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保險統籌賬戶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用?


我國《社會保險法》規定: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方式。

對於在職職工來說,養老保險費分為單位繳費和個人繳費兩部分;

單位一般按照繳費基數的20%劃入到統籌賬戶中,個人按照繳費基數的8%計入到個人賬戶裡;

也就說,單位繳費部分全部進到了統籌賬戶,個人繳費部分全部進入個人賬戶。

養老保險統籌賬戶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用?

而靈活就業人員就不一樣了,養老保險費由自己全額承擔,按照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的20%繳費,其中12%進入統籌賬戶中,8%計入個人賬戶裡,也就是說,自己交的養老錢有60%其實到了統籌賬戶中。

大部分人對此表示不理解,認為錢進入到統籌賬戶中,是把自己交的錢拿去給別人發養老金了、甚至認為是繳費被充公了等等的。

其實不然!

養老保險統籌賬戶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用?

對於退休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來自個人賬戶,這一點沒有問題。

那麼基礎養老金來自何處呢?

毫無疑問是來自統籌賬戶!

所以,不管是單位繳費還是個人繳費,本質上都是個人的錢,而這些錢進入到統籌賬戶中,並不是沒有了,是給參保人核算基礎養老金的,如果沒有錢進入到統籌賬戶中,參保人養老金待遇就會大打折扣。

並且現在我國實行的是養老保險終身制,即使個人賬戶裡的錢全部領取完之後,參保人還可以繼續領取養老金,主要就是因為有統籌賬戶。

養老保險統籌賬戶是什麼意思?有什麼用?

養老保險實行統籌制度還有很多的好處,比如能讓基礎養老金與社平工資掛鉤,確保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持續提高;每個人都可能面對工作的流動性、常住地區域變化等造成的養老保險關係、養老金轉移接續的問題,統籌制度能減少可能的損失;以及能在一定程度上能解決各地區社保收支結餘差異大的這個矛盾等等。

大家明白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