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才女名妓的生活——細說柳如是的傳奇一生

古代女人給我們留下的印象往往是懦弱無知、任勞任怨、任人擺佈的形象,她們或困在閨房閣樓上,遙望窗外的大千世界,她們或是烈女,或是慈母,卻唯獨不是她們自己。

然而,真實的歷史要豐富得多,歷朝歷代都有一種身份獨特的才女——名妓,她們漂泊在男性主導的社會中,卻不從屬於其中的任何一位。

古代才女名妓的生活——細說柳如是的傳奇一生

名妓通常有著令人驚歎的文學藝術修養,與良家閨閣才女相比,她們擁有更多的自由,她們不屬於任何一個家庭,也不依附於某個固定的男性,才華腹比仙的她們是很多大文豪的紅顏知己。

  • 唐朝名妓魚玄機和溫庭筠亦師亦友。
  • 李白曾帶著妓女給謝安上墳。
  • 白居易曾經為了風塵女子發奮寫詩。
  • 周邦彥靠文字贏得了李師師的芳心。
  • 杜牧、孟浩然、柳永、歐陽修、蘇軾這些大文豪都寫過詩詞,紀念與風塵女子的一段戀情。
  • 北宋才子柳永是知名的青樓推手,他為誰填詞,誰就準能紅,身價立馬翻十倍。
  • 明代秦淮八豔之一李香君結交侯方域後,在南京城裡一夜爆紅。
  • 董小宛和冒闢疆的風流豔史至今流傳坊間。
古代才女名妓的生活——細說柳如是的傳奇一生

“秦淮八豔之首”的柳如是堪稱明末清初才女的典範,她能詩善畫,她的詩才能與當時的文人領袖錢謙益唱和;她的書法被後人贊為“鐵腕銀鉤”。

身為末世名妓,她一生漂泊無奈,在民族大義面前,有著高於鬚眉的勇氣和決斷。後人認為她是為數不多的,有家國情懷的文藝女青年。

出身卑微的柳如是出生後就被賣做歌妓。當時的江南有一整套買賣、教養歌妓的產業,被販賣的小女孩被稱作“瘦馬”。

柳如是先被名妓收養。這在當時很普遍,女孩流落紅塵後,被教導學習文學藝術,雖然與上流社會的閨閣小姐們學習的目的不同,但內容相仿。

身為歌妓的她們不僅要學習如何取悅男性,而且言談舉止還要符合文人的要求,因為中國古代文人有一大嗜好——愛泡青樓。《全唐詩》裡有2000多首詩就與妓女相關。風塵女子和懷才不遇的才子文人,堪稱風流絕配。

古代才女名妓的生活——細說柳如是的傳奇一生

對於歌妓來說,才華和外貌同等重要,內外兼修是成為名妓的基本條件。至於才藝,能歌善舞只是入門,最好能吟詩作賦,和文豪才子進行平等的思想交流。唐朝的徐月英、魚玄機,明末的柳如是、李香君的詩才不亞於當時飽讀詩書的才子學士。

如果有朝一日能被官員或士大夫買去做妾,脫去賤籍,差不多是青樓女子最好的歸宿了。

柳如是先是嫁給狀元出身的周大學士做侍妾,她聰明好學、紅袖添香,大學士滿心歡喜抱她在膝頭,手把手教她詩書。名師出高徒,柳如是的詩才畫技如此高超,都是拜大學士的傾囊相授。

古代才女名妓的生活——細說柳如是的傳奇一生

大學士歸西后,柳如是被迫又回到了青樓。

此時的她豔冠群芳、才華超群,和她交往的大都是當時的著名文人、士大夫。

她為了維持生活,不得不四處奔波,輾轉於不同的男性資助者之間。柳如是漂泊到松江,認識了東林黨人,她常身著男裝,和他們吟詩作對、暢談世事,別人出一個題目,她構思片刻就能完成詩作,留下許多佳句名篇,傳頌至今。

文藝女青年喜歡掛在嘴邊的:“總一種淒涼,十分憔悴”就是出自柳如是之手。

古代才女名妓的生活——細說柳如是的傳奇一生

陳寅恪形容柳如是這段時期“風車憔悴,奔走於吳越之間,幾達十年之久,中間離合悲歡,極人生之痛苦,然終於天壤間得值牧齋,可謂不幸中之幸矣。”

牧齋是錢謙益的號。

陳寅恪的這段話把柳如是顛沛流離的生活描寫得淋漓盡致。也正是這種生活拓寬了她的人生邊界,讓她擁有了當時普通女孩難以企及的眼界,她的生命越來越豐富和自由。

對於名妓來說,她們在傳統的家庭中沒有正式的位置,可以隨時在各種身份中切換,可以是侍妾,也可以由侍妾重回名妓的身份,還可以成為情人。

古代才女名妓的生活——細說柳如是的傳奇一生

直到20出頭的柳如認識了年過半百的錢謙益,兩人一見如故,遊山玩水,詩酒作伴,暢談國事、閒敘人生。柳如終於動心,嫁給了文壇領袖錢謙益做了側室。

柳如是曾經給自己起名叫楊愛,後來又叫柳隱,這表明了她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對生活的渴望和期待。她嫁給錢謙益後,錢謙益給她更名為如是,出自辛棄疾的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古代才女名妓的生活——細說柳如是的傳奇一生

柳如是從此安定下來,開始進入以男性為中心的家庭關係世界中。這是名妓最嚮往的美好的歸宿。

錢謙益娶了柳如是後寵愛有加。為她建了“絳雲樓”和“紅豆館”,兩人對詩讀書,賭書潑茶,風雅快活。

可惜,在明末清初的亂局中,個體生命脆弱得微不足道。

清兵入關,南京成了南明的小朝廷,柳如是支持錢謙益做了禮部尚書。

古代才女名妓的生活——細說柳如是的傳奇一生

美好生活轉瞬即逝,不久,南明也滅亡了。

作為東林黨領袖的錢謙益面臨巨大的抉擇,是以身殉國,還是再投新主?

同樣的抉擇,也擺在了柳如是面前。

誰怕誰!生死看淡,不服就幹。

柳如是建議錢謙益自殺殉國,為國捐軀。老錢也覺得理應如此,但入水後,他卻說水太冷了,能不能不死啊?

柳如是執意赴死,半路被錢謙益攔住了。

末了,錢謙益剃髮降清,北上做了禮部侍郎。為此,他被後人罵了幾百年的“軟骨頭”。

古代才女名妓的生活——細說柳如是的傳奇一生

柳如是一直留在南京,目的就是為了讓丈夫有所牽掛,早日回頭。

半年後,老錢辭官回鄉。

柳如是鼓勵他和鄭成功聯絡反清復明,還傾盡家財,資助抗清軍士。

錢謙益去世後,鄉里族人霸佔他的財產。柳如是自盡,終年46歲。

古代才女名妓的生活——細說柳如是的傳奇一生

泣蕙草之飄零,憐佳人之遲暮,自非綿麗之筆,恐不能與於此。然以雲友之才,先生之俠,使我輩即極無文,亦不可不作。容俟一荒山煙雨之中,直當以痛哭成之可耳。

柳如是一生顛沛流離,歷盡心酸,她一介弱女子,雖幹不得男人事,心卻剛烈賽男子。

陳寅恪曾高度評價柳如是:柳如是出身名妓,少懷大志,深明義理,直到自盡,始終堅持民族氣節和立場,她不僅贊助光復明朝的活動,而且才高學博,足以壓倒當時同輩,為一般讀書人望塵莫及,故稱她為“儒士而兼俠女”;相比之下,雖然嫁給了江左文壇盟主錢謙益,但錢謙益的才識、人品遠不及柳如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