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日本都把公司搬出中國?

據“環球時報”綜合路透社、彭博社的報道,美國白宮的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拉里·庫德洛(Larry Kudlow)建議,通過“報銷全部費用”的方式,吸引美國企業從中國遷回美國。

美國政府承擔企業回遷的全部成本,包括重建廠房、搬遷設備、裝修和相關知識產權的費用等。 讓美國企業從中國迴流美國,一直是特朗普的經濟政策之一。庫德洛說這番話的最新背景是,美國政府正在尋找辦法,以提振因新冠病毒大流行而陷入困境的經濟。庫德洛的提議有兩個目的,第一是重振美國經濟,第二是讓美國擺脫對中國製造業的依賴。

近日還有媒體報道說:疫情爆發後,日本不僅缺乏口罩等物資,汽車零部件供應也受到嚴重影響。這讓日本政府認識到,在產業鏈上過度依賴某一個國家是非常危險的。 為此,日本政府將拿出約2400億日元,幫助日本企業把在中國等國的工廠撤回日本國內,尤其要加大生產口罩、人工呼吸機、防護服等緊急物資企業回遷力度。工廠轉移所需費用,政府為中小企業負擔三分之二,為大企業負擔二分之一。生產特殊物資的企業,政府負擔的搬遷費用為中小企業四分之三,大企業為三分之二。 同時,日本還鼓勵企業從中國遷往東南亞。 到其他地方,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一個國家過度依賴一個國家都是非常危險的,特殊情況下都是談判

從客觀角度講,美國和日本要求一部分企業回到本土或者搬到其他國家或地區,還是可以理解的,特殊時刻會成為談判的籌碼。

美國和日本的企業都會搬出中國嗎?

這是不可能的,也不現實的,最多隻有一部分搬出中國。原意如下:

1.中國有龐大的市場。

全國14億人是多麼大的一個市場。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1649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0%,以下除特殊說明外均為名義增長)。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372260億元,增長9.0%。

美國和日本都把公司搬出中國?

2008年中國商品零售額僅相當於美國的一半左右,2019年中國這一數字首次超過美國。中國人均GDP已接近10000美元,內需潛力意味著品牌增長的巨大機遇。

美國和日本都把公司搬出中國?

2.中國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和產業鏈。

中國具有世界上規模最大、門類最全、配套最完備的製造業體系,完整產業鏈優勢無可替代。世界500餘種主要工業品中,中國有220餘項產品產量居全球第一,是全球最重要的“世界工廠”,中國產品遍佈世界2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實現了製造業規模對發達國家的超越,這一方面得益於中國形成了完整的工業體系,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規定的39個大類、191箇中類、525個小類。另一方面也得益於中國擁有全球最豐富最複雜的產業鏈條。輕工、紡織、石油化工、煤炭、鋼鐵、有色、汽車、船舶、交通運輸、物流、批發零售、電子商務等重點產業的產業鏈條比較健全。

美國和日本都把公司搬出中國?

3.中國有良好的基礎設施。

美國和日本都把公司搬出中國?

2018年末,全國鐵路營業總里程達到13.2萬公里,較1949年增長5倍。經過近十年快速建設,“四縱四橫”高鐵網建成運營,我國成為世界上唯一高鐵成網運行的國家。2018年末,高鐵營業總里程3萬公里,是2008年的44.5倍,高鐵營業里程超過世界高鐵總里程的三分之二,居世界第一位。

公路路網四通八達,高速公路建設成效顯著。統計顯示,2018年末,全國公路總里程達到485萬公里,是1949年的60倍。2018年末,高速公路總里程14.3萬公里,總里程居世界第一位。

大型港口建設加速推進。報告顯示,2018年末,全國港口擁有生產用碼頭泊位23919個,是1949年的148.6倍。其中,萬噸級及以上泊位從1957年的38個增至2444個。2018年,在全球港口集裝箱吞吐量排名前十名的港口中,中國港口占有七席。

此外,航線網絡和機場規模不斷拓展。統計顯示,2018年末,定期航班航線總條數達4945條,是1950年的412.1倍;國內定期航班通航城市由1950年的7個增至2018年的230個。

這些都不是印度、越南、印尼、馬來西亞和非洲可以達到的。

4.中國有眾多高素質的工人和人才。

2018年末,東部地區法人單位從業人員21621.0萬人,佔56.4%,比2013年末下降了1.0個百分點;中部地區9309.2萬人,佔24.3%,提高了0.2個百分點;西部地區7393.4萬人,佔19.3%,提高了0.8個百分點。中國有充足的熟練工人,工人又比較勤勞、聰明、守紀律。

美國和日本都把公司搬出中國?

隨著中國高等教育的大力發展,中國培養了大量的高素質人才。這些人才為國家的基礎研發和持續不斷不斷的創新提高了源源動力。

美國和日本都把公司搬出中國?

5.退出中國市場可能遭到中國的“制裁”。

如果有美國或者日本企業退出中國,為了避免其他國家也效仿,中國政府可能會制裁這些企業,比如關閉該公司的中國市場,限制中國公司與這些公司的業務往來,或者快速扶持生產同樣產品或提供同樣服務的國有企業或民營企業。

總結:這些美國或者日本的公司一定會權衡利弊,採取最符合自己利益的方式,比如設立分公司。這樣兩邊都可以保全,對於在美國和日本的公司,如果設立分公司的成本由政府補貼,又何樂而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