的所有的钱是分家产得来的。分家产的时候,她获得了非常多的古董,她唯一的生活来源就是变卖古董所换得的钱财。可这钱财总有一天也是会花完的。所以,当张爱玲的母亲发觉自己的开销已经不多,而且张爱玲又始终无法达到自己立下的要求的时候。张爱玲的母亲对她的态度就有了一些转变。

张爱玲弃学

一心求学的张爱玲,却主动放弃自己的学业,靠卖文章养活自己

张爱玲是个读书的好苗子。她不太愿意只接受母亲的培训,她还想读书,她想去更好的学校学习更好的知识。所以她一直很努力,后来她被英国伦敦大学录取了,可惜当时正值太平洋战争,张爱玲只好就此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

。之后她来到了香港大学读书。原本可以在香港顺利毕业的,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情,让张爱玲再一次历经了求学的坎坷。

一心求学的张爱玲,却主动放弃自己的学业,靠卖文章养活自己

因为在张爱玲还在香港读书的时候,如本人攻入了香港,张爱玲所在的学校不得不被迫停止上课。张爱玲原本是想这再次前往英国留学,可当她要像母亲伸出援手的时候,她的母亲直接拒绝了她。

因为张爱玲达不到自己的要求,在早前张爱玲的母亲就不太想资助她了。每当张爱玲想她要钱的时候,她总是很不耐烦,还说自己省吃俭用才省下一些钱来培养她。殊不知,其实是她自己太过挥霍了。

张爱玲的母亲还让她回去嫁人算了。张爱玲不想就这么过完一生,所以她拒绝了母亲,也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她开始在报社杂志上写文章,用所赚得的稿费来维持自己的生活。

一心求学的张爱玲,却主动放弃自己的学业,靠卖文章养活自己

事实证明,学霸在哪里都可以生活下去。张爱玲靠着自己的文章不仅维持了一日三餐,也因为这样让自己的在文坛上有了一席之地。

一心求学的张爱玲,却主动放弃自己的学业,靠卖文章养活自己

张爱玲和她母亲之间在经历了这些事情过后有了很复杂的关系。张爱玲的母亲太过于自由了,她想活出真正的自我,可是这种自我又太过于自私,自私得让她忽略了亲生女儿的感受,忘了自己还是一名母亲。张爱玲的思想很独立,或许是生活环境造就了她的处事态度,她觉得凡事都要靠自己,女孩子不可以成为男人的附庸。就算没有任何人的帮助,也要勇敢地走下去。所以,当张爱玲面对母亲的回信之后,她才会那样果断地拒绝。

张爱玲的心里或许还是爱着她的母亲,只是显示过于冰冷、人情过于冷漠,让她对这所谓的亲情有些失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