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祥子》:人性的善惡轉變,從來沒有守得住的防線?

《駱駝祥子》講述的是舊中國北平城裡一個人力車伕祥子的悲劇故事。

祥子來自鄉間,日益凋蔽衰敗的農村使他無法生存下去,他來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誠實勞動,創立新的生活。

《駱駝祥子》:人性的善惡轉變,從來沒有守得住的防線?

他試過各種工作,最後選中拉洋車。這一職業選擇表明祥子儘管離開了土地,但其思維方式仍然是農民的。他習慣於個體勞動,同時又渴望有一輛像土地那樣靠得住的車。買車,做個獨立的勞動者,這是他的志願、希望,甚至是宗教、城市似乎給了祥子實現志願的機遇,經過三年奮鬥,他買上了車,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搶去;但祥子仍然不肯放棄擁有自己的一輛車的夢想,儘管他對自己的追求不無懷疑,幾度動搖,但仍然不斷振作起來,再度奮鬥。

雖說祥子以堅韌的性格和執拗的態度與生活展開搏鬥,但每次搏鬥的結局,是以祥子的失敗告終的,他終於未能做成擁有自己一輛車的夢。

老舍先生正是通過現實主義的寫作,試圖通過嚴酷的生活環境對祥子的物質剝奪,從而引出祥子在生活理想被毀壞後的精神墮落。

《駱駝祥子》:人性的善惡轉變,從來沒有守得住的防線?

在社會的窘壓下,“他沒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一個勤勞善良的農村青年,就這樣被改塑為一個行屍走肉般的無業遊民。

有人說,人性中最美好的東西,往往容易孕育出最醜陋的東西。

  • 曾經山盟海誓的愛情,最容易帶來恨之入骨的仇恨;
  • 曾經患難與共的友誼,最容易導致割袍斷義的絕情;
  • 曾經不求回報的付出,最容易帶來慾壑難填的索取。

人性中的善與惡,從來沒有絕對,也許一瞬間的覺醒,讓人由惡變善;也許一瞬間的仇恨,讓人由善變惡。善與惡的轉變,從來沒有真正守得住的防線。

拿老舍《駱駝祥子》中的祥子來說,他本是一個善良、要強、努力奮鬥的年輕人,卻在經歷了人生的“三起三落 ”之後,逐漸走上墮落、自我放棄的道路,最終變成了個一無所有、滿身髒病的可憐人。

《駱駝祥子》:人性的善惡轉變,從來沒有守得住的防線?

現在讀來,有人感嘆命運對祥子的不公,有人感嘆社會的冷酷無情,而我從祥子身上卻看到了人性的善與惡。

善良是有希望的活著?

祥子人生的大體故事經歷是這樣的:

十八歲的時候便隻身來到城裡,帶著鄉間小夥的樸實與善良,看著自己結實的身材,祥子瞅準了拉車這個職業,他自勉道:自己通過拉車一定會實現財務自由。

但是,你的腰桿挺硬,現實生活卻會打斷你的脊樑。

祥子是這樣暢想未來:憑藉著自己的力氣,存上幾年錢,他也可以買輛屬於自己的車,再娶一個清白的媳婦兒。每每想到這裡,祥子覺得未來特別有奔頭,雖然生活艱苦,但日子總會好起來的。

《駱駝祥子》:人性的善惡轉變,從來沒有守得住的防線?

祥子雖然需要攢錢買車,但他拉車有自己的原則。從不愛跟人計較,遇上年老的、身體殘疾的車伕,他也總是把生意讓給他們。別人說他傻,他只是笑笑不言語。

祥子為了攢錢買車,不抽菸喝酒也不打牌,甚至連好一點的茶葉都不捨得買。

在一個寒冷的冬夜,看著因為飢餓暈倒在茶館門口的老馬,祥子大方的買了十個羊肉包子給老馬。平常的時候,祥子可從來沒捨得吃過羊肉包子。

後來,直到曹先生一家差點遇難時,祥子本可以不用再回到曹宅去通風報信,但是想到曹先生對自己的情義,心中的善念使得祥子冒著再次被抓的風險回去了。雖然回去的時候夫人已經走了,但祥子覺得自己心中無愧,對得起曹先生給予自己的信任。

這個時候的祥子,相信生活的美好,相信只要努力奮鬥,總有一天能買上屬於自己的車。他勤勞、善良,並且帶著點憨厚,他努力地活著,充滿希望地活著。他真誠地對待身邊每一個人。他想用自己的善念和善舉溫暖每一個人,溫暖整個社會。

《駱駝祥子》:人性的善惡轉變,從來沒有守得住的防線?

但是我們講:在這個社會上,善惡是並存的。

惡使人喪失生活的鬥志?

第一次買車,祥子花了整整三年的時間攢錢。那輛車是祥子用汗水一滴滴掙出來的,用雙腿一步一步跑出來的。

可是,買車不到半年,卻被當兵的收了去,祥子又變成了那個一無所有的祥子。這一次祥子失望了,覺得命運為何如此不公平!

祥子鼓起勇氣準備攢錢第二次買車的時候,僅有的30塊錢又被狡猾的孫偵探搶了去,偏偏這時又遇上了本不喜歡的虎妞糾纏自己。

此時的祥子,覺得自己就像掉進了沼澤裡,任憑自己怎麼努力,也爬不出來。掌握不了自己的命運,他苦悶極了。

即使祥子沒花一分錢便討了媳婦,但是婚後他依然看不起這個已經是自己老婆的女人,他不願意面對這個潑辣的媳婦。直到虎妞真的懷孕了,兩人的關係才有所緩和。

《駱駝祥子》:人性的善惡轉變,從來沒有守得住的防線?

本以為生活就會像這樣慢慢好起來,誰知虎妞難產,帶著未出生的兒子一起走了。

虎妞的死,祥子也有逃不掉的責任,明明可以把虎妞送往醫院,祥子卻眼睜睜的看著虎妞離去,卻在內心告訴自己,因為沒錢虎妞才死的。可是,祥子明明還有輛車,把車抵押在醫院不就可以救活自己的媳婦兒跟孩子了嗎?

說到底還是祥子對虎妞的恨,他恨她用假懷孕騙他結婚。他恨她,不是清白之身,不夠漂亮也不夠溫柔,他恨她用婚姻把他拴住了,讓他沒法掙脫這個牢籠。

正是,愚昧和無知讓他迷了心竅,失去了救虎妞唯一的機會。

對待虎妞,祥子曾說她比搶駱駝的大兵,比搶錢的孫偵探更可怕。祥子對虎妞有著深深的埋怨。

虎妞死後下葬不久,同住大雜院的鄰居小福子變向祥子示好。

《駱駝祥子》:人性的善惡轉變,從來沒有守得住的防線?

原本祥子確實是喜歡小福子的,也願意娶她,可是想到小福子兩個未成年的弟弟和酒鬼父親,祥子權衡再三,放棄了小福子,連夜搬出了大雜院。搬出大雜院的祥子依舊拉車,只是不再像以前那般認真了。他挑活兒、蠻橫、變得像個粗魯的無賴。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祥子內心漸漸變得麻木起來,以前想到車上坐的可是一條人命,祥子拉車變格外仔細小心,唯恐摔了車和人。

現在,祥子拉車猛衝直撞,只顧自己跑地高興,管他車上做的誰,即使摔死了又與他何干了。祥子再也不是以前那個與人為善、與己為善的祥子了。

一日,祥子碰巧拉到了曾經的車主,虎妞的父親——劉四爺。劉四爺見是祥子,便急跳地問起女兒的下落。祥子冷冷的回了兩個字:“死了”。

劉四爺問起虎妞的墳墓,祥子不願意告訴他,只吼了句:“你太老了,禁不住我揍,下來!虎妞的墳,你管不著!”

《駱駝祥子》:人性的善惡轉變,從來沒有守得住的防線?

面對劉四爺,祥子覺得自己勝利了。這個曾經看不起他的人,現在連自己女兒的墳墓都找不到,祥子越想越高興。

劉四爺,以前看不起他,輕視他,現在卻沒了女兒,孤身一人,還不如他祥子活的逍遙快活。

祥子似乎把所有的黴運都歸結在了死去的虎妞身上,可死去的虎妞,在成為祥子的妻子後,在祥子生病的兩個月裡,無微不至地照顧著他。

如今虎妞死了,他倒顯得痛快了!

可是,痛快沒幾天,祥子便聽說小福子自殺了。

祥子第一次辛苦買的車被搶了,他失落了好一陣子;即便後來在攢錢再被搶,被虎妞騙婚,失去素未謀面的兒子,祥子始終沒有放棄生活。但小福子的死就像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從此祥子徹底沉淪了。

他不再有希望,就那麼迷迷糊糊地往下墜,墜入那無底的深坑。他吃,他喝,他賭,他懶,他狡猾,因為他沒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他只剩下那個高大的肉架子,等著潰爛,預備著到亂死崗子去。

《駱駝祥子》:人性的善惡轉變,從來沒有守得住的防線?

祥子,曾經體面要強的祥子,變成了一個又瘦又髒的低等車伕。現在的祥子,利用著自己以前的信譽,跟誰都借錢。借到了便逍遙幾天,沒了錢,再去借。日子久了,便沒人願意借給他了,於是祥子學會了去騙。騙錢,他已作慣。可是,出賣阮明,出賣人命,還是頭一遭。為了那六十塊錢,祥子把阮明賣了。他最終一步一步為了錢,沒了自己的底線,沒了自己的良心,一點點把自己心中的善消磨殆盡,終究走向了罪惡的深淵。

生活中,我們又何常不是第二個“祥子”呢?

以前的祥子,有自己的理想和奮鬥目標,心中有善,便待人真誠;經歷了大起大落之後的祥子,放棄了自己的理想,心中的善在艱難困苦中慢慢轉變成了惡。

這種惡,讓祥子失去自我,丟掉尊嚴,也丟掉了做人的底線。

祥子由善變惡,也有人由惡變善。

《駱駝祥子》:人性的善惡轉變,從來沒有守得住的防線?

正如《晉書.周處傳》裡面記載著這樣的一個人:

義興有三害,為禍鄉里,鄉親們苦不堪言。他們分別是山上的猛虎、水中的蛟龍和橫行霸道的周處。一日,三害的說法傳到周處那裡,他聽了覺得特別慚愧,勵志改過自新。

於是,他上山除掉老虎,下水除掉蛟龍,自己則拜師學藝,發憤圖強,最終得到朝廷重要,成為一代良臣。

從現實意義上來講,不論是祥子還是周處,在他們身上沒有絕對的善,也沒有絕對的惡。善惡之間的轉變,從來沒有真正守得住的防線,也許只在一念之間,究竟是選擇向善還是為惡,這都取決於我們自己的內心。

《駱駝祥子》:人性的善惡轉變,從來沒有守得住的防線?

德國哲學家康德認為:人性具有潛在的“善”,使人趨惡的是環境和社會的邪惡,因此改變人性很重要的工作是要改善社會。

對於祥子而言,社會的頑疾早已是深入人心,不要說是無力改變,恐怕是人性早已深陷於社會的汙泥中,而無法自拔。誰叫我們是基於社會的一份子而活著呢?

王陽明曾在一封家書中說:夫惡念者,習氣也;善念者,本性也。

我想,一個人的惡行惡念,都是後天的習氣。也就是說,惡總是在人的生長中所養成的、被薰染的。而善念,則是存在於每個人心中的,是本性。而我們能做的,那就是守住自己內心的善,堅守住我們做人的根本和原則。

作者:在下國華。專耕於職場領域,偶爾也寫寫哲學類、情感類的文章。

若有些文中引述與別人重合時,請及時聯繫我。我將做出刪稿,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