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6)声东击西(原文+译文+典故)


三十六计:(6)声东击西(原文+译文+典故)

【原文】

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译文】

敌人惊惶失措、斗志萎靡,无法应付和抵挡预料不到的攻击,这是《易经-萃》卦"坤下兑上”之卦象,有利于趁敌人不能自控之机,消灭他。

【典故】

中国台湾被荷兰殖民者侵占数十年,民族英雄郑成功立志收复台湾。

1661年,郑成功率领将士顺利登上澎湖岛,开始了收复台湾的征程。要收复台湾,赶走殖民者,必须先攻下赤嵌城。郑成功了解到攻打赤嵌城,只有两条航道可进。一条是南航道,这条航道刚阔水深,船只可以畅通无阻,又较容易登录。但荷兰殖民者在此设有重兵把守,工事密集。另一条是北航道,直通鹿耳门,但是这条航道水浅道窄,礁石密布,殖民者还故意凿沉一些船只,以阻塞航道。不过,荷兰殖民者在此只派少量兵力防守。

郑成功进一步了解到,这条航道虽然浅,但海水涨潮时,仍可以通大船。于是决定趁涨潮时,先攻下鹿耳门,然后绕道从背后攻打赤嵌城。

郑成功计划已定,首先派出部分战舰,浩浩荡荡,佯攻南航道。荷兰殖民者急忙调遣大批军队防守。为了迷惑敌人,郑成功的部队声威浩大,喊声震天,炮火不断,成功的把殖民者的注意力吸引到了南航道。

南航道激战正酣,北航道一片寂静,殖民者以为北航道平安无事,郑成功趁夜率领主力部队,人不知,鬼不觉的趁海水涨潮时,顺利登上鹿耳门。

殖民者从梦中惊醒,发现已被包围。郑成功乘胜追击,从背后攻下赤嵌城。荷兰殖民者狼狈逃窜,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