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良鵬等集團公司領導在南平考察建盞市場

​魏良鵬等集團公司領導在南平考察建盞市場

10月24日,中文宣三百文化產業集團董事長魏良鵬率集團公司領導呂曉峰、張曉光、馬國平赴福建省建陽考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建盞市場,為將在故宮上線的文創產品再次考察調研。

當天上午十時,魏良鵬一行抵達南平後顧不上休息,在南平市建陽區相關領導陪同下先後考察了南平市建陽潘盞櫃建盞陶瓷有限公司、李盞櫃建盞工作室、金盞創始人蔡志強金盞工作室等知名企業和工作室。

​魏良鵬等集團公司領導在南平考察建盞市場

合 影

在潘盞櫃建盞有限公司,潘盞櫃創始人、董事長潘榮回津津樂道的向魏良鵬、呂曉峰、張曉光等介紹自己的創新產品。這位七零後出生的年輕人,在建陽可以說是建窯建盞的實力派匠人,他向魏良鵬等人介紹潘盞櫃的發展歷程。潘盞櫃究竟何許人也?潘盞櫃並非一人,鋪內潘榮回(董事長)、潘賢森(總經理)、潘建信(技術總監)三人皆為“潘盞櫃”。三人因茶結緣、因盞深交,志同道合創立品牌,立於器、精於窯,秉持“借鑑古法、根植傳統、銳意創新”的理念,早已在行中聲名鵲起。

​魏良鵬等集團公司領導在南平考察建盞市場

技術總監潘建信向魏良鵬介紹

建盞製作過程

董事長潘榮迴向魏良鵬介紹說,“在宋代的鬥茶藝術中,建盞是重器。先研茶末置於盞中,再將沸水先入盞調膏……”潘建信正用宋代古法泡茶,一旁的潘賢森將點茶法向筆者娓娓道來。他說:“茶湯之色,以清白勝黃白,建盞底釉的黑色與白沫形成強烈反差,兔毫、油滴等花紋交相輝映,獨具韻味。”魏良鵬手握潘盞櫃的建盞仔細端詳:其作品造型古樸雅緻、線條流暢,色澤瑰麗,油滴斑紋大小錯落而有致,兔毫絲纖細長短無意而有形,深沉幽邃、光芒溫柔,或深入釉層,或煥發於釉面,極具靈動美感。未用茶,上手把玩已賞心悅目。“我們建盞的器形大部分是遵循古法手工拉胚製成,而有的建盞則在傳統器形上稍作修改,以便茶人手握更加舒適。”潘榮回說罷,一旁潘建信拿起練好的泥,熟練的向筆者展示拉胚技術。

在建盞車間,魏良鵬、呂曉峰、張曉光等人還在胚胎上現場刻字,體驗其中的文化樂趣。

​魏良鵬等集團公司領導在南平考察建盞市場

張曉光現場刻字,體驗製作樂趣

在交流和座談中,陪同考察的同志向魏良鵬介紹說,福建建陽的“建窯”曾是宋代八大名窯一。“建窯”生產的建盞一度經海上絲綢之路熱銷海外。“建窯建盞燒製技藝”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一些失傳已久的建盞燒製技法和釉面品類逐漸被複原。近年來,建陽區把建盞作為地方文化特色產業來抓,該地區通過政府扶持、培訓、鼓勵等多種措施,使這一優秀民族文化得到了傳承和發揚。

​魏良鵬等集團公司領導在南平考察建盞市場

琳琅滿目的建盞擺滿展桌

魏良鵬在座談中說,建盞是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極其寶貴,我們一定要傳承和發揚光大它。不管建盞發展得如何飛快,都離不開每一位匠人對建盞的熱愛和創新。建盞的美可以說是渾然天成不加修飾追求自然。不管是宋代的建盞還是現代燒製的建盞,追求的都是一種極簡卻又自然變化的,人為不可控的美。在參觀考察中,魏良鵬一行還在車間現場觀看了師傅們修胎等燒製過程。經實地考察,部分優秀工作室和產品將會被列入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序列,讓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走向市場,走向人們的生活中。

​魏良鵬等集團公司領導在南平考察建盞市場

建盞半成品車間

此次到南平建盞企業調研,是魏良鵬等人應南平市政府邀請出席“南平市第三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暨2019’萬里茶道’文化和旅遊國際營銷論壇”活動中一項重要日程安排。此次調研也是魏良鵬等集團公司領導對建盞市場第二次調研。

李盞櫃建盞工作室創始人李學友、金盞創始人蔡志強等陪同考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